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工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簡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原刊名:生物工程進展),1976年創刊,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刊,由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工程開發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是報道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成果和國內外生物工程研
非官網,僅供參考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簡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原刊名:生物工程進展),1976年創刊,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刊,由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工程開發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是報道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成果和國內外生物工程研
非官網,僅供參考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簡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原刊名:生物工程進展),1976年創刊,是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刊,由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物工程開發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吨袊锕こ屉s志》是報道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成果和國內外生物工程研究與產業化進展的全國性大型專業核心學術刊物。國際標準大16開本,期刊定位 生物工程領域權威學術交流園地;生物技術產業化主流傳播媒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辦刊宗旨,反映生物工程學科的學術水平與發展動向,報道本學科重大研究成果與進展,推進生物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引導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動與研究方向,傳播生物技術新理論與新技術,促進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主要內容 生物工程及相關領域,包括人類健康與生物技術、農業發展與生物技術、生化工程與生物加工、生態環境與生物技術、海洋與水產生物技術、生物技術產業化和商品化等。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研究快報、技術與方法、綜述、動態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CA 化學文摘(美)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萬方收錄(中)
國家圖書館館藏
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推薦閱讀
《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稿源來自全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各醫療單位。編委會由上海市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及各大醫院資源專家組成,編委會主任由上海復旦大學王威琪院士擔任。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最新目錄
EM-3通過Stat3通路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和G_2/M期阻滯并降低SP細胞比例 李振華[1];李翠平[2];張相強[1];代立婷[1];唐夢思[4];王國才[3];蔣建偉[1];曹明溶[1]
(11)小鼠Peroxiredoxin 6基因克隆、原核表達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陳曉峰[1];胡盼[1];李巖松[1];郭興[2];鄒德穎[2];劉楠楠[1];盧士英[1];周玉[1];柳增善[1];李兆輝[1];任洪林[1]
(17)下調Perilipin 1基因表達對3T3-L1細胞脂解的影響 趙志武;王君實;馬敏;張少華;燕炯
(23)miR-335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及其預測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陳利娜;滕牧洲;盧嚴方;鄭文嶺;馬文麗
(31)碳阻遏因子CRE對匍枝根霉產纖維素酶調控作用的研究 孟慶婷;湯斌
(38)卷枝毛霉pyrG基因缺陷突變株的誘變篩選與鑒定 張映曈;陳海琴;宋元達;張灝;陳永泉;陳衛
(43)南海深海新穎低溫脂肪酶的克隆、表達及酶學性質鑒定 曹瑩瑩[1,2];鄧盾[1,2];張云[1];孫愛君[1];夏方亮[3];胡云峰[1]
技術與方法
(53)體外組裝含有組蛋白變體H2A.Z及H3.3的核小體 趙宏宇[1,2];劉媛[2];張鳳慧[2];邢永強[2];蔡祿[2]
(61)耐冷希瓦氏菌外膜蛋白的體外折疊研究 軒換玲;李靜;羅鋒;代先祝
(68)電子嗅在線反饋控制畢赤酵母糖化酶發酵過程中甲醇濃度新方法的應用 施慧琳[1];孫靖淳[1];張榮凱[1];高大啟[1];王澤建[1];郭美錦[1];周禮勤[2];莊英萍[1]
綜述
(77)信號肽優化對重組抗體分泌表達的影響及研究進展 陳龍冠;覃錦紅;黃云娜;麥俊新;謝秋玲
(82)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7研究進展 吳美玉[1];王海軍[2];程繼亮[1];翟鳳[3];李校堃[1,3];姜潮[1,3]
(87)TCR基因免疫治療中優化轉TCR基因配對的研究進展 陶嫦立;黃樹林
(93)TRAF7的研究進展 萬春紅[1];張志[1,2];李圣納[1];彭以元[2];許亮國[1,2]
(102)乙酰木聚糖酯酶研究進展 吳紅麗[1];薛勇[1];劉健[1];甘禮惠[1];龍敏南[1,2]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征稿要求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qk/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