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8ggge"></abbr>
<kbd id="8ggge"><code id="8ggge"></code></kbd>
<pre id="8ggge"></pre>
  • <s id="8ggge"><dd id="8ggge"></dd></s>
    <s id="8ggge"><dd id="8ggge"></dd></s><cite id="8ggge"><tbody id="8ggge"></tbody></cite>
    <kbd id="8ggge"><code id="8ggge"></code></kbd>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電子論文》 “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探究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_《中國電力教育:上》> 正文

    “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探究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_《中國電力教育:上》

    所屬分類:電子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4-02-21 15:58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中國電力教育:上》2013年第10期,作者:謝勤嵐;曹匯敏;陳軍波; 【摘要】:結合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以醫療電子儀器中的電子電路為重點,以培養學生電子電路設計能力、電子產品組裝能力和電子系統調試能力為教學目的,對

      注:本文摘自《中國電力教育:上》2013年第10期,作者:謝勤嵐;曹匯敏;陳軍波;
     
      【摘要】:結合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以醫療電子儀器中的電子電路為重點,以培養學生電子電路設計能力、電子產品組裝能力和電子系統調試能力為教學目的,對“電子電路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包括構建課程設計選題庫、改變課程設計指導方式、加深加寬訓練內容和要求等方面。改革后的課程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于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的意義。教學實踐證明,該課程的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生物醫學工程;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電子電路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和醫療儀器開發中有著重要作用,任何一臺現代醫學儀器或設備中都需要電子電路完成信息檢測與處理、系統控制等核心功能。生物醫學工程是利用生命科學、電子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及機電控制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對與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以及相關產業等方面有關的問題進行應用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并進行產品開發與應用的一門工程技術學科。在該學科的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環節。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開設“電子電路課程設計”課程,對提高學生的電路設計能力、硬件制作能力和系統調試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電子技術基礎”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門主要課程,是理工科相關專業的技術基礎課程,也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如何利用科學的選題在較短的時間內訓練和提高學生的這些能力,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是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研究課題。
      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殊性,目前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課程設計內容不完善,所設計的內容不能充分體現課程設計的目標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課程應該是由許多關鍵環節構成的一個整體,從多個方面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但原有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其中的一些重要環節。這些問題表現在:只要求學生完成電路制作,對于任務分析、方案選擇、分析計算要求較少,把課程設計簡化成操作實訓;不重視測試和數據分析,不能充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注重使用設計軟件和選擇流行器件,只使用過時的器件,甚至老舊的分立元件,制作的電路達不到任務要求。這些對于提高課程設計的效果都有不利的影響,導致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練習不夠、電路設計能力偏低、綜合調試能力不高。
      2.課程設計的選題沒有考慮專業特點,實施的目的性不強,與專業的整體發展建設結合較差,達不到課程設計要求
      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課程設計的選題大部分是沿用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傳統選題,如多級低頻阻容耦合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語音放大器、函數發生器、交直流放大器、數字電子鐘、定時器、智力競賽搶答器、簡易數字電容測試儀等選題,這些題目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聯系較少。這樣既不能體現專業特點,也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運用于實際,造成與實踐的脫節。
      3.評價方法和標準簡單,隨意性大
      教學過程中沒有嚴格的評價標準,課程成績評定基本上流于形式,從而造成課程設計質量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電路設計能力和系統調試能力不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偏低,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在工程設計領域中發揮獨當一面的作用,不能快速適應社會要求。
      二、“電子電路課程設計”的改革思路和實踐
      幾年來,在“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幾點改革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以學生為主體,改革傳統課程設計指導方式
      改變過去教師全程指導,有問必答,甚至直接給出參考電路的指導方式。教師在給出選題和要求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選題范圍內選定設計題目。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提出方案,獨立設計,最終完成設計并進行完整的調試和測試。在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每周留出固定或靈活的課堂答疑時間,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或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直至課程設計結束。
      2.培養學生興趣,將課程設計與創新課題訓練相結合
      鼓勵教師將本科創新課題、教師科研課題等進行簡化、分割,形成適合課程設計的課題,供學生選擇。鼓勵學生進行電子產品整機設計、開發、組裝、調試,并且組織學生共同交流,互相學習,不斷提高。
      3.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構建課程設計選題庫
      “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傳統課程,有大量的課程設計選題,但這些選題中,大部分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和生物醫學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有較大的區別。為此,學院組織教師從眾多的課程設計選題中,選出若干與專業相關的訓練內容,進行加工改造,并對每一個設計選題提出具體的訓練要求和目標,構成課程設計選題庫。題庫中題目所涉及到的課程內容和設計內容的統計分析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選題占總選題的72%,這樣就形成了有專業特色的電子電路課程設計內容和要求。
      另外還結合專業的特色,對與醫療儀器密切相關的設計,如測量心電、腦電、心音、血氧飽和度、脈搏波等信號的電子系統的采集電路部分,要求學生做成完整的模塊,作為以后系統課程設計的子模塊。
      4.重視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鼓勵學生掌握和使用工具軟件和最新芯片
      做到軟件和硬件結合,學生除了完成電路設計以及硬件的焊接、安裝、調試外,還需要至少掌握一種印刷電路板設計軟件和一種電路仿真軟件,有條件的學生還應掌握一種數字電路設計軟件(如EDA軟件)。學生既要熟練掌握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等分立元件的選擇和使用外,還應盡量掌握和使用最新的集成芯片,以進一步訓練工程設計能力。這樣,電子電路課程設計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5.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加深加寬課程設計的訓練內容并提高要求
      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提出設計的目的和要求后,實驗室只負責提供材料及儀器,其他工作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為了更多地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需要獨立完成實踐步驟確定、任務分析、方案選擇、電路設計、元件選擇、電路布線、印刷板設計及制造、元件測試、電路焊接、系統調試、測試方案設計、電路測試等訓練步驟,并將這些步驟作為課程考核的訓練點(見表2)。通過這種完整的訓練過程,學生不僅能夠初步掌握電子產品的設計開發流程,還能較好地鍛煉自己的專業素養。
      三、結束語
      “電子技術”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而“電子電路課程設計”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體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該課程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改革后的教學模式,“電子電路課程設計”不斷能夠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課堂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使學生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認識更加明確具體,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實際工作能力強的高素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JohnD.Enderle.生物醫學工程學概論[M].封洲燕,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李剛,張旭.生物醫學電子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3]林林.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6):686-687.
      [4]余學飛.現代醫學電子儀器原理與設計[M].第二版.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5]劉劍,楊立才,劉常春.“生物醫學傳感器與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1):15-17.
      [6]劉丹.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9):138-139.
      【雜志信息】:《中國電力教育》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管,中國電力教育協會主辦,華北電力大學承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期刊。,國內統一刊號:11-3776/G4,國際標準刊號:1007-0079,本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數據庫》等全文收錄。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dzlw/877.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综合网| 中文字幕乱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男人j进女人j啪啪无遮挡动态| 日韩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我被继夫添我阳道舒服男男|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色yeye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国产小情侣自拍|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久久久xxxx|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啊~又多了一根手指| 久久免费视频网| www.羞羞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a免费观看| 午夜老司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黄色片|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片|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最新版天堂资源官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