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鄉村公共空間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驅動鄉村發展的核心引擎。針對目前鄉村建設熱潮下公共空間產生的同質化、表皮化、堆砌感等諸多問題,引入認知發展理論,建立認知 - 景觀作用框架,明確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歷史演變特征及機制,并以浙
摘 要: 鄉村公共空間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驅動鄉村發展的核心引擎。針對目前鄉村建設熱潮下公共空間產生的同質化、表皮化、堆砌感等諸多問題,引入認知發展理論,建立“認知 - 景觀”作用框架,明確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歷史演變特征及機制,并以浙北經濟發達區鄉村為例,研究人群及認知變化驅動下的公共空間景觀物化表象特征。基于認知發展理論背景下的公共空間演變機制提出了“主體功能主導”和“反饋機制下的微更新”兩個鄉村公共空間營建基本策略。創新性的從中微觀尺度和單個鄉村景觀類型層面研究鄉村景觀營建策略。
關鍵詞: 風景園林;認知發展理論;鄉村景觀;公共空間;認知圖式
我國鄉村呈現出分布區域廣、數量大、人口多、文化底蘊深厚等特征。目前在鄉村振興戰略驅動下,國內形成了一股鄉村建設熱潮,在頂層設計理論不斷完善的背景下,中微觀尺度下的鄉村營建策略研究目前相對缺乏。傳統類型鄉村公共空間作為村民交流活動發生的主要載體,直接關系著鄉村生態環境的優劣和公共精神的豐富程度[1]。區別于傳統時期鄉村公共空間,新時期鄉村公共空間承擔著更多的產業經濟帶動、鄉村風貌展示、帶動健康鄉村生活等時代功能。本文聚焦中微觀尺度下、鄉村人群及認知變化背景下的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造策略。
1 研究背景
1. 1 中觀尺度下鄉村景觀營造研究的需求
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的期刊、學術期刊和碩博論文為數據來源,利用“主題”檢索詞“公共空間”與“景觀”“鄉村”“農村”,通過“精確”搜索,2000 年—2019 年( 截止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 共有鄉村公共空間與景觀方面的文章 760 篇。總體上,研究論文總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這說明,相關專業的學者對鄉村公共空間的研究逐漸增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閱讀文獻統計出高頻關鍵詞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鄉村景觀整體提升策略研究; 產業背景下的鄉村規劃; 鄉村公共空間營造策略; 人群認知視角下鄉村景觀提升。在鄉村公共空間研究方面匯康等[2]認為作為地域文化的核心載體是鄉村公共空間的主要特征,并結合社會學、環境心理學、景觀生態學等多學科領域的基礎上,探索了鄉村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策略。
王浩[3]認為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提升需要從其景觀特征研究出發,并按照類型、形態、尺度、序列、布局、景觀要素分別研究其特征及營建策略。王韜[4]是較早從村民認知層面研究鄉村景觀的學者,從村民認知視角下系統研究了生態認知與人地關系、社會認知與作用要素、空間認知與聚落形態等方面內容。總結而言,目前對于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或者以村民為主體的人群在鄉村景觀設計中重要性關注較多,但是基于鄉村景觀公共空間和人群認知結合層面的研究較少,只是在認知與鄉村景觀整體景觀營造層面有一定研究。
1. 2 理論基礎: 認知發展理論認知
發展理論(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所提出的,研究內容為個體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以及面對問題情景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圖式、同化、順應、平衡是認知理論的基本概念,這四者的關系為: 認知圖式作為個體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最初要素,在外界刺激下做出同化和順應兩種反應,同化主要是主體將環境整合到自己原有的圖式認知中去,是量化的過程,而順應是原有圖式無法認知環境的時候做出自適應性的改變,是質變的過程。同化和順應是相互存在的過程,是認知達到平衡 - 不平衡 - 新的平衡的過程。通過研究認知過程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中的作用機制影響過程,可以更好的總結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
