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階段性強、工期緊、周期短、點多面廣、質量要求高、受自然環境和施工環境影響大,只有從多方面進行努力,發揮好人的作用,做好現場的建設管理,有著全過程的造價管理意識,才能有效的做好市政道路的造價控制。 《 中國市政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階段性強、工期緊、周期短、點多面廣、質量要求高、受自然環境和施工環境影響大,只有從多方面進行努力,發揮好人的作用,做好現場的建設管理,有著全過程的造價管理意識,才能有效的做好市政道路的造價控制。
《中國市政工程》(雙月刊)創刊于1976年,由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主辦。本刊主要報道市政工程建設方面的科學研究、設計、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實踐成果和理論探討,重點突出市政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等最新科研成果。我們竭誠歡迎從事市政工程及其相關行業的廣大科技人員踴躍投稿。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我國各級政府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市政道路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何有效控制確定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造價,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盡量縮短工期,已成為當前道路施工人員探討的重要話題之一。本文探討了市政道路工程造價的影響要素及對策。
關鍵詞:市政道路;造價分析;影響要素;控制對策
一、 市政道路的特點
一是市政道路工程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僅是城市形象的一種標志,更與城市發展建設緊密相連,和市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基礎設施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二是和普通建筑比較,具有項目大、工期緊、戰線長、周期短的特點。因此可能遇到的情況更復雜,遇到的問題更多。三是市政道路工程不僅具有運輸職能,同時也是城市管線的敷設地,并和城市景觀具有統一的要求,因此對于工程質量的要求更高。四是在城市施工,對環境的要求更加嚴格,對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更高,這就造成城市道路工程的造價較一般工程高。五是在城市中進行市政道路施工,對于交通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繁華路段施工時,交通組織的壓力一般會較大。
二、市政道路造價的影響要素
1、設計方案
在影響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的諸多因素中,設計方案對于工程成本的影響最為明顯,設計費通常僅占建設工程費用的1%左右,但恰恰是這1%,對成本的影響的比重卻高達75%。設計不僅是項目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更是控制造價的關鍵。一個不科學、不經濟的失敗設計,無論后期如何壓力造價,其總體成本依然將居高不下。
2、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案能夠反映出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怎么樣。如果是一份優秀的建設施工方案,它就會有效的促進施工進程的加快,還能節約建設的成本投資。相反,如果施工方案有很多詬病,則會影響工程的進度,并且會造成資資金的浪費。此外,在建設中,對于施工機械的選擇也有講究。施工機械的正確合理選擇,能夠充分發揮機械的使用效率,同時提高整個施工機群的聯合作業系數,從而降低了機械的使用費用。最后,對于施工人員的合理組織和安排也能夠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用工的人數和費用,降低成本,還能提高效率,縮短工期。
3、材料市場對成本的影響
項目工程中的材料組成整個工程的硬件系統,任何種類和數量的工程材料都要通過嚴格和準確的成本計算。因為在工程成本計算中材料所占比重較大,如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鋼筋、水泥這種普通的建筑材料,用量非常大,是成本的主要部分。然而其他的輔助材料和周轉材料也構成工程成本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材料市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周期性。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內工程建筑材料的價格是不同的。材料市場價格分為零售價格和批發價格。零售價格易受市場的影響,往往價格比較高,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少;批發價格是工程建設中材料采購的主要形式,里面包括運價費以及其他額外支出的費用等等。往往價格比較穩定,但易受客戶關系的影響。
4、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
施工現場管理水平和市政道路的工程造價有很直接的聯系,科學的管理、合理有效的安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施工成本上的其他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否則將產生巨大的浪費。同時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安排和管理也是影響市政道路造價的重要因素,例如為了施工而搭建的臨時房屋、臨時用電和用水的布置都應與市政道路的永久性設施統籌結合,從而控制市政道路造價。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主要包括為了保證和提高施工質量的標準而產生的費用和沒有達到施工質量標準而產生的損失費用兩部分,因此質量控制取決于故障成本和控制成本兩方面。只有保證施工過程的質量,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故障成本支出,降低市政道路造價。
5、安全管理
做好了安全工作,將大大降低安全事故費用,同時施工所受的干擾也會降到最低。因為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不僅會給國家、集體和個人帶來嚴重損失,同時也會嚴重影響施工工人的情緒,造成熱情下降,工作懈怠,工作效率降低,影響進度,增加成本支出。為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須兼顧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費用必須落實到位,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三、市政道路工程造價的成本控制的措施
1、加強立項決策階段的控制
(1)基礎資料的收集是否正確。前期的調研是做好項目投資的基礎,而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是調研的首要工作。例如建設項目的地形地貌情況,周邊的環境,當地的資源、燃料情況等,施工所需的條件是否必備。技術人員確定收集的資料是否準確、完整,經過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后,作為建設項目的基礎資料。
(2)對項目的分析把控是否到位。市政工程路線走向方案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多方面比較,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對重大的技術措施方案要有充足的論證,特別是在立交點和橋梁結構上尤為明顯,準確的交通量分析可以為方案的采用提供充分的論證,可避免因設計方案的修改而造成造價的增加。 、
2、加強圖紙會審工作
在獲得工程設計圖紙后,各參與施工建設的單位都應該認真審查圖紙的各項內容,保證對圖紙的設計要求、設計標準等都完全了解,避免因某一方不了解而造成的施工失誤。對于圖紙中出現的錯漏、設計中不合理的地方應該及時討論后給予修正,防治在后期工程中出現對于設計變更導致作業變更等重復性勞動出現,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積極推行“限額設計”制度
按結構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 將資金錯分為若干單元, 設計人員根據限制的額度進行設計。通過這種“限額設計”, 能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投資及造價, 同時還可以確保重點項目的重點分項的資金投入, 避免設計成果能用而不經濟。
4、加強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
在工程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整個工程建設的過程管理,經過如此的改變之后,我們就需要發現整個工程建設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改善,形成具有創新性的全過程市政道路工程造價管理。例如,在進行地點選擇時,從多個方面進行經濟利益的考慮:建設地點的應力要求、盡可能減少平整地面的工程量、地質與水文要符合標準、充分利用挖掘的土方、實現就地取材。
5、加強材料的管理與控制
對于施工階段造價的控制當中,施工材料的選擇決定了施工預算的核心部分。材料對應的價格各有不同,選擇廠家品牌時要注意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進行材料的甄別和選擇。在工程材料的采購階段,需要進行材料上的招標,在保證材料質量良好的情況下,降低利用材料的價格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工程材料的計劃必須與施工進度相切合,避免施工過程中材料供應不足或是材料囤積,影響工程資金的運轉。在材料采購進入現場之后,要做好存放、安置工作,盡量避免材料的浪費。 、
6、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避免浪費
加強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現場管理主要是從兩個方面管理:一是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管理,根據市政道路工程的情況,科學合理的進行安排。如果安排不妥當,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比如:構件、材料放置不當,造成二次搬運,導致人力浪費,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二是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保障施工人員、設備的安全,避免人員、設備發生重大的事故導致造價成本急劇上升,因此有必要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操作規程安全方面的培訓。設備方面的安全,要定期進行維修、檢修一方面盡可能消除安全方面的隱患,第二個可以提高設備的效率和使用時間,降低設備的折舊,間接的降低了工程造價成本。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