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作為穩經濟、保就業的重要措施之一,地攤經濟的發展亟需政府規范管理、積極引導。通過古諾模型刻畫具有資金限制的數量龐大的攤主銷售同質化產品的市場環境,探討不同政府治理模式下攤主運營決策及面臨不同治理目標時最優治理模式選擇。研究表明:①若政府目標為
摘要:作為“穩經濟、保就業”的重要措施之一,“地攤經濟”的發展亟需政府規范管理、積極引導。通過古諾模型刻畫具有資金限制的數量龐大的攤主銷售同質化產品的市場環境,探討不同政府治理模式下攤主運營決策及面臨不同治理目標時最優治理模式選擇。研究表明:①若政府目標為最大化攤販總利潤或最大化社會福利,最優模式僅取決于管理費用高低;②若政府目標為最大化市場總銷量,攤販資金限制為政策制定主要考慮因素;③若政府目標為最大化消費者福利,政府最優決策不僅取決于攤位管理費用,還取決于攤販資金限制。
關鍵詞:地攤經濟;古諾競爭;資金約束;運營管理;政府治理
1 研究背景
為了應對經濟衰退和失業等困境,實現復工復產、助推經濟增長,我國中央政府做出了重啟“地攤經濟”的重要批示。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的考核內容中,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不將被列入度量指標。
2020年6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稱贊“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地攤經濟”的重啟,使得眾多閑余勞動力加入到門檻低、成本低的自主創業中。規范引導“地攤經濟”適度發展,給小商小販生存空間,可以更好地“穩經濟、保就業”,擴大就業、拉動內需。然而,“地攤經濟”具有兩面性。作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治理方案,提倡“地攤經濟”有利于促進市場繁榮、增加就業機會、豐富消費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如若不加強管理,擺攤或將污染環境、阻塞交通、侵害正規商戶利益。鑒于此,政府亟需規范管理,積極引導“地攤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由于地攤的存在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比如加大環衛工人、城管的工作強度及難度,政府可以通過向攤主征收管理費用的形式維護地攤秩序。
目前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即一次計征收費和從量計征收費。前者類似 于 入 場券,一次性征收固定金額的管理費用;后者根據攤主攤位的大小,從量收取管理費。以上兩種方式在各地城管部門的地攤管理方法中已廣泛使用。例如,浙江省諸暨市食品地攤點的收費標準為每天0.8元/米2,河南省鄭州市健康路的夜市每月收費1500元。本研究擬分別探討政府在攤主總利潤最大化、市場總銷量最大化、消費者福利最大化、社會福利最大化4個不同社會治理目標下的最優治理策略選擇。
就攤主特質而言,受準入門檻較低、攤主數量龐大、銷售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和市場競爭激烈等影響,攤主們不得不以相似的零售價格銷售同質化產品。此外,攤主往往面臨資金有限的困境,在支付攤位管理費之后,只能以剩余資金進行采購。根據以上幾方面的特點,本研究將探討“地攤經濟”下具有資金約束的攤主在競爭環境中的運營決策。
“地攤經濟”雖然并不是一種新的 商 業 模式,但在文獻中仍未受到足夠的關注。趙英軍等[1]構建了政府打擊決策與攤主擺攤決策的博弈模型,研究發現地攤市場的存在符合帕累托改進的要求。傳統意義上來說,“地攤經濟”下的攤主可以假設為報童模型中的報童。目前,報童模型的研究主要涉及供應鏈庫存管理[2,3]、供應鏈協調[4~6]等,但模型的復雜性局限了學者對市場競爭環境的刻畫。市場競爭是“地攤經濟”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
古諾(產量)模型已廣泛運用于刻畫銷售競爭性同質產品的市場環境中。任龍[7]構建古諾競爭模型,研究風險管理對產 品 市 場 過 度 競 爭 的 緩 解 作 用;鄭 本 榮等[8]和 ARYA 等[9] 均 檢 驗 了 渠 道 選 擇 策 略;HUANG 等[10]與 HA 等[11]探討了古諾競爭背景下零售商共享私人需求信息的動 機。鑒 于“地攤經濟”市場上的商品大多為低檔產品,價格相對固定,價格競爭現象較弱,本研究并未采取伯川德價格競爭模擬市場競爭環境。
而且,古諾模型的結論可以很容易地推廣到3個或3個以上的寡頭廠商的情況中去。由此,本研究運用經典古諾模型來刻畫數量龐大的攤主銷售同質化產品的市場競爭環境。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存在許多銷售同質化產品的街邊小店,此類小店被稱為 Nanostore。相關學者對這類小店的運營與供應鏈模式進行了研究[12,13]。
雖然 Nanostore在供應鏈中的刻畫十分接近于攤主的特點,即產品同質性高、售價接近,但相關研究還未從攤主數量龐大、初始資金有限等角度進行考慮。資金限制是供應鏈成員生產、訂貨決策中的一項重要約束。在“地攤經濟”下,攤主作為向上游采購產品并銷往下游的關鍵供應鏈成員,資金限制將會影響攤主的運營決策并間接影響下游消費者的福利。