2 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演變
2. 1 鄉村公共空間分類
目前鄉村公共空間景觀主要依據空間性質進行分類,如王浩將其分為宗教型、游憩型和貿易型三種; 另外也有按照空間形式進行劃分,如王黎明[5]將其分為點狀空間、線狀空間、面狀空間、公共建筑 5 種類型。兩種主流分類方式前者由于公共空間功能的復合嵌套可能導致邊界模糊和空間疊加問題; 后者則缺乏對公共空間本質的表達。本文在曹琪[6]對鄉村公共空間分類的基礎上,以主體功能為導向結合使用人群對鄉村公共空間進行類型劃分,主要分為生產型空間、生活型空間、事件型空間和游憩型空間四類。該分類方式不對空間做出明顯的區分界限,重點關注空間的功能嵌套特征和主體功能 。
2. 2 鄉村公共空間演變及特征
鄉村人群結構及其認知隨著社會發展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城鄉人口遷移過程中,村民認知圖示不斷變化,導致物化的景觀空間也隨之發展變化,整體可總結為自組織營造時期、他組織建設時期、突變期、重構期、新時期5 個階段[7 - 8]。
3 認知發展理論背景下的鄉村公共空間景觀
3. 1 認知理論驅動機制框架建立
認知發展理論指的是個體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景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9]。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認知主體基于原生經驗( 認知圖式) 的學習過程是認知結構構建的主體,而非直接接受外界的輸入。鄉村景觀公共空間與認知關系研究應注重空間要素表象特征,同時也要揭示表象形成背后與認知驅動過程的內在關系。通過對認知發展理論核心要點的借鑒,搭建認知理論與鄉村公共空間景觀對應的耦合框架 。鄉村公共空間具備生活、生產、生態復合功能。其中生活空間主要是村民活動、文化觀念、民俗禮儀等生活要素的地域載體; 生產景觀空間區別于傳統意義的農業活動空間,主要指以開展文旅產業為主的新經濟活動的空間; 生態景觀空間是鄉村公共空間鑲嵌式的生態構成要素,作用要素指人群及認知變化; 物化要素指鄉村公共空間景觀表現特征。本文通過構建“認知 - 景觀”作用機制,明確認知的內在驅動力對鄉村公共空間景觀表象特征的影響過程。
3. 2 人群及認知變化驅動下的浙北鄉村公共空間鄉村人群由原來的以村民為單一主體演變為現在的以村民為主體,外來常住人群、產業相關人員、游客等兼顧的多元復合人群。將鄉村人群分為主體人群、介入人群、運籌決策人群。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中,驅動力層面上三類人群認知圖式的組織互動性增強,景觀物化方面生成多功能嵌套的景觀空間,例如精神場所、旅游目的地、生態核心空間等。
1) 人群認知驅動力: 浙北經濟發達地區在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運動的帶動下結合政策優勢,鄉村土地制度不斷完善,景觀風貌呈現半城市化發展趨勢[10]。在平衡各類人群需求的背景下該趨勢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上呈現的最為直觀。在主體人群方面,主要表現為人群結構及認知圖式變化。在人口結構層面,當經濟發展水平很低時,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會刺激人口的增長,家庭規模擴大,但當經濟發展 到 一 定 高 度 時,則 會 起 到 縮 小 家 庭 規 模 的 作用[11]。
結合主體人群勞動力輸出的背景,老年人口增多和家庭規模小型化為當前鄉村人口結構特點[12]。因此例如老年人認知圖式變化緩慢、同化和順應能力較弱、鄉村固有地緣、宗親、血緣等原生圖式占比較大等問題需要在鄉村景觀營建時著重考慮。在教育背景方面,留守人群通常教育程度不高,導致其與鄉村新型企業匹配度不高。浙北經濟發達地區主要依托鄉村現有資源展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二產和鄉村旅游、鄉風名俗體驗等三產服務。面對新的認知對象,村民同化的基礎上還要進行一定的順應和發展新的圖式認知,鄉村公共空間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宣傳的重要基地。在介入人群方面主要為鄉村引入的旅游人群和職業工作人群,同時大城市周邊鄉村存在一定的外來流動租住人口。
