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國以糧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的基本生活資料。 國有糧食儲備在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維持市場供需平衡、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全球頻發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有糧食儲備企業以敏銳的市場
摘要:“國以糧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的基本生活資料。 國有糧食儲備在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穩定糧食市場價格、維持市場供需平衡、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全球頻發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有糧食儲備企業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發揮了維持國家糧食供需平衡、穩定糧食價格的積極作用,并迅速平息了我國糧食市場受突發事件影響而出現的非正常價格波動,為我國處理突發事件提供了基礎保障[1]。 本文主要探討了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在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在制度建設、儲備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出現的內部控制不完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為促進企業高效、高質發展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國有糧食儲備企業; 內部控制; 應對措施
“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顯露出一些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國家糧食保障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因此,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采取措施,加強內部控制,才能充分發揮國有糧食儲備在新時期的安全保障作用。
糧食論文范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加強糧食流通監管思考
一、現階段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建設不健全
目前,地方國有糧食儲備企業主要是按中央以及地方儲備糧管理制度的相關要求執行儲備糧管理,執行的制度大多較為單一,無法滿足當地企業的實際需要。 糧食儲備業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例如糧食儲備需要定期輪換,這就比較考驗儲備企業的綜合統籌能力,但同時糧食儲備業務又需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因此相關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2]。 同時,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在實際執行制度過程中,由于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督檢查工作不力以及高級管理人員不重視等原因,出現了制度執行流于形式或者執行不嚴等現象。
(二)糧食儲備安全性有待提高
儲備糧食的安全尤其重要,然而我國糧食儲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可能對儲備糧食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儲備糧食容易受溫度、蟲害、儲備技術等因素影響。 具體來說,我國糧食儲備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1.糧食倉儲相關設施較為陳舊或者配備不足,發展相對滯后,倉容較為緊張,致使儲備糧食質量無法保證。 2.糧食儲備技術相對落后,創新不夠,糧食儲備軟件更新相對滯后,致使儲備糧食的質量不高。 3.糧食儲備企業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職工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3],致使企業內控管理無人執行,最終淪為擺設。
(三)糧食儲備效率有待提高
國有企業具有國有資本的支撐,也應承擔作為國有企業的擔當責任。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如何既能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又能兼顧企業自身發展,提高糧食儲備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 要提高糧食儲備效率,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需構建“種糧農民+國有企業+國有糧庫+人民口糧”的統籌兼顧機制。 然而,在經營管理機制及資本屬性等內部因素,以及市場需求及其他突發災害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國有糧食儲備又存在一定風險。 此外,糧食價格走勢對糧食儲備業務的影響較為重大,國有糧食儲備執行上級任務有時甚至會與市場脫節,導致糧食儲備效率低下。
二、加強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糧食的供給主要是以自給自足的形式。 習近平同志在談糧食重要性時曾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因此,儲備糧食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后盾,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才能管好進而用好“手中的糧”。 進入新時期,國內外形勢更為復雜,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更應加強內部控制。 這是因為:
(一)只有加強內部控制,才能深化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改革
當前,面對瞬息萬變的發展局勢,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如果還固步自封,沿用陳舊的內部控制體制,容易使企業錯失發展良機。 我國當下已經進入發展新時期,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只有立足國情,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建立適應新型風險的內控管理機制,為國有糧食儲備插上先進科技的翅膀,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新局勢、提高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競爭力。
(二)只有加強內部控制,才能促進國有糧食儲備企業規范化運行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如果出現缺失,容易造成企業運行產生漏洞,導致企業運行無規則可言,使企業陷入違法、違規的困境。 因此,只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才能督促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合法、合規運營。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需在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方針政策的前提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多方位、多層次地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發揮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建有效的企業監督機制,促進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的規范化管理,進而營造井然有序、遵紀守法的良好企業氛圍。
