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接觸即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觸摸式的社交,是一種通過身體接觸進行流動的對話。 這種集重量力學和身體感知為一體的特殊舞蹈形式,趨向于通過身體間的觸摸、游戲等體驗方式重新喚醒身體每個部位的感知能力。 此外,接觸即興更是一種人體力學對身體空間無限可能的
【摘要】接觸即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觸摸式的社交,是一種通過身體接觸進行流動的對話。 這種集重量力學和身體感知為一體的特殊舞蹈形式,趨向于通過身體間的觸摸、游戲等體驗方式重新喚醒身體每個部位的感知能力。 此外,接觸即興更是一種人體力學對身體空間無限可能的探索。 文章結合自身的學習以及實踐經驗,闡述和探討接觸即興中身體與意識的感知以及關系的轉換,通過力在方法中的運用分析,探索接觸中的無限運用可能。
【關鍵詞】接觸即興; 力; 技術訓練
1.接觸中的力學
舞蹈運動是由人的身體產生,而舞蹈中身體產生的動作均需通過發力才能完成。 力是舞蹈動作產生最基本的屬性,如果沒有了力,身體將失去無限運動的可能。 而在雙人的接觸中,接觸點上的力學是技術的體現,也是雙人舞接觸法美學最核心的部分。 雙人接觸中產生的力有多種,根據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標準,不同的力均能對身體的運動產生不同的影響。
在接觸中,雙方會合理地運用重心、重力、重量等因素達到雙方力量的一種平衡狀態。 重心移動受力學定律的制約,重心指人體重量的重心,比如人的雙腿著力于地面時,那么依照重心位置人體的總重力會被雙腳分擔。 如果改變其中一條腿的重心位置,所負擔的重量又會改變,重心往哪邊倒,就會增加哪邊的重力。 一般人體的重量是個客觀存在,一個不變的常量,但雙方身體在接觸過程中人體的重心位置會不斷發生改變,重心位置的變化會間接導致人體重量在不同水平面上產生支撐,雙方為了保護自身重心與地平線的絕對平衡,在運動過程中雙方會有強烈的主觀意愿去控制自己發力的過程。
力學在雙人接觸即興中的運用是極為明顯的,這就需要力量的練習——接觸方法,接觸方法本質是探索力學在動作中的實際應用,增強雙人接觸默契,擴大肢體力學基礎上的視覺表現力。 對于接觸即興的初學者來講,了解接觸點的力學技術是前提,它能幫助舞者掌握肢體力學在接觸中的運用,在力學基礎上不斷探索不同風格及不同難度的技術。
2.接觸即興中力的訓練方法
2.1失重
接觸過程中相互間的重心傾倒訓練法又稱失重,它是指雙方通過肢體接觸產生力量的相互關系,以重量傾倒的方式建立時空聯系,從而雙方在借助各自力量的轉換、施壓與碰撞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與研究出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人體重量的多種承接可能性。 在失重訓練中,主、被動者需要即興發揮身體意識,根據雙方身體的結構與重量進行靈活應變,主動者一般先主導發力的意識,在被動者接收到主動者力的意圖及身體重量時,被動者通過身體某些部位緊密接觸并作為承接的支撐點。 在這種訓練過程中,雙人都會互相在參考對方身體結構與重量的基礎上,為重力尋找到最佳的歸屬,并且在“力運”上相互融合、相互化解。 其中,在雙方身體相互融合、轉換的過程中,無意識的變化可以通過空間、方向、形態、動作質感等多種可能性形成意想不到的空間錯位美與人體失重美。
2.2撞擊
撞擊是指運動物體與別物體猛然碰上的動勢,即打擊、沖撞的意思。 在接觸中,撞擊作為一種力造成的動勢,它是人與人身體之間借助力的速度與力度,產生的打擊與沖撞。 而撞擊的訓練是由A、B兩方分別站在不同方向的兩個邊緣,雙方面對面朝對方的方向迎面奔去,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身體的撞擊相遇,形成靜態的造型或者流動的動勢。 這種碰撞,可以成為接觸中新的刺激,使雙方在重力速度的影響下,按照一定的規則去發展身體路線。
2.3承接
承接方法是由A、B確立主、被動關系,其中一方通過失重產生重力倒向另一方,類似于“信任游戲”一般,當主動者一方的身體急速釋放重力時,被動者一方應在毫無設計以及暗示的情境下瞬間察覺主動者失重的力量,并且選擇自己身體的任何部分作為力的著落點,由此承接對方的身體重力。 在接觸中,雙人產生部分失重的狀況經常出現,這就需要雙方擁有及時承接重力的意識以及技術。 由于雙方身體處于交流的狀態,隨著身體間傳遞的信息,身體的重心平衡以及力量控制會被流動的過程中所造成的不確定因素打破,在相互感知對方身體帶來的力時,常常會使其中一方的身體重心處于失衡狀態。
對于初次感受接觸即興的人來說,在完全沒能與舞伴形成高度的默契時,他們常常會因為舞伴突然間產生的重心失衡而感到驚慌失措,他們會選擇用手強行挽救回舞伴的重心,但實際上卻是錯失了因失重帶來的“意外驚喜”。 雙方如果能夠利用失衡部分的空間去尋找并完善動作的銜接,流動中所形成的無論是靜態的造型或者流動中轉眼即逝的造型,都會因為身體瞬間打破平衡的空間形成豐富、圓滑的動態美。
