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雜志社簡介 《電子政務》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中國首家大型電子政務專業期刊。 《電子政務》以服務中國電子政務實踐為核心辦刊理念,致力于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道路和模式,推動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進程,是中國電子政
非官網,僅供參考
電子政務雜志社簡介 《電子政務》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中國首家大型電子政務專業期刊。 《電子政務》以服務中國電子政務實踐為核心辦刊理念,致力于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道路和模式,推動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進程,是中國電子政
非官網,僅供參考電子政務雜志社簡介
《電子政務》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中國首家大型電子政務專業期刊。
《電子政務》以“服務中國電子政務實踐”為核心辦刊理念,致力于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道路和模式,推動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進程,是中國電子政務決策者、思想者、建設者和應用者的專業媒體。
《電子政務》為中國首家大型綜合指導性的電子政務專業期刊,是著眼數字時代中國政府公共管理和政府未來發展的權威政務讀本;致力于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道路和模式,提供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性和參考性意見,著力推進國家信息化和中國電子政務進程,是中國電子政務決策者、思想者、建設者和應用者的必備政務讀本,致力于成為中國電子政務的第一決策參考、第一權威媒體和第一雜志品牌。
《電子政務》的辦刊宗旨“服務中國電子政務實踐”,打造一流電子政務專業媒體。建設兩個平臺:中國電子政務理論研究平臺,中國電子政務實踐經驗交流平臺;一個通道:電子政務建設者與應用者的溝通渠道;集結整合電子政務高端資源,依托開放研究合作體系,聯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以理性引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實踐。
電子政務雜志相似期刊推薦
《山西電子技術》(雙月刊)創刊于1973年,由山西省電子研究院、山西省電子學會主辦。本刊是山西省電子信息產業唯一公開發行的專業技術期刊。在30年的辦刊過程中,刊物一直堅持電子信息行業交流信息,探討技術的園地,主要宣傳報道電子信息領域新技術、新成果;為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服務的辦刊宗旨。
電子政務雜志2017目錄
基于網絡輿情信息綜合研判的群體性事件預警研究瞿志凱[1];蘭月新[1];劉媛[1];劉冰月[2]
(31)大數據環境下群體性事件輿情信息風險管理研究夏一雪;蘭月新
(40)基于BP神經網絡的突發事件網絡謠言危機預警張鵬;李昊青;蘭月新;周穎
論網絡民粹主義的三重維度——基于網絡生態建設的視角袁婷婷;王巖
(63)基于影響力指數相關性分析的政務微信優化實證研究——以浙江省為例王井[1];欒盛磊[2]
(71)北京政務微信的推廣機制研究柳思思
新形勢下地方政府電子政務數據規劃與建設研究霍小軍[1];袁飚[1];舒春燕[2]
公民信任對于電子政務系統成功的影響陳濤;曾星
我國在線公共服務的現狀、問題與發展思路丁藝;劉密霞;王鵬
(108)政府網站建設PPP模式研究宋魏巍;李欣媚
(115)政府數據開放下的電子政務變革若干問題研究汪夢
電子政務雜志欄目設置
人物視點、專題報道、學術篇、建設應用篇、國際篇、政策篇
電子政務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電子政務雜志投稿要求
《電子政務》一、來稿內容
論文要求內容充實、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充分嚴密,有較高學術價值或對電子政務建設實踐有普遍指導意義。論文文字表達要求簡練通達,力戒官話套話。稿件應包括:題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部分。獲得科研基金資助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如“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03ATQ002)”。
二、題名
題名是能反映論文中特定內容的恰當、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題名應使讀者理解到該文的主題思想、主要觀點和主要結論,避免使用含義籠統及一般化的詞語。題名語意未盡,確有必要補充說明其特定內容時,可以用副題名進一步具體說明。
三、摘要
摘要一般以200漢字左右為宜,是以第三人稱對論文主要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進行的概括。避免以“本文指出”、“本文認為”、“作者認為”等形式表述,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摘要中不要出現已成為常識性內容的解釋說明,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不要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四、關鍵詞關鍵詞一般是從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以3~5個詞為宜,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五、《電子政務》正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請用A4紙、小四號字打印兩份,并提供與打印本一致的電子版。層次標題序號編排用:“一、……”、“1.……”、“(1)……”,依次標識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正文中有需要列項說明的,可在每一項目前用“·”或“——”引導。論文的第一部分一般有“引言”作為開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問題,以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說明本研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目前研究的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所做工作的意義。不必展開討論。正文是對引言中提出的問題做分析和論述。凡是用簡要的語言能夠講述清楚的內容,應用文字陳述;用文字不容易說明白或敘述比較繁瑣的,可用圖或表的方式說明。圖、表均應編有序號,編排方式為“圖”、“表”后加上阿拉伯數字的序號。圖、表分別編序,均從“1”開始,文中只有1個圖或表時其序號亦不能省略。圖、表均應有“標題”,圖序與圖題、表序與表題之間均留一個漢字的空,兩者作為整體居中排列,圖序與圖題在圖的下方,表序與表題在表的上方。文中引文處的序號(上標)與參考文獻的序號須對應,用方括號“[]”標示。若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文中引文序號后面,著錄引文頁碼。文中涉及到的量和單位、插圖、表格、公式、數字用法、語言文字、標點符號、人名、地名、參考文獻等,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
六、參考文獻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的地方予以標明,并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的排序采用“順序編碼制”。各條文獻按在論文中的文獻引用序號順序排列,項目應完整,內容應準確,各個項目的次序和著錄符號應符合規定。常見的幾種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1.專著標引項順序號著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其他責任者(選擇項,一般為譯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選擇項,指引用專著中文獻所在頁碼)示例:[1]霍國慶.企業戰略信息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30[2]施瓦爾貝K.IT項目管理[M].鄧世忠,譯.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5專著的文獻類型標志為“M”。外國人名先著錄完整的姓,空一格之后著錄名的首字母(大寫),多個名之間均空一格。
2.期刊中析出的文獻標引項順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期刊名,年,卷(期):頁碼示例:[3]池天河,張新,趙小鋒,等.面向電子政務的地理信息服務體系研究——以“數字福建”為例[J].測繪科學,2006,(02):期刊的文獻類型標志為“J”。3個以下著者,全部著錄,著者之間用“,”間隔;3個以上著者,只著錄前3位,每位著者之后均加“,”,最后以“等.”結束著者項的著錄。
3.報紙中析出的文獻標引順序號析出文獻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報紙名,年-月-日(版次)示例:[4]胡謀.“電子眼”讓老百姓更放心[N].人民日報,2006-12-12(9)報紙的文獻類型標志為“N”。
4.學位論文標引順序號作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保存地:保存者,年份示例:[5]楊洋.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5
5.論文集析出文獻標引順序號析出文獻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集題名.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頁碼示例:[6]趙秀珍.關于計算機學科中幾個量和單位用法的建議[M]//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編輯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25-129論文集算專著,故文獻類型標志用“M”。學術會議論文集的文獻類型標志為“C”。
6.網絡文獻標引順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示例:[7]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文獻類型標志“EB”指電子公告,文獻載體標志“OL”為聯機網絡。
七、作者簡介
作者署名要用真實姓名。作者簡介應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在簡介前加“作者簡介:”作為標識。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dzqk/1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