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最近有作者咨詢 地震研究期刊發表論文級別 ,學術顧問也在知網查詢了該刊物,了解到這本期刊是北大核心期刊,cscd期刊擴展版,JST刊物,是級別較高的期刊,主要接收地震學,地震監測,地震地質,工程地質等方向的論文。 地震研究期刊曾榮獲中國地震局優秀期
最近有作者咨詢地震研究期刊發表論文級別,學術顧問也在知網查詢了該刊物,了解到這本期刊是北大核心期刊,cscd期刊擴展版,JST刊物,是級別較高的期刊,主要接收地震學,地震監測,地震地質,工程地質等方向的論文。
地震研究期刊曾榮獲中國地震局優秀期刊一等獎獎,云南省優秀期刊獎等獎項,地震研究期刊的作者和讀者主要為地震工作者和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地震研究期刊征收論文要求如下:
1.來稿必須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條理清晰、文字精練。每篇論文以不超過8000字、插圖不超過8幅。
2.來稿應署真實姓名,注明第一作者個人信息,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單位部門全稱、地址、電話及電子郵箱。
3.中文文稿須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并有對應的英文摘要,摘要后請寫出3—8個關鍵詞;英文文稿,加附200字的英文摘要和3—8個關鍵詞,以及800—1000字的中文摘要,并附中文全文稿(供審讀用)。
4.文稿中的圖件要求盡可能使用常用的繪圖軟件繪制,并將圖件保存為矢量格式,以便編輯和修改。圖件應標明圖序和圖名,排于圖下。圖內線條要求均勻、粗細適中;圖中文字要清晰。坐標上 “量”和 “單位”必須使用標準符號,只有在無量綱的情況下符號方可省略。
5.表格必須有表名,并一律采用 “三線表”,必要時可加少量輔助線。
6.文中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量和單位》中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變量的符號用斜體,常量及單位的符號用正體,矩陣、矢量和張量的符號用黑體加斜體表示。
7.文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應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指明其出處,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由此引發的著作權責任均由作者自負。參考文獻采用 “著者—年代制”。引用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或資料,則在正文相應位置用圓括號右上角碼注明序號,并以腳注方式排列于當前頁。
8.請附信簡要介紹工作背景、成果意義。請提供第一作者的主要聯系方式,同時提供4—6位非本單位同行專家(正高級職稱)的詳細通訊方式和研究領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專家,以便稿件送審參考。
9.來稿經專家審查后,編輯部會將審稿結果通知作者本人。若作者在3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答復,可自行處理其論文。但切勿一稿多投。
10.來稿可通過網絡投遞,收稿日期為郵件首次進入編輯部電子信箱的日期。
11.本刊發表的文章,編輯部有權將文章納入光盤版、電子版、國際國內檢索及科技文獻數據庫等,如不同意者,請另投它刊。
作者可按照上述要求將論文投稿到地震研究期刊,地震研究期刊級別高,對論文要求也很高,作者只有提高論文質量才能提高論文中稿率,更多地震工程,地質災害等論文投稿,期刊選擇知識也可以隨時咨詢在線學術顧問。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ishuo/2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