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很多作者在實踐中遇到過,完成英文學術論文時不得不引用至關重要的中文文獻,這時,如果引用的文章提供英文引用格式,自然比較容易,但假如沒有英文引用格式,又該 如何正確引用中文文獻 ,下面對此展開詳細介紹: 目前有幾個引用中文參考文獻的版本,比如: 1. 完全翻
很多作者在實踐中遇到過,完成英文學術論文時不得不引用至關重要的中文文獻,這時,如果引用的文章提供英文引用格式,自然比較容易,但假如沒有英文引用格式,又該如何正確引用中文文獻,下面對此展開詳細介紹:
目前有幾個引用中文參考文獻的版本,比如:
1. 完全翻譯中文的引用信息,并在最后面加(in Chinese)。
2. 中英文相結合,有中文也有翻譯, 參考耶魯大學圖書館給出的指南 Quick Guide on Citation Style for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Sources [1]。
上面兩種都是可被接受的,甚至有些中文期刊會官方要求使用第一種。無論哪個版本,我們首先要清楚,參考文獻是面向讀者的,是為了給讀者傳達文獻的信息從而能讓讀者能夠準確的容易的找到這篇參考文獻。所以無論哪種方法,我們都應從這個角度出發。
下面以最被認可的寫作格式規范之一的APA style來進一步介紹 (APA也是被很多期刊使用的文章格式規范標準),這種也更適用于國際期刊。
APA格式比較建議在引用外文參考文獻時,如果是拉丁外語,則保持原始信息,但要增加題目的翻譯,比如德語參考文獻[2]引用方式:
Janzen, G., & Hawlik, M. (2005). Orientierung im Raum: Befunde zu Entscheidungspunkten [Orientation in space: Findings about decision points].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13(4), 179–186. doi:10.1026/0044-3409.213.4.179
但如果是非拉丁語言的參考文獻,比如中文,日語,韓語等,則要求按照發音翻譯,題目需要英文翻譯,以下面這個journal article為例:
華林甫, 清代以來三峽地區水旱災害的初步研究 , 中國社會科學,1 (1999): 168–79.
APA格式下的引用將是:
Hua, L.F. (1999). Qingdai yilai Sanxia diqu shuihan zaihai de chubu yanjiu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Zhongguo shehui kexue, 1, 168–79.
最后總結一下引用的小技巧:
如果中文文獻自帶英文引用信息,那么該怎么引用就怎么引用;
如果沒有英文引用信息的文獻,那么首先要參考期刊的作者投稿指南里面的參考文獻格式要求,按照要求進行引用即可;
如果既沒有英文引用信息,投稿的目標期刊也沒明確要求,那么不妨看下這個期刊走的什么路線,是APA, 還是Chicago,還是MLA style?確定以后按照不同style官方要求來引用就是;
這些就是英文論文引用中文文獻的方法,不同的期刊要求是不同的,作者還是要按照要求來進行,或者是還有相關疑問,可隨時詢問在線學術顧問,結合您的情況提供專業的指導。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gwsci/3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