旅游人群背景各異,但其對于鄉村在旅游休閑的目的一致,在浙北逐漸景區化的鄉村,旅游人群對于鄉村的認知圖式演變為生態旅游、生態療養、民俗體驗等。因此鄉村公共空間需要滿足游客的身心需求; 對于引進的外來職業人群,鄉村公共空間為他們提供了交流、休閑的場所; 大城市周邊鄉村外來租客對于通勤便捷性、居住環境、噪聲污染等因素較為關注。但在鄉村土地整合高度集中和資源集約的情況下,其人居環境并不理想。這使得鄉村公共空間顯得尤為重要,其開放性、包容性、體驗性可以滿足租客對居住環境的部分需求。在運籌和決策者方面主要是組織模式下的規劃設計和行政決策人員。
以政府為主導的規劃統籌是目前鄉村建設的主要途徑,規劃前置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高效的實施進程、加快民生建設等諸多益處,但快速的模式化也衍生了很多問題,很多地域特色在該模式下趨于平庸和統一化。統籌決策者認知圖式更多的是基于專業和宏觀調控層面。雖然在過程中包含了對鄉村主體人群的關注,但本質上依舊是決策者的立場。2) 認知物化轉變呈現: 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特征與功能演化特點可總結為幾點: a. 風貌城市化; b. 尺度擴大化和布局中心化; c. 精神場所符號化; d. 由均質到多元的功能嵌套; e. 功能轉型與更新。上述 5 個特征具體表現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的 4 種空間類型上:
第一,生產型公共空間: 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減少了人力勞動的輸出,傳統的田間地頭和村中曬廠熱鬧的景象不復存在,該類空間存在精神場所符號化、對接人群轉變的發展方向。例如農業采摘園、田園綜合體等新型生態旅游空間代替了傳統農業模式,對接人群主要變為游客,傳統的農耕活動空間以博物展示和體驗性活動的方式予以保留以及符號化。
第二,生活型公共空間: 在城市化的沖擊之下,村民的認知體系和關系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核心的是由傳統“熟人社會”逐步走向了“共融社會”[13]。同時現代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傳統鄉村的交往空間和交往方式,村民不再需要到水井旁打水、不需要到河邊洗衣服。活動方式及空間的變化,導致傳統的自發性、必要性交往空間減少和村民熟悉程度的下降。生活型公共空間存在布局中心化、尺度規模擴大化、風貌半城市化等特點。例如公共空間可達性優先策略下的中心化布局趨向、由分散零星的小尺度空間轉為具有一定尺度規模的功能復合型空間、景觀風貌在專業規劃設計人員的介入下趨向半城市化發展。
第三,事件型公共空間: 鄉村遷移人口中尤其是中青年的遷移,使得城市認知圖式更快更便捷的滲透到鄉土社會中。在這種背景下鄉村公共空間原有的血緣宗族活動、節慶民俗活動、婚喪禮儀等活動逐漸被現代化的方式代替,空間特征順勢改變。例如康養、科普、廣場集體活動等時代需求是公共空間主要功能載體,原有鄉村典型事件性認知逐漸以符號化、抽象化的方式融入在公共空間中。第四,游憩型公共空間: 游憩型公共空間是在新農村運動開展后凸顯的一種鄉村公共空間類型,存在由均質功能向多元功能嵌套的現象。例如由均質的游憩功能向生產生態、旅游經營、人居環境提升等復合功能演化趨勢。
4 應對人群及認知變化的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策略
由于當前認知群體及圖式處在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為了增強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發展的穩定和可持續性,本文提出明確在功能嵌套體系下的主體功能以及構建反饋機制兩個方面來提升公共空間景觀內部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因此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上提出“主體功能型”和“反饋機制下的微更新”兩個策略 ,來應對趨城市化鄉村公共空間營建過程中帶來的景觀同質化和缺乏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
4. 1 功能嵌套體系中營建主體功能
主導型景觀空間現代鄉村公共空間存在功能的復合嵌套性特征,在營建過程中需要強化明確主體使用人群及認知圖式,從而明確主體功能,再以主體功能為導向調整已有或潛在的其他功能比例,在滿足不同人群對于空間需求的基礎上明確空間主導發展方向,以此為基礎形成村域層面上公共空間體系。以浙北地區產業推動類型的鄉村為例,根據項纓、張建國[14]的觀點,按照產業類型和對應塑造的景觀類型可分為農業型村莊、特色產業型村莊、歷史文化型村莊三種類型。其中大多數特色產業型鄉村表現為以地域自然和農業資源為基礎的加工業和旅游業為主,公共空間景觀也形成休憩空間與產業空間相互融合的景觀特征。該類鄉村隨著市場競爭規律逐漸優化產業結構和類型,同時普遍存在特色產業喪失活力,商業模式落后、農業空間閑置引發的公共空間景觀紊亂、定位不準、功能失衡等問題。在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中,通過對使用人群精細劃分、延伸空間生態鏈、三產聯動升級、土地流轉、主導功能構建、特色空間打造等方式,提升功能主導型空間營造,塑造以產業重構和空間重組為導向的復合景觀空間。
