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究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分析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在前牙修復中的實際價值,于我院牙科中選取80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同時采取隨機數字法將80例患者分配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40例,前者使用常規金屬烤瓷牙修復,后者則使用瓷
摘要:目的:探究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分析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在前牙修復中的實際價值,于我院牙科中選取80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同時采取隨機數字法將80例患者分配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40例,前者使用常規金屬烤瓷牙修復,后者則使用瓷貼面修復,對比其不同方法的修復效果及滿意度。結果:經實驗分析來看,采用瓷貼面修復的觀察組,修復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其次,觀察組中僅1例患者不滿意,對照組7例不滿意,滿意度分別為97.5%、82.5%,觀察組滿意度也更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前牙修復中應用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可以顯著提升修復效果。
關鍵詞:前牙修復;瓷貼面;金屬烤瓷;臨床效果
前言:目前,因各種因素影響,牙齒類病癥的情況較為常見,如常見前牙輕度扭轉、前列缺損、前牙畸形等,均會對患者的面部整體美觀程度產生消極影響。臨床上對于此類情況多采用修復方式進行處置,如常用金屬烤瓷牙修復,但是據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的金屬烤瓷牙修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牙齒結構承受力、韌性方面,而通過瓷貼面修復,可以達到更佳的修復效果[1]。本次對照實驗中,便重點探究了瓷貼面在前牙修復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醫療美容》2011年創刊,以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室或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在實際運營中遇到問題為研究對象,運用管理學、統計學等研究方法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與結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中,共選取研究對象80例,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前牙缺損、扭轉等情況,需進行針對性的前牙修復措施。實驗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患者自愿入組參與實驗,家屬知情,均于相關同意書中簽字。根據前牙修復方法的不同,將80例患者分配為使用常規金屬烤瓷牙的對照組和使用瓷貼面修復的觀察組,每組40例患者。80例患者中包括有42例男性和38例女性,最小年齡33歲,最大年齡56歲,平均年齡(41.36±3.34)歲。對比來看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于對照組實施常規金屬烤瓷牙修復。通過X線對患者的前牙異常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同時檢查患者是否存在有炎癥反應,隨后實施VITA比色板比色,確認無誤后開始進行金屬烤瓷牙修復。
觀察組使用瓷貼面修復。①為患者口腔牙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檢查,為患者拍攝相應的口腔內部模型,以此來最為瓷貼面修復的重要依據。②在進行瓷貼面修復前,選擇德國企業生產的DMG硅橡膠印模材料、日本企業生產的金剛山車車針等相關設備及材料。③正式進行瓷貼面修復時,首先要重視相關的牙體預備和切緣設計,需為患者磨除唇面釉質層,將其厚度控制在0.3~1.0mm,明確患者對美觀性的要求,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設計及預備工作[2]。使用二次印模法將硅橡膠材料進行印模,在完成瓷貼面的制作后囑咐患者試戴。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種不同前牙修復方法的修復效果及患者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實驗過程中的統計學處理工具選用SPSS20.0,%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若數據間差異較大且存在有統計學意義,可表示為(P<0.05)。
2結果
2.1修復效果對比
修復效果的評價中主要包括解剖外形、邊緣完整性、顏色、表面形態四個方面,觀察組以上四個方面的修復成功患者例數分別為38例、37例、38例、39例,成功率分別為95%、92.5%、95%、97.5%;反觀對照組,成功例數分別為31例、29例、30例、28例,成功率分別為77.5%、72.5%、75%、70%。對比兩組數據發現觀察組修復效果明顯更好,(P<0.05)。
2.2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40例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一般滿意19例,僅1例患者不滿意,滿意度97.5%;反觀應用常規金屬烤瓷牙修復的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一般滿意17例,7例不滿意,滿意度為82.5%,相比之下觀察組滿意度也更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目前,存在有牙齒異常情況的患者較多,這與其先天性因素、后天因素密切相關,會對其口腔咀嚼功能產生影響,同時對患者來說更為嚴重的是會拉低其面部整體美觀性,以至于許多患者會比較自卑。金屬烤瓷牙的應用,可以有效完成前牙修復,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時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色情況,甚至是強度不足,因此整體應用價值不足。
瓷貼面修復是一種不同于傳統修復方法,其可以通過貼片的方式來進行修復,修復效率、效果均更佳,因此在實際應用時,修復效果更為理想[3]。目前,口腔醫學技術發展迅速,為提升貼面的修復效果,會對其進行硅烷化處理和酸蝕處理,在這之后,會使得其連接強度大大提升,并降低牙齦炎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從實驗結果中的修復效果分析來看,應用瓷貼面修復的觀察組,其解剖外形、邊緣完整性、顏色、表面形態等方面的成功率分別為95%、92.5%、95%、97.5%;反觀對照組分別為77.5%、72.5%、75%、70%,觀察組各方面的成功率更高。
在前牙修復中,還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存在有夜間磨牙或咬硬物的情況,而在瓷貼面修復后,醫護人員要告知患者提高重視度,向其講解磨牙和要硬物對瓷貼面的影響。在修復治療后的滿意度調查中發現,觀察組、對照組滿意度分別為97.5%、82.5%,觀察組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將瓷貼面美學修復技術應用于前牙修復中,可以有效提升修復效果、美學效果,應用價值極高,可繼續在臨床上加大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鄭玲,譚勁. 玻璃纖維樁與鑄造金屬樁在老年患者前牙修復中的臨床作用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20,10(06):1-4.
[2]蘇陽,申林,付斌. 前牙修復后口腔頜面部功能和審美評價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美容醫學,2020,29(06):52-55.
[3]金巨樓. 數字化微笑設計(DSD)在前牙瓷貼面修復中的臨床應用及療效分析[D].吉林大學,2019.
作者:王博 1,伊芳瑩 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