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8ggge"></abbr>
<kbd id="8ggge"><code id="8ggge"></code></kbd>
<pre id="8ggge"></pre>
  • <s id="8ggge"><dd id="8ggge"></dd></s>
    <s id="8ggge"><dd id="8ggge"></dd></s><cite id="8ggge"><tbody id="8ggge"></tbody></cite>
    <kbd id="8ggge"><code id="8ggge"></code></kbd>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醫學論文》 兒童忽視對其獨孤感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 正文

    兒童忽視對其獨孤感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

    所屬分類:醫學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1-09-02 10:26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為探究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其內在作用機制,為維護兒童身心健康,降低其孤獨感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兒童被忽視量表、自尊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對275名小學四、五年級學生進行團體施測。結果:兒童忽視與孤獨感呈

      【摘要】目的:為探究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其內在作用機制,為維護兒童身心健康,降低其孤獨感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兒童被忽視量表、自尊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對275名小學四、五年級學生進行團體施測。結果:兒童忽視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0.540,<0.01),其四個維度安全忽視、交流忽視、軀體忽視、情感忽視均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0.297,0.454,0.251,0.536,<0.01)。兒童忽視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0.404,<0.01),其四個維度均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0.230,-0.326,-0.225,-0.389,<0.01)。自尊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0.447,<0.01)。自尊在兒童忽視與孤獨感之間有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20%。結論:兒童忽視不僅能直接影響其孤獨感,還能通過兒童的自尊進一步影響孤獨感。因此可通過加強對兒童的關注,尤其是情感關注和交流關注來提高其自尊水平從而降低兒童的孤獨感。

      【關鍵詞】兒童忽視;自尊;孤獨感,心理健康

    兒童醫學

      前言兒童忽視是一種在其成長和發展過程存在的現象,是兒童虐待中十分常見的,也是極其嚴重的類型之一,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交流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極為不利。兒童被忽視的現象存在于各個地區和國家,是備受關注的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將兒童忽視定義為―兒童父母或者照顧者、監護人未能在衛生、教育、情緒發展、營養、住房和安全的生活等方面為兒童的發展提供足夠的保障‖,包括沒有提供適當的監督和保護使兒童免受傷害[1]。有研究顯示,兒童忽視率是比較高的。吳萍萍等人對烏魯木齊3-6歲兒童忽視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總忽視率為51.89%,總忽視度為49±6[2]。

      同樣,兒童忽視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極具危害性的。有研究指出,兒童忽視會對兒童的認知、社會情感和行為發育產生短期或長期的嚴重有害影響[3]。尤其是發生在個體生長和發育早期的忽視,會對兒童以后的發展帶來極為嚴重的危害;它會讓兒童在成長到成人這一階段中產生不良的社會或情感反應,造成其軀體、心理或行為的失常。比如,往往被家長或社會忽視的孩子,不愿與人交流,在社會交往中采取退縮或回避方式,減少與人交往。兒童期的忽視是導致各種心理問題或精神障礙的主要危險因子[4]。體驗過被忽視經歷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缺乏情感支持,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孤獨感,影響其人格的健全發展。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歸屬和愛的需要也被稱作社交需求,是指個體要被周圍的人關心和愛護的需要,從而帶來歸屬感和愛,滿足社交需求。一旦這種需求無法被滿足,則會產生不良情感體驗,感受到孤獨。很多研究得出:如果兒童與他的家庭成員缺少情感連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感忽視,或者說家庭管束不恰當,他們便會感受到孤獨。孤獨感是指個體對自身的社會關系網絡不滿意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它是評價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5]。兒童感受到孤獨會影響其心理狀態,造成孤單和缺乏陪伴的感受,一定程度上也有損其心理健康。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關注兒童,最不可忽視情感交流,綁好情感交流紐帶,促進兒童人格健全發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過兒童虐待史的在自尊量表得分上低,還發現兒童心理虐待可以通過自尊對心理問題產生影響[6]。而兒童忽視屬于心理虐待的類型之一,也是比較嚴重的虐待行為。由此也可以看出,兒童忽視也會對兒童的自尊水平產生影響。自尊是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評價與體驗[7]。國外研究也指出,兒童期的忽視經歷不但影響著個體的認知功能與個性特征的形成與發展,還和個體的低自尊、人格障礙等有關。

      兒童期的情感忽視會導致個體心理和行為發生問題的機率大大增加,主要有低自尊、自卑、焦慮等[8]。此外,兒童期受忽視的經歷會產生一系列消極影響,其中包括低自尊[9]。也就是說兒童期的忽視經歷會對個體的個性特征產生不良影響:比如自尊、焦慮等,兒童忽視與個體的自尊水平息息相關,影響其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發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孤獨感和自尊都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且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衡量著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這二者的密切關系也有研究揭示,即孤獨感和焦慮感水平高、自尊水平低的個體容易把人際環境視為具有威脅性的和不懷好意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經常采用敵意的防御方式進行消極溝通,進而惡化其人際關系,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10]。陳曉科等人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孤獨感和自尊之間呈顯著負相關[11]。綜上所述,兒童忽視對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危害是極大的,會從多個方面如自尊、孤獨感影響到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自尊和孤獨感都作為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二者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換言之,兒童忽視、自尊、孤獨感三者之間息息相關,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

