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高齡婦女有的需輔助生殖技術(ART)進行醫(yī)療輔助手段助孕,它包含(人工授精AI、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單精子卵漿內顯微注射ICSI、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VM、胚胎凍融技術FET、細胞核移植(克隆)技術NT、胚胎干細胞ES)等技術。故對助孕
高齡婦女有的需輔助生殖技術(ART)進行醫(yī)療輔助手段助孕,它包含(人工授精AI、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單精子卵漿內顯微注射ICSI、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VM、胚胎凍融技術FET、細胞核移植(克隆)技術NT、胚胎干細胞ES)等技術。故對助孕出現的心理倫理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淺析。
一、適應證
高齡、反復流產、剖宮產、盆腔附件炎癥、卵巢早衰、子宮(肌瘤、內膜異位癥),男性(少精、弱精子癥、梗阻性無精子癥)、遺傳性疾病等,原有病情加重、雙方各種不明原因的不孕者。
二、綜合評估和風險
要從年齡、身體狀況和以下方面做綜合評估,選擇科學合理的輔助生殖治療技術。
1、卵巢 從體積、血流、竇卵泡數、排卵史、激素水平(FSH、FSH/LH、E2)、氯米芬激發(fā)試驗等進行卵巢儲備功能綜合評估。若功能下降,影響卵細胞的受精能力和胚胎發(fā)育潛能。在超排卵過程中,卵巢反應不良,卵子的非整倍體率增加,卵泡數目過少,獲卵率低或無法獲得卵子,或獲卵后不受精、異常受精,胚胎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損耗,無可移植胚胎,而取消周期。在一定范圍內,通過增加促排卵藥物的劑量,來提高卵巢的反應性。也可通過調整使用不同的降調節(jié)方案,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降調節(jié)的長、短方案,來增加獲卵數及質量,提高妊娠率。
2、卵子 它的線粒體可提供受精卵第2次減數分裂和胚胎種植的能量。若卵子中的氧自由基增加,線粒體有損傷(DNA變異增高)、其數量和產生能量功能異常,卵子質量下降,影響其減數分裂和胚胎的發(fā)育種植潛能。現可用卵子胞漿置換技術,將年輕健康婦女卵子的胞漿內優(yōu)質的細胞器(線粒體)用顯微操作技術注射入高齡婦女的卵子胞漿內,改善卵子質量,可提高妊娠率。
3、子宮內膜 其基質細胞中DNA含量降低,雌孕激素受體及血流量減少,可致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子宮器質性病變(肌瘤)引起肌壁、內膜靜脈充血及擴張,可能改變子宮收縮力,致胚胎種植困難或胚胎發(fā)育供血不足,要進行相關治療。
4、染色體 高齡卵子的姐妹染色單體的內聚力異常(可能還是與卵子的線粒體異常)有關。高齡男性精子(密度、活力及正常形態(tài)率)均呈下降趨勢,精子DNA碎片增加。即使挑選優(yōu)質的胚胎移植,后代發(fā)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異常率增加,致流產、出生缺陷、相關疾病發(fā)生風險增加,如唐氏綜合征、侏儒、軟骨發(fā)育不良、白血病、高血壓、糖尿病、自閉癥、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老年癡呆癥、視網膜母細胞瘤,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乳腺癌等腫瘤、疾病的概率增加。后代遠期健康存在不確定性和高風險。
目前醫(yī)療技術的局限,助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某些問題,發(fā)生卵巢過度刺激、出血和損傷等治療風險和不良反映,均影響成功率。身體機能下降,助孕后內科、產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妊娠期循環(huán)系統(tǒng)呈現高排低阻高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一旦自身適應性下降,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另外易發(fā)生自然流產、異位妊娠、感染、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早產、難產、產道損傷、產后出血、子宮破裂、低體質量兒、巨大兒、胎兒窒息、胎兒畸形、新生兒并發(fā)癥等妊娠風險問題,嚴重危及母兒生命和健康,誕生不健康孩子給家庭社會帶來負擔等。
