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11月2日至3日,由甘肅省政府、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主辦,甘肅省氣象局、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張掖市政府承辦的氣候變化與祁連山生態學術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張錦剛,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
11月2日至3日,由甘肅省政府、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主辦,甘肅省氣象局、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張掖市政府承辦的氣候變化與祁連山生態學術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張錦剛,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祖強出席會議。
張錦剛強調,近年來甘肅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推動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區域生態功能持續優化,水源涵養作用更加凸顯,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不斷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提供了堅強保障。當前,甘肅正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山川秀美、生態優良的美麗甘肅。本次學術會議聚焦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冰凍圈科學、水資源利用等內容,共商祁連山生態保護和修復問題,搭建了一個共謀綠色轉型發展的良好平臺。
張祖強表示,祁連山是保護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科學評估祁連山氣候變化事實及其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氣象部門服務甘肅乃至周邊省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會議聚焦“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以及水資源”,將助力祁連山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賦予祁連山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新的時代內涵和責任使命。氣象部門將持續開展祁連山氣候、水文、生態特征等科學研究,著力加強祁連山氣候變化監測與潛在風險評估,科學實施立體化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工程,逐步恢復和增強水源涵養能力,為祁連山國家公園良性發展提供保障支撐。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ishuo/3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