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我們都知道第一作者是論文的主要撰寫者,在論文中占據(jù)主導地位。但通訊作者是什么?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有什么區(qū)別?通訊作者有什么作用,在論文中應該怎樣署名呢?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下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qū)別。 《 金融發(fā)展評論 》(月刊)創(chuàng)刊于2010年,由中
我們都知道第一作者是論文的主要撰寫者,在論文中占據(jù)主導地位。但通訊作者是什么?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有什么區(qū)別?通訊作者有什么作用,在論文中應該怎樣署名呢?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下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qū)別。
《金融發(fā)展評論》(月刊)創(chuàng)刊于2010年,由中國金融學會;新疆金融學會主辦。以遵寧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為宗旨,遵守社會遵循時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貫徹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加強與社會科研隊伍的協(xié)作,為繁榮新疆金融專業(yè),促進新疆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ā)展社會主義市聲經濟,實現(xiàn)文化教育義現(xiàn)代化貢獻力量。
第一作者通常是論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在多數(shù)情況下,第一作者也是論文的主要執(zhí)筆者,不少導師在為頂級學術刊物撰寫論文時,往往親自執(zhí)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體的學生放在第一。近年來,在各頂級學術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是現(xiàn)體制下看重論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結果。事實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關鍵作用,確實很難分清誰的貢獻更大。
通訊作者,設置通訊作者,其原本目的是為了方便讀者和論文作者聯(lián)絡。因為學生、博士后等人員的流動性,因此導師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為通訊作者。同時,通訊作者也是和編輯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經驗。在目前科學界的評價體系中,通訊作者被看作是論文學術credit的所有者。在多個課題組平等合作、貢獻相當?shù)那闆r下,還會出現(xiàn)共同通訊作者。
對于一篇論文,其學術思想來自第一作者還是通訊作者?這點非常難說。一般來說,剛剛入門的學生,多數(shù)情況下是根據(jù)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對於比較資深的如課題組成員,如高年級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們的工作獨立性較強,作為第一作者往往對于學術思想的貢獻也很大。就作為通訊作者的導師這方來說,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時間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經費和拉關系,具體的學術細節(jié)常常無暇過問。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卻不一定是提出具體研究思路的人。
必須要說明的是,關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署名原則,雖然是有國際通行慣例的,卻因學科、國家和地區(qū)、課題組的習慣風氣而異。比如說,歐美的導師,通常作為通訊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個做納米材料的大老板,從來都是作為通訊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歐洲一個做計算材料學的課題組,則是學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導師并不在文章上打星號。盡管從選題到具體工作和論文修改,導師都是很負責地作出了貢獻。
論文上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大致按照這樣的原則署名:(1)盡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學生自己執(zhí)筆寫出論文初稿,作為論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過程中,其他學生(或博士后)的貢獻有限,那么我作為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學生根據(jù)貢獻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學生對本工作也有較大的貢獻,那么依照貢獻分別作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這些學生的后面;(4)如果論文寫作過程中,有校內其他老師的參與,那么哪個老師的貢獻較大,就作為通訊作者,同時名字出現(xiàn)在其他老師的前面。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www.zpfmc.com/lwbk/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