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熱處理是冶金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工藝,本篇冶金工程師職稱論文認為在保溫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固液處理溫度越高,鋁合金元素就越多,會使固溶飽和度增大,還能夠伴隨著時效性溫度的增加,析出的第二相明顯增多,抗拉強度增強,沖擊韌性減弱。當固溶溫度為520℃,
熱處理是冶金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工藝,本篇冶金工程師職稱論文認為在保溫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固液處理溫度越高,鋁合金元素就越多,會使固溶飽和度增大,還能夠伴隨著時效性溫度的增加,析出的第二相明顯增多,抗拉強度增強,沖擊韌性減弱。當固溶溫度為520℃,固溶時間3小時,時效溫度175℃時為最佳的合金熱處理工藝方案。可以發表冶金工程師職稱論文的期刊有《金屬熱處理》辦刊特點:1、研究所、學會、協會合辦,擁有資深編委,開門辦刊;2、理論聯系實際,普及與提高并重,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努力為提高機電產品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3、注重國際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識強,廣告宣傳實際效果好。獲獎情況:1992年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1996-1998機械工業優秀期刊一等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生產技術在不斷完善與發展,其中,鋁合金是工程應用中最多的,與其他金屬相比,其應用過程中的優勢較多,在航空、汽車、建筑等領域中應用廣泛。但當前的Al-Si合金力學性能在不斷退化,強度與韌性也大不如以前。本文將對熱處理工藝對鋁合金性能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與檢測力學性能,能夠找到最優的熱處理方法。
【關鍵詞】熱處理工藝;鋁合金性能;工業生產
1實驗材料、設備以及實驗方法
1.1實驗材料本次實驗使用的材料為ZLG01鋁合金,其中添加了適量的銅與鈰,所占比例分別為4%與0.5%。中間合金型號為Al-Cu30與Al-ce6。其中,通過自熔獲取的是Al-ce6,使用六氯乙烷作為變質劑。1.2試樣制備先將鋁合金添加其中,在ZLG01鋁合金達到溶解狀態以后,添加適量Al-Cu與Al-ce合金,作為中間合金,將溫度調至680℃,穩定12分鐘左右以后將各種物質攪拌均勻,在保溫10分鐘以后將其拿出放置到金屬模具中冷卻,達到冷卻標準以后,將試樣取出。1.3固溶處理與時效分析在鋁合金性能分析當中,熱工藝處理制度如下表1、2所示:
2實驗結果分析
2.1固溶溫度與時效溫度對鋁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為了更直觀表現固溶溫度與時效溫度對鋁合金性能的影響,選擇3種不同的固溶溫度,并對這三種溫度下鋁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進行比較。下圖A、B、C分別表示三組固溶溫度與時效溫度變化趨勢。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當固溶溫度達到540℃時,大部分的時效性溫度都已經達到20℃與500℃。表示,經過高溫固溶處理后,鋁合金的強度與硬度都相比固溶處理時的強度與硬度高。為使固溶溫度提升,可以對原子的擴散速度進行調整,進而將鋁合金元素全部滲透到基體內,在達到冷卻指標以后,基體將出現飽和,析出大量的強化相,此時的強化效水平明顯提升,伴隨著固溶溫度的增大,鋁合金抗拉強度與硬度均得到增強。但是當處于相同的固溶溫度狀態下時,時效溫度的差異將對不同鋁合金試樣的抗拉強度產生影響。當處于500℃的固溶溫度時,鋁合金試樣抗拉強度與硬度將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強,在175℃時達到最大值。當溫度達到200℃時,粗粒子析出較多,并且強度增加,也使鋁合金的硬度相應增加[1]。溫度為150℃時,粒子析出明顯減少,造成了位錯阻礙的減弱,致使鋁合金的強度與硬度下降。時效性溫度提升,合金硬度又有所提升,達到200℃時也不會出現硬度下降。這是因為此時有非常多的合金要素已經滲透到了集體內,只有更高的溫度才能將其析出,而200攝氏度顯然不符合最高溫度要求。由上圖C可知,在500℃的固溶狀態下,溫度的升高能夠使沖擊韌性出現緩慢下降趨勢,但隨后又馬上恢復到上升的狀態。這是因為試樣當時正處于比較低的時效狀態溫度,元素析出量相對較少,并使錯位運動阻礙減少,具有顯著的塑性效果與抗沖擊韌性。當溫度為175℃時,有大量的粗粒子開始析出,并處于分散狀態,錯位運動阻力也增大,促使鋁合金的強度與硬度增強,但韌性卻在降低;當處于200℃開始析出粗相粒子時,位錯運動效果明顯增強,這時,鋁合金試樣的韌性得到提升;當固溶溫度處于520℃與540攝氏度時,韌性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這時因為,此時的合金元素在基體當中遇到高溫出現析出,造成合金強度增大,而韌性降低的情況。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