三、心理倫理淺析
多年不孕對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穩(wěn)定性產生著影響。不良的助孕結局,多次的妊娠失敗,需反復助孕監(jiān)測和治療,耗費更多時間,又增加經濟負擔。迫切的生育期望,卻沒有可供移植胚胎,而不再適合助孕等負面事件的打擊,易出現焦慮、恐懼、自卑、抑郁、無價值感等痛苦的心理反應,可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自已應具備生殖倫理知識和意識、減少負性心理反應,明確相關法律法規(guī)。若需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必須是合格的精子庫冷凍精液,以防止艾滋病、肝炎等傳染性和遺傳性疾病,嚴禁私自采精,一個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5名婦女受孕,確保生殖質量和人口素質。
對于卵巢反應不良和絕經高齡助孕者,可以進行供卵治療。但面臨更多的隱私及社會倫理壓力。因未經審批,禁止任何機構實施贈卵技術。贈卵完全是自愿行為,健康檢查是必要的,遵守贈者和受者,贈者和后代互盲的原則,為防止后代近親通婚,贈卵者有義務接受隨訪。嚴格把握受卵助孕的禁忌證和適應證,科學謹慎地應用,贈卵屬于人道主義行為,是無償的, 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募集供卵者進行商業(yè)化的供卵行為。
衛(wèi)生部有明文規(guī)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不得擅自進行性別選擇。任何形式的代孕合同不受任何法律保護。代孕讓因生理問題無法生育者擁有自己孩子的機會。但它違反人類自然規(guī)律,有損尊嚴,代理母親似生殖機器,濫用會引發(fā)傳染病、遺傳病等問題,有違于社會道德、法律、倫理,各國法律大多為禁止,不承認其產生的后果。
父母即使生育正常后代,年齡相差太大,精力、體力、經濟及社會能力下降,撫養(yǎng)能力下降。后代生長的過程中,自身健康、家庭問題、生活環(huán)境、面臨父母生老病死的變故較多,生存壓力變大等相關問題要考慮清楚。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及保障體系不能完全地保障高齡父母的后代,后代在成長過程中易受到心理和社會傷害,易患上情感障礙、自閉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后代健康給予更多關注和理解。
總之,高齡婦女助孕的心理及倫理問題希望得到家人支持,社會理解,也值得醫(yī)學和倫理委員會相關機構重視、評估和研究。要正確認識輔助生殖技術的帶來的機遇、挑戰(zhàn)及社會價值,科學地運用和完善它。通過早期治療,制定更細致的個性化助孕治療方案來改善流產率高、活產率低的結局,提高妊娠率的同時減少多胎妊娠發(fā)生率。助孕成功,要注意妊娠安全和醫(yī)療負擔,幫助其實現生育健康后代的夢想。
參 考 文 獻
1、李慕軍 輔助生殖技術的研究進展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5 Jun;22(3)
2、王 琳 高齡不孕婦女與輔助生殖對策 健康之路2015年10月第14卷第10期
3、喬杰等 高齡輔助生殖技術臨床結局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7年1月第33卷第1期
4、蘇瓊等 高齡女性輔助生殖技術妊娠結局及相關的倫理思考 江西醫(yī)藥 2017年 10月第52卷第10期
5、艾海權等 高齡患者助孕診療特征及倫理路徑探討 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2018年1月第 31卷第1期
作者:蔡圣云,何鎮(zhèn)文,呂萍
醫(yī)學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醫(yī)學倫理學》以實踐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學性并重的特點,及時介紹衛(wèi)生改革、以病人為中心、衛(wèi)生管理和臨床醫(yī)學中道德發(fā)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標準、道德培育出現的道德難題及對策。提供介紹國際醫(yī)學倫理發(fā)展、研究信息。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