(三)只有加強內部控制,才能充分發揮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的安全保障作用
糧食安全問題無小事,糧食儲備鏈條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重大安全問題。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只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確保在采購、入庫、儲存、出庫、銷售等各個環節中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儲備任務,才能有效發揮糧食儲備的安全保障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三、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應對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設,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從企業實際出發,從橫向及縱向兩個維度完善制度建設:橫向維度主要強調制度建設的完整性,包括財務管理、人員管理、內部監督等制度; 縱向維度主要強調制度構建的完善性,包括糧食采購管理、糧食銷售管理、糧食質量安全管理、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等制度。 通過構建適合企業自身的制度體系,確保“三重一大”事項能按規定程序實行集體決策,使內部控制有章可循,進而建立相互制衡的協調機制,推進企業規范化管理。 此外,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提高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動員全體員工參與內部控制建設,增強全體員工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權責制,將責任分解落實,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二)推進儲備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儲備技術水平
對糧食倉儲設施進行與時俱進的智能升級改造[4],提高倉儲設備的硬件與軟件水平,對于實施“科技興糧”戰略[7],降低儲備糧成本,提高儲備糧食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強糧食儲備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糧食出入庫、電子測溫等系統,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糧食出入庫、電子測溫等管理系統,實現實時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消除信息壁壘,提高糧食監測準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升國有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效益。
(三)構建企業專業人才隊伍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基礎,而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又在內部環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擁有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才能實施“人才興糧”的戰略企業應采取培訓等方式,提高現有員工的專業水平,招聘糧食專業人才,為企業內部控制注入新活力,制定一系列人才長期培養規劃,建立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獎懲結合,激發員工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以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
(四)加強監督,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加強監督體系的建設,設立具有獨立性及權威性的內部審計部門,采用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二者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監督工作。 內部審計部門重點對儲備資金、儲備費用、補貼收入等關鍵業務實施監督檢查,以保障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高效發展。 建立風險預警機制[5],以應對管理漏洞及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重視日常演練。 利用地方巡察、內外部審計、“大清查”等契機,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強化紀檢與監督的力度,牢筑“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堅實防線,嚴格落實相關整改工作,鞏固檢查成果,形成長效監管機制,推進監管成果的運用及轉化。
(五)加強儲備糧管理,促進儲備業務發展
首先,為確保儲備糧質量達標,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需要加強儲備糧的質量管理,加強檢測,嚴把質量關。 其次,國有糧食儲備企業需根據糧食市場即時行情,制定均衡合理的輪換計劃,有序地開展儲備糧的輪換工作,使儲備糧食在采購、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有效銜接,構建聯合機制,應結合當地人民對糧食的消費習慣以及市場供需等因素,合理選擇糧食儲備品種,適當增加優質儲備糧的比例,滿足市場需求。
實施糧食儲備產業的適當延伸,通過進一步深化各個糧食企業之間的合作以實現產業的橫向延伸,或通過進一步促進糧食種植、加工、檢測等業務的一體化經營以實現產業的縱向延伸,例如通過打造企業自有糧食產品實力品牌,以此減少市場對糧食價格的沖擊,增強提高企業競爭力。 再次,加強資金管控,積極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進行良好溝通與協作,保證糧食儲備業務的順暢運行。
四、結語
糧食是人民生存的“定心丸”,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應勇于承擔國企責任,對制度建設、儲備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出現的內部控制不完善問題,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促進國有糧食儲備企業提質增效,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不斷強化糧食儲備調控能力 保障區域糧食安全[J].中國糧食經濟,2021(2):42-43.
[2]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構建嚴格規范的儲備企業運行機制[J].中國糧食經濟,2021(2):33-34.
[3]郭慶華.新發展格局下糧食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J].糧食問題研究,2021(2):46-51.
[4]劉雪青.新時代要加強糧食流通業基礎建設[J].糧油與飼料科技,2020(6):1-3+8.
[5]李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以A糧食儲備庫內控建設為例[J].商業會計,2020(3):84-87.
作者:劉金霞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2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