在已有文獻中,供應鏈成員因資金限制會出現風險厭惡狀態下的定價策略[14,15]、產 量 決 策[16,17]等問題。在競爭狀態下,資金限制將影響供應鏈合作[18~20]、供應鏈成員風險規避[21,22]以及融資決策[23~26]等問題。本研究擬刻畫資金約束下攤主的運營決策,并對資金限制與市場競爭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通過梳理過往文獻研究重點可以發現,研究“地攤經濟”下具有資金約束的攤主在競爭環境中的運營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擬基于“地攤經濟”的兩面性特點,探討零售競爭下制造商資本受限的供應鏈管理,以及攤主利潤最大化、總銷量最大化、消費者福利最大化、社會福利最大化4個優化目標下政府的最優治理策略,以期拓展政府干預在競爭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
2 研究模型
2.1 模型描述
本研究考慮兩種政 府 管 理 攤 主 的 征 費 模式:一次計征模式(簡稱 G 模式)和從量計征模式(簡稱 V 模式)。一次計征模式下,政府一次性征收攤位管理費 犕,此費用類似于入場券,例如河南省的漯河“網紅橋”夜市,采取不繳納攤位管理費不允許入場擺攤的模式進行攤位治理。從量計征模式下,政府依據攤主攤位規模大小征收單位成本犮,即更大的攤位需繳納更多的攤位費,同時銷售面積也更大,例如浙江省諸暨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欲對臨時占道經營的攤主按其占用攤位規模大小征收管理費用。
(1)數理分析 若政府致力于社會福利最大化,當一次性進入成本 犕 較低時,采用一次計征模式優于從量計征模式。由于社會福利是攤主總利潤與消費者剩余的總和,由前文分析可知,一次計征模式在一次性進入成本 犕 較低時,可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而攤主的最大資金量越充足,越有利于消費者。相對于充足的資金而言,一次性進入成本相應降低了,攤主可負擔更高的進入成本,也即較低的一次性進入成本有利于社會福利最大化。
(2)算例分析 為了探索市場規模與攤主數量對社會福利的影響.①市場規模減小會導致任一征收模式下社會福利減小;②當攤主自有資金量不足時,市場中攤主數量越多,即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一次計征模式下的社會福利隨之減少,從量計征模式下的社會福利隨之增加。
(3)管理啟示 政府在市場規模更大的區域,如居民生活區、辦公場所、校區等場所,引導地攤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于社會福利最大化目標。此外,若管制區域存在較多數量的攤主,即當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時,政府為了社會福利最大化,應采取從量計征模式征收攤位管理費用。
3 結語
本研究以“地攤經濟”為背景,構建古諾模型,分別刻畫了一次計征和從量計征兩種政府管理模式下攤主運營決策,并探討了政府4個最大化目標,即攤主總利潤最大化、市場總銷量最大化、消費者福利最大化和社會福利最大化對政府管理模式選擇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①當攤主資金十分充裕時,一次計征模式可采取薄利多銷的策略以獲得更高利潤,即更低的零售價格與更高的銷售量;當資金極度緊缺時,若攤主犻資金大于一定閾值,則其在一次計征模式可同時提高售價與銷量。②當且僅當一次計征模式下的進入成本足夠低時,一次計征模式下每個攤主個體能得到更高的收益。③當政府致力于攤主總利潤或社會福利最大化時,若政府設定的固定進入成本門檻較低,則一次計征模式更合適。④若政府以總銷量或消費者剩余最大化為目標,則僅當攤主資金有限時,從量計征模式更合適。
本研究結果豐富了考慮攤主資金實力以及市場競爭環境下的政府優化治理決策研究,幫助政府依據試點區域市場規模、市場競爭程度、攤主資金約束等因素優化治理策略。然而,本研究僅基于確定性模型進行探討,未來可進一步考慮在面臨供應鏈中斷、不確定需求等市場環境下,供應鏈成員與政府的最優決策變化;此外,本研究的重心為政府治理模式的選擇,將攤位管理費用視為外生變量,未來可深入探討不同政府治理目標下的最優攤位管理費決策。
參 考 文 獻:
[1]趙英軍,黃華僑.地攤背后的博弈[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10):1315.
[2]曹國昭,齊二石.替代品競爭環境下損失厭惡報童問題研究[J].管理學報,2013,10(6):898904.
[3]王海燕,雋志如,XU H.需求分布規律變化情況下的報童訂貨策略[J].中國管理科學,2018,26(4):2229.
[4]徐志春.零售商風險厭惡情形下的契約協調[J].管理學報,2013,10(12):18551859.
[5]陳志明,周少銳,周建紅.兩級商業信用下考慮違約風險的供應鏈協調[J].管理學報,2018,15(12):18831891.
[6]CACHONGP,LARIVIERE M A.Supplychaincoordinationwithrevenuesharingcontracts:strengthsandlimitations [J].ManagementScience,2005,51(1):3044.
[7]任龍.風險管理總能創造價值么?———基于產品市場競爭的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9,33(3):1723.
[8]鄭本榮,楊超,楊臖,等.產品再制造、渠道競爭和制造商渠道入侵[J].管理科學學報,2018,21(8):98111.
[9]ARYA A,MITTENDORFB.Bricksandmortarentrybyonlineretailersinthepresenceofconsumersalestaxes[J].ManagementScience,2018,64(11):52205233.
作者:沈 濱1 曹逸帆1 董慈蔚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2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