      兒童忽視已經成為常見且嚴峻的問題了,需要家庭、社會各界予以高度重視。本研究旨在通過研究兒童忽視、自尊與孤獨感的關系,探討兒童忽視對孤獨感的影響,以及自尊在這二者關系間的中介作用,為降低兒童孤獨感,提高情感交流,以及提升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和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提供理論依據。1對象與方法1.1對象本研究選取浙江省湖州市某實驗小學四、五年級所有學生進行團體測試。共發放300份問卷,除去由于作答不完整和作答一致的無效問卷后回收有效問卷275份。其中男生143名,女生132名。

      1.2研究工具

      1.2.1兒童被忽視量表(ChildNeglectScale,CNS)

      采用中南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楊世昌等(2006)編制的兒童被忽視量表[12],共38個條目,包括四個維度:安全忽視、交流忽視、軀體忽視和情感忽視。該量表采用四分級評分制,其中0表示―無‖,1表示―偶爾‖,2表示―經常‖,3表示―總是‖。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描述的被忽視行為與自己最相符的情況,得分越高表明被忽視程度越高。被忽視量表均分≥1認為存在被忽視的情況,維度均分≥1認為該維度為陽性,即被試在該維度上存在被忽視的情況。在本研究中兒童被忽視總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65。

      1.2.2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編制的自尊量表[13],共10個條目,采用四級評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要求被試報告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們自己,得分越高,則代表其自尊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681。

      1.2.3UCLA孤獨量表采用Russell等1988年編制的UCLA孤獨量表(第三版)[13],共20個條目。該量表采用四級評分,1表示從未、2表示很少,3表示有時,4表示一直。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孤獨感越強。在本研究中孤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52。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6.0進行數據錄入,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中介效應檢驗。

      2結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由于本研究的測量工具均為自陳量表,故而會產生因為共同數據來源、共同測量環境、共同評分者與共同語境或量表本身性質所造成的數據共向變異,即共同方法偏差,故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共同方法偏差[14]。將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3個變量的所有項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第一因子所解釋的變異量為16.217%,小于40%的臨界標準,說明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兒童忽視及其安全忽視、情感忽視兩個維度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自尊及孤獨感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兒童忽視及其交流忽視、情感忽視兩個維度以及自尊在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孤獨感在年級上無顯著差異。

      2.3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的相關分析

      為了解兒童忽視、自尊以及孤獨感之間的關系,對這三個變量及其維度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兒童忽視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0.540,P<0.01),且其安全忽視、交流忽視、軀體忽視和情感忽視四個維度均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297,0.454,0.251,0.536,值均<0.01),表明對兒童忽視會造成其孤獨的心理狀態,且情感忽視對兒童孤獨感的影響最大,其次是交流忽視。

      兒童忽視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0.404,P<0.01),且其安全忽視、交流忽視、軀體忽視和情感忽視四個維度均與自尊呈顯著負相關(r值分別為-0.230,-0.326,-0.225,-0.389,值均<0.01),表明對兒童忽視程度越高,兒童自尊水平越低,尤其是交流忽視和情感忽視的影響最大。兒童自尊水平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0.447,<0.01),這表明兒童自尊水平越低其孤獨感程度越高。

      2.4自尊在兒童忽視與孤獨感之間的的中介效應檢驗

      檢驗中介效應最常用的方法是逐步檢驗回歸系數[15,16],本研究采用SPSS做三步回歸分析,逐步檢驗回歸系數。第一步回歸方程中,以兒童忽視為自變量,孤獨感為因變量,通過分析發現兒童忽視對孤獨感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β=0.540,<0.001)。第二步回歸方程中,以兒童忽視為自變量,以自尊為因變量,結果顯示兒童忽視對孤獨感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β=-0.404,<0.001)。第三步將自變量兒童忽視和中介變量自尊一起納入回歸方程中,發現兒童忽視和自尊對孤獨感的正向預測作用(β=0.430,β=-0.274,<0.001),但兒童忽視對孤獨感的影響系數減弱。

      結果說明自尊在兒童忽視和孤獨感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還采用bootstrap法[17]進一步對自尊在兒童忽視和孤獨感之間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研究共重復抽樣5000次。結果表明,自尊的中介效應值0.08,其95%置信區間[0.05,0.13],上下限不包括0,說明自尊在兒童忽視影響孤獨感過程中的中介作用成立,效應占比20%。

