本文摘要:論文提交到ssci期刊被拒稿是很常見的,拒稿也可能發生在初審,外審,終審等多個環節,那么 SSCI期刊拒稿會給原因嗎 ?多數情況下都是會給出原因的,下面學術顧問也匯總了一些拒稿的原因,大家可作為參考: 一、初審拒稿原因:01.文字復制比超標;02. 一稿多投,這類稿件
論文提交到ssci期刊被拒稿是很常見的,拒稿也可能發生在初審,外審,終審等多個環節,那么SSCI期刊拒稿會給原因嗎?多數情況下都是會給出原因的,下面學術顧問也匯總了一些拒稿的原因,大家可作為參考:
一、初審拒稿原因:01.文字復制比超標;02. 一稿多投,這類稿件書寫格式中規中矩,投稿所用郵箱與電話重復或不屬實,同一人的文章同時上傳2~3篇,更有甚者同一作者一年內投稿5~7篇,論文內容空洞且資料不屬實,這類文章編輯一般初審會直接拒稿;03.論文內容與目標期刊不符;04.題目不當;05.論文結構格式不當;06.參考文獻著錄不當;07.摘要文字粗糙要素不清;08.前言寫作質量低。
二、外審拒稿原因:1.研究方法交代不夠清晰,細節模糊;2.沒有聚焦具體的研究問題/研究目標;3.文獻綜述沒有建立在研究問題/研究假設之上;4.拼寫、語法、書寫、英語表達或論文格式有問題;5.沒有提供對政策/ 理論/實踐的意義;6.結論不是來源于研究數據,即不做這個研究也能得出文章中的觀點;7.文獻綜述部分對前人的研究和引文交代不清楚;8.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設計/分析不匹配;9.沒有理論依據或框架;10.數據分析或設計欠佳。
三、終審拒稿的原因:1.不清楚數據是什么,即終審人員不了解研究里的數據從何而來;2.根本沒有提供數據;3.論文的分析部分十分模糊;4.有時用質性研究方法可能并不適合于所要研究的問題;5.很少或根本沒有保證分析的嚴謹性;6.結論和數據不匹配,即討論中提出的觀點跟數據分析的觀點并不能相互支撐;7.論文宏觀方向不符合期刊的要求,畢竟最后終審是從各個角度全面的把控文章,有一點不符合要求都可能會被拒稿的。
上述就是ssci期刊拒稿的原因,可能總結的并不是很全面,很多期刊已經采用了網絡投稿系統,審稿是公開透明的,稿件的篩選也更嚴謹、規范、透明。因此作者想要論文盡快的通過審稿,論文質量是王道,輔以有效的期刊篩選才能提高中稿率,如果不幸拒稿,也要分析原因,針對性的改正,這樣再次提交也會有錄用的機會。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gwsci/3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