4. 2 反饋機制下的微更新
公共空間在認知圖式的順應和同化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引導、反饋、調節公共空間已經形成的空間格局和景觀特性。促進村域鄉村公共空間格局良性發展、增強景觀認知圖式及其物化系統穩定性和持續性。本文提出反饋機制下的微更新的策略。1) 生產型公共空間: 根據市場競爭和經濟收益情況,淘汰部分劣勢業態。進一步了解市場客群需求及客源保障措施,打破固化的認知模式,針對性更新商業模式和客群體驗。2) 生活型公共空間: 集中化的新型鄉村社區有利于提高公共空間的可達性,浙北景區化的鄉村需要將生活型公共空間和其他類型的公共空間在區位上有所隔離,保障以村民為主體的使用人群的體驗性。同時需要根據時代生活發展、交流方式改變、人群結構變化等因素及時更新公共空間基礎設施和美學表象特征。
3) 事件型公共空間: 保護和開發相結合,開展文旅和體驗性活動項目,將文化活化。結合市場調節機制,更新文化載體形式和開發策略,保護、延續和創新利用鄉村文化景觀。4) 游憩型公共空間: 通過農居集中化和產業聚集,有效釋放具備優質自然資源的空間,提升公共空間地塊吸引力和驅動效應,同時根據建立反饋機制了解游客行為偏好,糾正更新相關活動策劃和景觀風貌。
5 結語
在認知發展理論下構建鄉村公共空間景觀演變機制和原理框架,解釋了景觀在認知圖式影響下的內在作用過程和外在的物化表象特征。提出了目前鄉村公共空間景觀功能的嵌套性特征。并相應的提出了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建模式: 從主體功能主導和反饋機制下的微更新兩個層面建設、調節和完善公共空間景觀空間。認知發展理論介入鄉村公共空間景觀營造的創新點體現在兩個方面。在研究類型和尺度方面,建立了村域系統中單獨某一類型空間和中微觀尺度下景觀特征的研究,擺脫了當前注重整體層面的宏觀尺度而相對缺乏中微觀尺度下的研究問題。在景觀驅動力層面,重點關注不同人群及其認知變化所產生的動力對景觀表象特征的影響,彌補了目前部分鄉村景觀研究注重產業、經濟、文化等外在動力而忽略了景觀使用人群這一內在動力。研究結論有利于擴展當前鄉村景觀研究和建設思路,為當前鄉村建設尤其是公共空間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技術參考。
參考文獻:
[1] 麻欣瑤,丁邵剛.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間的景觀特質對現代新農村集聚區公共空間建設的啟示[J]. 小城鎮建設,2019( 4) : 59 - 65.
[2] 陳匯康.“美麗鄉村”背景下的鄉村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研究[D]. 合肥: 安徽農業大學,2017.
[3] 王 浩. 大理洱海西岸白族村落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研究[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學,2018.
[4] 王 韜. 村民主體認知視角下鄉村聚落營建的策略與方法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2017.
[5] 王黎明. 魯西南地區鄉村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研究[D]. 濟南: 山東建筑大學,2016.[6] 曹 琪. 人本視角下郫都區鄉村公共空間更新研究[D]. 重慶: 西南交通大學,2016.
[7] 王春程,孔 燕,李廣斌. 鄉村公共空間演變特征及驅動機制研究[J]. 現代城市研究,2014( 4) : 5 -7.
[8] 王 勇,李廣斌. 裂變與再生: 蘇南鄉村公共空間轉型研究[J]. 2014( 7) : 112 - 115.
選自期刊《山西建筑》第 48 卷 第 13 期
作者簡介: 趙丹萍(1986 - ),女,工程師,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研究;聶文彬(1991 - ),男,在讀博士,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黃若之(1987 - ),女,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研究趙丹萍1,聶文彬2,黃若之1(1. 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浙江 臨安 311300; 2.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3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