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學術論文發表的格式主要指的是論文主題的格式,學術論文的主體格式包括引言、正文、結論、致謝(可選)、參考文獻。 這幾個部分綜合起來構成了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每一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就是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下面小編就將每個部分應
學術論文發表的格式主要指的是論文主體的格式,學術論文的主體格式包括引言、正文、結論、致謝(可選)、參考文獻。 這幾個部分綜合起來構成了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每一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就是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格式,下面小編就將每個部分應有的要求進行總結,梳理每個部分的結構、語言特點,幫助作者寫好論文的格式,順利通過論文審核。
1.引言 引言是論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國標對引言有明確的要求:引言應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引言不能與摘要雷同。
2.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工作由于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等有很大差異,因此國標對正文的內容和編寫格式未作統一規定,但是對寫作態度、內容組織、文字表達等要求必須實事求是、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國標對文中的圖、表也作了規定。圖表應編排序號,每一圖、表都應有簡短的題名,圖表應有自明性,即只看圖表就能理解其意。
3.結論 結論一般包括:
1)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結論;
2)結論的使用范圍;
3)對科學技術的貢獻;
4)對前景的展望,遺留問題和建議等。結論猶如百米賽跑的最后沖刺,要反映出作者的知識印跡,所擴展的知識領域。要將論文高度概括、濃縮。忌草率收兵。
4.致謝 根據實際情況論文作者應對給予自己幫助、指點并因此受到啟迪的人表示感謝。
5.參考文獻 著錄參考文獻的意義在于反映真實的科學依據、論據,以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反映作者的嚴肅態度和負責精神,和便于讀者查找原始出處;也表示對別人成果的尊重。國標將文后的參考文獻分為五種:專著、連續出版物、專利文獻、專著中析出的文獻以及連續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獻。`在編排上采用“順序編碼制”和“著者—出版年制”2種。其中順序編碼制為我國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
關于論文格式,可以通過閱讀:評職稱論文格式段落字體要求,了解更多內容,學習越多,有利無害。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wenda/1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