      3討論

      人口變量學分析結果表明對男生的忽視程度要高于女生,這可能是被性別的“刻板印象”所導致,覺得女生相對男生來說更柔弱,更需要被照顧和關心,因而對男生則略微忽視。

      兒童忽視和自尊在年級上有差異,四年級忽視程度低于五年級,這是由于四年級學生年紀更小,更需要被關心和照顧,而五年級被忽視程度高,缺乏情感支持等,因此自尊水平較低。從以上相關分析結果來看,本研究考察的三個變量間具有極其顯著的相關關系。兒童忽視與孤獨感呈顯著正向相關,即忽視程度越高,孤獨感越強。與前人的研究一致[18],即遭受忽視的兒童比正常兒童表現得更為孤獨。很多在生命早期(兒童期)經歷過忽視的高中生會出現認知能力差,反應遲緩,人際交往能力差,自尊水平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個體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19]。

      本研究得出情感忽視對兒童的孤獨感影響最大,其次是交流忽視。兒童忽視與自尊之間有顯著的負向相關關系,也就是說被忽視的程度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同樣地,情感忽視和交流忽視對兒童的自尊水平影響較大。可見,給予兒童更多情感和交流方面的關注是十分重要的。而自尊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即自尊水平越低,其孤獨感越強,這也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20]。可能是由于兒童在情感、交流等方面被父母忽視,身心需求得不到滿足,內心認為自己是不受關注和重視的。在與人交往中也常采取回避方式,情感支持較少,因此產生孤獨感且伴有較低的自尊水平。

      回歸分析表明,自尊在兒童忽視和孤獨感之間起中介作用,即兒童忽視可通過影響自尊水平進而影響到孤獨感。自尊是自我意識的體現,伴隨著個體的成長而不斷發展,而兒童期的忽視經歷,尤其是情感忽視,會導致個體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的受挫,最終影響總體自尊。而低自尊往往伴隨著消極的心理與行為,如表現為不與人交往,回避交流,久而久之會使兒童產生孤獨感。低自尊更多與抑郁、焦慮和攻擊性等消極心理及行為有關[21]。這也嚴重影響了的個體心理健康,各方應加強對兒童自尊水平的關注。

      有研究指出,如果被忽視的兒童能夠與非施虐的家庭其他成員建立溫馨穩固的合作關系,那么他們就會迅速恢復重新振作起來[22]。因此,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各界應重視兒童忽視現象,并給予兒童情感關注和支持,維護兒童自尊,以降低孤獨感。從以往的研究來看,兒童忽視分別與孤獨感、自尊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的研究結果也與前人研究一致。而自尊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也與孤獨感息息相關。

      兒科護理論文范例: 兒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

      在降低兒童孤獨感的同時,也應關注兒童的自尊水平。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如果被忽視就會覺得自己不被接納和關注,也會導致自我接納程度不高,產生低自尊。本研究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并明確自尊在兒童忽視與孤獨感之間的中介作用。因此,要想降低兒童孤獨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就可以加強對兒童的關注和支持,尤其是情感和交流方面,以此來提升兒童的自尊水平,進而降低兒童孤獨感。讓兒童感受到歸屬感、安全感和愛,進而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

      本研究得出的結論如下:(1)兒童忽視及其四個維度與兒童的孤獨感存在顯著正相關,兒童忽視可直接影響孤獨感。(2)兒童忽視及其四個維度與兒童的自尊水平存在顯著負相關,兒童忽視可以顯著預測其自尊水平。(3)自尊與孤獨感存在顯著負相關,自尊可以顯著預測兒童孤獨感。(4)自尊在兒童忽視和孤獨感之間起中介作用,兒童忽視通過自尊對兒童的孤獨感起間接影響。

      參考文獻

      [1]WHO.Reportoftheconsultationonchildabuseprevention.Geneva,Switzerland:WHO,1999:29-31.

      [2]吳萍萍,賀苗,楊靜,等.烏魯木齊農村3~6歲兒童忽視現狀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9,21(11):1099-1104.

      [3]HildyardKathrynL,WolfeDavidA.Childneglect:developmentalissuesandoutcomes.[J].Childabuse&neglect,2002,26(6-7):679-695.

      [4]謝智靜,唐秋萍,常憲魯,等.457名大學生兒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視經歷與心理健康[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01):63-65.

      [5]StevenR.Asher,JulieA.Paquette.LonelinessandPeerRelationsinChildhood[J].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03,12(3).

      作者:胡春香①孔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8000.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一本之道加勒比在线|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swag剧情在线观看| avtt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手机亚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日本道v高清免费|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草莓app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中国猛少妇色XXXXX| 欧洲美女与动zooz| 作者不详不要…用力呢|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经典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一级大片免费看|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