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在口腔活檢術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黏膜病科行口腔活檢術的120例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采用數字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
摘要:目的 探討個性化護理在口腔活檢術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黏膜病科行口腔活檢術的120例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采用數字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干預措施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患者對口腔活檢術的護理滿意度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6.7%)高于對照組(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5.0%)小于對照組(2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口腔活檢術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還能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口腔黏膜活檢術;個性化護理;術后并發癥;滿意度;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由于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上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群患上口腔黏膜疾病,而口腔黏膜病具有種類繁多、病因復雜、易反復、久治不愈、易癌變的特點,為臨床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醫生診治該類疾病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以及早期判斷癌變病變的發展趨勢,明確該類疾病具體的治療方案和措施,往往需要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1]。
口腔衛生論文范例:口腔納米材料的神經毒性及作用機制
由于口腔活檢術屬于有創性操作,易出現炎性感染、出血、疼痛腫脹等并發癥;颊邔谇火つぜ膊〉恼J識不夠,患者往往在術前會出現緊張、焦慮、恐癌等情緒,從而影響患者治療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如何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及不良的心理情緒是我們護理人員需解決的問題。有研究表明,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醫療護理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優質的護理服務可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2]。本研究采用個性化護理對需要進行口腔活檢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口腔黏膜病科行口腔活檢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表隨機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口腔黏膜增生18例,口腔黏液腺囊腫13例,口腔白斑13例,口腔潰瘍2例,口腔腫物5例,扁平苔蘚9例,年齡6~86歲,平均年齡51.7歲。觀察組口腔黏膜增生13例,口腔粘液腺囊腫29例,口腔白斑9例,口腔潰瘍2例,口腔腫物4例,扁平苔蘚3例。年齡12~88歲,平均年齡46.7歲。兩組患者均在簽署組織活檢同意書下行病理檢查。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包括術前常規檢查、生命體征監測,協助醫生完成手術,告知患者手術費用及術后用藥,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年齡及心理特點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心理護理:口腔黏膜病患者因病情反復、病程較長而擔心自己所患的疾病會發生癌變,同時由于對手術存在抵觸心理,大多數患者術前情緒低落、悲觀、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術前加強與患者(患兒)的溝通以及交流。根據患者的年齡、性格等方面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導,給予患者鼓勵,從而幫助其消除不良心理,并積極主動配合手術。
術前健康宣教通過制作相關內容的PPT,圖示分析(標記活檢部位、大小)更加清晰地講解該疾病的病情及活檢目的流程和制定治療計劃的重要性,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處理辦法等。經過交流,護士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使患者明白活檢術對口腔黏膜疾病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口腔活檢術是常規術前檢查之一,僅針對病變部位取一小塊組織進行化驗,對患者的創傷較小,通過護士的解釋減輕患者對活檢的擔憂,消除其恐懼心理,從而積極配合手術,縮短醫生操作時間,減少術后出血和感染的幾率。
術前準備:術前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簽署知情同意書,準備手術器械及用物,醫護雙人核對患者的信息。協助患者上手術椅位,調節燈光和亮度以利于手術操作。術前常規消毒,詢問患者有無消毒藥品過敏史及消毒的目的,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囑患者使用含漱液如氯己定等漱口1~2 min,75%酒精消毒口唇附近皮膚約5 cm的范圍。在手術部位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再次使用酒精局部消毒兩遍,鋪一次性手術洞巾,打開無菌包,洗手佩戴無菌手術手套。
1.2.2 術中護理囑咐患者術中勿亂動,如若不適及時告知醫生暫停手術避免出現不良后果[3]。護士協助醫生牽拉口角及唇頰部,為充分暴露口內手術區域,棉球壓迫止血,手術過程中動作應準確小心、輕柔,避免造成損傷。做好手術標本的采集。術中護士全程密切觀察患者出血情況和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反應,并適時的安慰患者詢問患者有何不適,與患者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根據不同年齡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選擇交談內容也不同,對特別緊張的患者或年齡較小的兒童,與她交談時用手拉住患者(患兒)的手,分散患者(患兒)注意力,減輕其恐懼心理,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緊張感從而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1.2.3 術后護理術后引領患者下椅位至候診區觀察休息30 min后,無任何不適方可在家屬的陪同下離開。護士及時巡視觀察患者的病情出現問題及時向主管醫師報告并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健康宣教:建立微信公眾號進行活檢術后相關病情的健康宣教和答疑、飲食指導等。術后為患者建立信息做好隨訪登記,及時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了解病人的手術治療效果及病情變化[4-5]。
注意事項:預先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1~2天內傷口有瘢痕及少許血滲出屬正,F象,有明顯滲血應及時來院診治。也會發生水腫,水腫會自行消退以免患者緊張。術后傷口疼痛,局部腫脹傷口感染可酌情服用3~5天消炎藥。待麻醉1~2小時消失后方可進食溫涼、軟食,忌辛辣、硬、燙的食物。術后少說話或用力咳嗽避免牽拉傷口造成傷口疼痛或線頭脫落,24小時后方可刷牙,刷牙時盡量避開患處,禁止用舌體舔或吸吮傷口。術后7~10天拆線,期間做好口腔衛生,定期消炎、止痛藥物局部涂抹患處,以達到促進創口迅速愈合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采用我科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主要包括病人術前、術中、術后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度、溝通有效率、有無健康宣教及環境衛生消毒等內容進行回訪。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術后并發癥:比較兩者患者術后7天內出現并發癥,包括口腔出血、疼痛、傷口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6.7%)高于對照組(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5.0%)小于對照組(2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口腔活檢術是針對口腔黏膜疾病診治的一種常見的術前檢查。近年來,我國口腔黏膜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癌前病損越來越常見、不明原因的口腔黏膜病逐漸增多。因此,口腔黏膜病醫生在診斷以上疾病時往往需要依賴口腔活檢術。通過病理檢查結果,能篩查出早期癌和癌前病變以及后續治療方案。隨著患者對醫療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本次研究發現,在口腔黏膜病進行活檢術的過程中,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活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疼痛癥狀,緩解恐懼、焦慮心理情況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效果理想。
分析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在行口腔活檢術前,患者(患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的心理反應,針對不同心理特點,進行心理護理干預,也可采用多樣性健康教育,用簡單易懂的溝通方式為患者(患兒)及家屬講解活檢術的目的流程和治療計劃。術中進一步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做好無菌管理工作,落實好各項術中操作,協助醫生順利完成手術。術后對患者進行多方面健康宣教,做好電話回訪工作。綜上所述,在本研究中對口腔活檢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楊振華.心理護理干預對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病人的影響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2018,12(4)627.
[2]康瑞英.優質護理對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149-151.
[3]朱貴蓮,葉朵蓮,鐘麗麗,等.優質護理對宮頸活檢術患者止血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2)245.
[4]朱貴蓮.電子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病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7)1546-1547.
[5]王與晉,周文超.綜合護理干預在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21)2684-2685.
作者:楊呈鳳,孫珺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