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事業單位的出納工作是單位財務工作的基礎,它管理著單位的現金、票據等業務,負責與事業單位有關的貨幣資金的存
摘要:事業單位的出納工作是單位財務工作的基礎,它管理著單位的現金、票據等業務,負責與事業單位有關的貨幣資金的存取、收付等工作,是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首先歸納了出納工作的內容,然后分析了當前事業單位出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完善策略,希望能夠為事業單位的出納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及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出納工作;完善策略
事業單位出納工作是單位財務工作的基礎,其負責單位的現金收付、銀行結算、資金核算等基礎工作,同時也是最繁瑣的財務工作,是一項獨立的崗位工作,能夠為事業單位提供一手財務信息。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事業單位出納工作也變得更為重要,提高出納工作的水平、規范財務工作尤為重要。
一、事業單位出納工作的內容
出納工作的內容有如下幾點:一是辦理貨幣資金業務。出納根據現金管理條例及銀行結算制度的相關規定,開展現金收付、存取及銀行結算工作。二是保管工作。保管出納用印鑒、空白支票、空白收據及庫存現金等。三是結賬、對賬工作。出納人員對經手的現金及銀行存款業務要做到日清月結,月末要做好四方對賬,即出納和會計、流水及余額和銀行對賬,并根據銀行對賬單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五是裝訂、保存相關會計資料。每月結賬后,出納要將相關憑證予以裝訂,根據檔案管理制度做好保管及移交工作。
二、事業單位出納工作存在的問題
1.內控制度缺失。
內控制度,是單位根據內控理論的方法,規范、約束財務活動,確保財務工作正常進行,保障單位資金的完整與安全的有效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有待健全,缺少到位監督。有些單位的崗位設置混亂,明顯違反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因事業單位編制的限制,可能一人多崗,為財務工作留下潛在的安全隱患。
還有的單位違反財務人員互相牽制原則,核銷時沒有授權審批程序,甚至付款及對賬事項全部交由出納一人單獨辦理,缺少有效監督,這也給出納挪用公款再及時補回創造了機會,難以保證資金安全。也有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混亂,甚至單位領導人員、會計人員也可經手現金,導致白條抵庫現象的發生,甚至存在私吞或挪用公款、隨意改動賬目等行為。部分出納人員對庫存現金的盤點不及時,月底四方對賬工作不嚴謹,導致報銷款項、銀行對賬等工作頻頻出錯。還有的單位出納從事財務檔案保管、會計稽核等工作,嚴重違反了財務制度。
2.環節漏洞較多。
出納在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遵循財務制度的規定,出納是財務工作中的特殊崗位,其自身的工作內容如果與其他會計崗位的職責有重疊的情況,勢必造成潛在的財務風險,所以事業單位必須強化監管,避免崗位重疊給事業單位帶來問題。
其次,在財務工作中,有些單據或借據審批手續不完善,但出納人員也予以報銷或借款,這必然導致后期的賬務工作出現紕漏;再次,在收到外來單位的發票時,票據的填寫明顯不規范,若出納粗心大意、疏于防范,易造成資金錯付亂付。最后,在財務實踐中,有的出納人員在崗位調動或辭職后,事業單位的交接工作準備不充分,交接手續不完善,也容易造成賬目混亂現象。
3.人員素質不高。
出納工作對人員的道德水平及專業素養的要求都比較高,要求出納人員必須熟悉并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具備一定的財務理論知識及實際操作經驗。出納工作和會計工作的事后賬目核算是完全不同的,出納的計算工作一般要結算中完成,并且計算完成后就要開具票據及收付現金,這對出納人員的運算速度、準確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時出納是一項重復很強的工作,相對枯燥無味,工作人員時間長了難免產生厭倦情緒,在支付款項時有可能出現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的行為,造成錯付、誤付行為的發生,給事業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其次,有些單位的出納滿足于現狀,對于學習財務新知識缺乏積極性,不去主動學習,他們也少有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對出納人員的要求更高,要求他們既具有會計電算化的知識,還要具備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會計信息化等更高層次的專業知識,如果出納人員長期不接受培訓、提升業務水平,必然難以適應事業單位出納業務的需要。
三、事業單位完善出納工作的策略
1.健全內部制度。
事業單位的領導必須加強對出納工作的重視,根據相關財經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事業單位內部的現金收支及單據、憑證管理制度,嚴格按制度審核單據,支付款項,并及時準確登記入賬,不允許截留收入或收入不及時入賬的行為發生,杜絕私設小金庫的行為。加強票據管理,杜絕私自出借及擅自簽發支票的行為。
其次,完善審批制度。出納人員在填制支票等結算票據時,必須有相關領導及會計的印鑒或簽字,確保簽發支票的規范、準確,在將來查證業務時能夠有據可循。再次,完善監督制度及內部審計制度,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應定期對票據處理及現金收付情況進行審計、檢查、盤點,出納人員要主動、自覺接受監督。第四,完善財務工作的交接制度,交接書上要有移交人、交接人、監交人的簽字,以明確各自的責任。
2.完善操作規范。
事業單位要加強財務監督,規范業務操作。首先要強化財務監督,特別是出納人員,要積極為現金盤點提供條件,在與會計人員對賬時主動出示現金盤點表,方便對賬,做到賬款相符,避免業務操作過程中發生疏漏。其次,對于內部審計監督高度重視。事業單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內部審計,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對于在內部審計或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并要認真處理。再次,在出納工作中,要注意規范操作,如支票的填寫要做到書寫規范、易于辨認、字跡清晰,數字使用大寫并不能留有空白,避免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又如在編制憑證時,必須根據原始單據的張數來填寫附件張數,并使用膠水牢固粘貼,以避免日后原始單據脫落、丟失,從源頭上避免原始單據被人為銷毀、利用或抽掉。
3.加強隊伍建設。
為切實提高事業單位出納工作的水平,必須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完善出納人員選拔及考核制度,在選拔出納人員時要全面、綜合地考查備選人員的職業素養及專業水平,為做好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出納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要做到三勤,即手勤、嘴勤、腿勤。在工作中認真細心,勤于學習和思考,在工作中發現賬目疏漏就要及時弄清并更正。
在業務學習中要虛心務實,戒驕戒躁,在業務處理上要心思縝密,還要具備較高的責任意識,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納業務對出納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聯網環境下,出納人員不僅需要熟練處理相關的會計實務,還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信息化知識。出納工作作為財務工作的基礎,要求出納人員既要有全面、系統的財務知識,又要有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
但當前的現狀是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屬于鳳毛麟角,所以事業單位要為出納人員學習培訓搭建平臺,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外出學習,或邀請財務方面的行家里手來授課,以促進單位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結語總之,出納人員是會計工作眾多崗位中的一員,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及財經紀律,努力學習相關財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切實提高財務工作水平,為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建軍.機關事業單位出納工作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新經濟,2016(24):78-78.
[2]張嬌.淺談高校事業單位出納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6):180-180.
[3]蔡升華.事業單位出納工作注意事項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6):93-93.
會計師評職知識:會計論文在哪發表
會計師評職稱不僅需要滿足相關學歷、資歷以及業績成果等要求,還需要發表適當的職稱論文,會計職稱論文發表的刊物有很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能符合職稱評審要求,所以發表會計職稱論文渠道很重要,那么有哪些會計論文發表的渠道以及刊物呢?發表學術論文網是一家專業從事論文發表服務的平臺,多年從事會計論文發表服務,可以為作者推薦適合的會計類期刊投稿。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2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