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審計系列高級職稱分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對應的名稱分別是高級審計師和正高級審計師。在評定這兩個職稱時一般是需要著作的,也可以是發表論文作為自己的科研成果,下面學術顧問以吉林省為例分享相應的條件,大家可作為參考: 高級審計師專業理論水平 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
審計系列高級職稱分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對應的名稱分別是“高級審計師”和“正高級審計師”。在評定這兩個職稱時一般是需要著作的,也可以是發表論文作為自己的科研成果,下面學術顧問以吉林省為例分享相應的條件,大家可作為參考:
高級審計師專業理論水平
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取得一定的審計相關理論或技術研究成果,或完成審計相關研究課題、調研報告、管理制度或方法創新等。取得審計師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主編(著)或參編(著)公開出版審計相關專著、教材、案例集等。
(二)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公開發行的經濟管理類刊物上發表有較高水平的審計相關專業論文。
(三)主持完成審計相關專業研究課題并完成結項。
(四)結合本單位審計工作實際撰寫審計類專題研究報告、專業調研報告、工作規劃與發展報告、審計工作制度等具有創新性成果。
正高級審計師專業理論水平
科研能力強,取得重大審計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或其他創造性審計相關研究成果,推動審計行業發展。取得高級審計師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開出版的審計相關專業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或獨立編寫(或主編)公開出版審計相關專業領域教材、案例集等。
(二)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刊物上發表的有較高水平的審計相關專業論文2篇以上。
(三)主持完成省級以上立項的審計相關專業研究課題,取得較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省級以上審計相關專業的研究成果獎。
(四)結合本單位審計工作實際撰寫審計類專題研究報告、專業調研報告、工作規劃與發展報告、審計工作制度等具有創新性的成果2項以上。
以上就是審計高級職稱評審要求,由此也能看出對著作是有嚴格的要求,大家要盡早的準備,更多相關評審要求,可盡早的和在線學術顧問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wenda/2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