3.被動指引
被動指引是指雙人接觸中,其中一方固定為主動者,另外一方固定為被動者,主動者用手或身體的任意部位碰觸被動者身體的任意部分,讓其跟隨主導力的指引進行動作的發展以及流動。 這個力量可以在方向、速度、力度上發生各種改變,如輕輕地撥動、重重地按壓、緩慢地拉起、勻速地推動等。
被動指引是接觸即興中一種特殊的接觸方法,接觸即興主張和諧統一的雙人關系,在身體的接觸過程中雙方不停地尋找自己合適的角色進行切換,動作進行流動關系發生轉換,主動者即被動者,被動者即主動者。 被動指引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打破了這種和諧統一的雙人關系,而且以單一、固定的模式進行交流。
這種打破常規的雙人關系看似一個身體服務于另一個身體的關系,但實際上被動指引是一個觀察式的接觸即興。 被動指引強調主動者需在觀察中及時發現被動者身體慣用的運動規律,接著指示引導被動者的身體在流動中找到更多的突破,發展更多可能性。 被動者作為被觀察的一方,無需有強烈的主觀意識,而是用身體感受主動者帶來的不同指示順勢跟隨,在主動者面前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身體的全部。
對于被動者而言,被動指引看似一場自己吃虧的溝通,但實則這種訓練方法能夠讓被動者打破自己原有的運動規律,嘗試不同的新鮮感,有利于思維上的突破。 它的訓練價值在于能夠幫助被動者打破自己以往常規的運動模式與路線,當他者的意識輸入至自身時,反而會產生與自我意識不相符的運動概念,身體對此做出的反應將打破身體結構以往的動作慣性。
4.牽引
牽引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及運動,通過身體間任何部位作為接觸點,將力量來回傳導與轉換,利用不同接觸點的變化去感知對方身體的變化,在互相間的力點以對抗與牽制的狀態下,產生多種運動的空間與發展可能性。 這股相互之間的力量就像太極的推手一般,雙方各執一端,雙方通過身體的流動產生不同接觸點的碰觸,主、被動雙方在接觸中尋找對方身體所傳遞的信息,來回交換發力點,使兩個身體和諧自然地發展動作路線。
4.1身體之間的信息傳遞
身體間的信息交流是由一方先行傳遞,另一方接收并感知,雙方在此過程中根據力點接觸與空間的發生,改變主、被動關系進行相對的轉換,兩者在來回轉換中循環感受對方在不同時空狀態下給出的身體信息,在感知信息的同時于身體之間進行交流。 實際上,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身體間利用接觸感知的過程,也是力量之間傳遞的過程 。 雙方會以運動中的力作為身體之間交流的媒介,從對方的身體中提煉信息,將運動的力結合身體之間接觸的關系,兩者共享身體與力量帶來的感受,從而提升身體交流的相配度與協調度。
4.2主、被動關系中力的轉換
當雙方在運動時接觸的結構能夠保持重心平衡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主、被動任意一方的角色。 牽引方法是雙人的力量來回傳遞的過程,主、被動意識能夠通過身體之間的接觸力點發生的多種變化而產生各種調整,具有靈活性。
主動者的發力狀態和被動者的受力狀態,這兩個狀態在感受身體間力的傳遞基礎上,能夠無序地進行關系上的轉變。 當然,這個過程中主、被動者在運力中是對等的、相互平衡的,主動者在為運動的產生做發力時,首先要保障自身能否將運動的力準確地傳遞給對方,而被動者必須時刻關注主動者發出的力的信息,包括其中力量的力度、方向、速度,兩者相輔相成,將力合二為一,才能清楚呈現運動的走向和路線。 換句話來說,兩方的其中一方沒能準確傳達信息,那么力的動作性與空間性也不會產生,雙人運動過程中的力也會就此終止。
5.結語
接觸即興以感知交流、產生關系為目的,那些頗有一定難度的訓練方法也尤為重要,訓練方法是接觸的基礎與前提。 但這并不代表只有專業并熟練技術的舞者才能擁有,接觸即興人人皆可舞,對于接觸的方法以及交流感知,更多的是探索它更為獨特的存在,無論是訓練方法還是身體間的感知,都不會有永恒、固定的標準,這就需要我們在接觸中不斷探索與發現身體間隱藏的驚喜,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王亞斐.探析舞蹈運動中的力學原理[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08):82-83.
[2]黎丙松,孫亮.從時、空、力分析雙人舞接觸點的發展和運用[J].藝術教育,2013(05):112-113.
(作者:鄭益鳳;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2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