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德育教育貫穿學生的整個成長歷程,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義。體育教師要合理利用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全面認知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在實際教學中,要認真研究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聯系,抓住其結合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
德育教育貫穿學生的整個成長歷程,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重大意義。體育教師要合理利用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全面認知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在實際教學中,要認真研究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聯系,抓住其結合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從而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并將其培養成為21世紀社會需要的棟梁之才,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現設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等欄目,主要刊載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國內外體育新動態,同時開展學術討論與爭鳴,旨在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傳遞體育信息,為我國的體育事業服務,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摘要: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進步,學生的素質教育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關注焦點。國家提出要全面推進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德育教育也成為教育的重點之一。初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階段,在學生身體成長、性格形成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淺析了當前初中生的德育現狀,闡述了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及滲透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希望在體育教育的課程中讓學生身心都得到鍛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教育;滲透;優勢;方法
德、智、體、美、勞共同組成了學校教學內容。德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點之一,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關注,而一個人良好的德育素質,直接影響其未來的人生道路,對社會也有著重要影響。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門特殊學科,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門學科不僅能傳授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運動技能技巧,提高身體素質。因此,在校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教育這一特殊性,在體育教育中結合德育教育,向學生不斷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的體育和德育水平得到提升。
一、淺析當前初中生德育現狀
(一)不懂愛護公物,公共意識差
現今社會,相當一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極度保護,爺爺奶奶等隔代人對孩子甚是寵愛,導致溺愛教育。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容易使其以自我為中心。在公共場合下,不愿遵守公共秩序,沒有養成公共衛生的意識,也沒有愛護公共設施,甚至亂扔垃圾、亂涂亂畫,破壞公物,缺乏公德意識。
(二)自私自利,缺乏奉獻精神
當下很多中學生由于沒有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行為處事存在很嚴重問題。做事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感受;想得到回報,卻不愿付出;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卻做不到對他人以禮相待;只知接受別人幫助,卻不能懷有感恩之心。做任何事情永遠把自己放第一位,不能考慮他人感受。
(三)缺乏誠信,集體意識差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現今許多中學生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們的思想觀念容易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學習并模仿一些所謂“社會人”的處事方式。甚至認為,做事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圓滑處事”就是“老練”表現,不守誠信并不會對自己有負面影響。而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中學生,缺乏集體意識,個性很強,不信任身邊的同學,不愿意在團隊中與其他人合作,全局意識差。而良好的品德只有在和諧的環境下才會開花結果,人和人之間一旦缺乏信任,缺少了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那么必然會導致道德缺失。
(四)學校德育體系不完善
小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每個成長階段對其性格形成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不同階段,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體系。顯然在這方面,教育工作者們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二、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
(一)體育教師的健美體質和人格魅力
體育教師接受過系統的體育知識學習,經歷過專業的體能訓練,身體素質好,擁有良好的健美體質,會呈現出較好的精神面貌,對學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人人追求健美的時代,中學生也希望自己具備健康完美的身材,這無疑會增強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體育教師要有敬業精神,并掌握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慢慢滲透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體育教師對待學生要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把他們當做朋友,進而彼此傾聽內心的聲音,這正是作為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之一。
(二)體育學科的特殊性
體育教育和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實踐性。它不僅包含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實踐課程。而對德育教育而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求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結合所學德育知識,端正自己的品行。體育課的教學在動態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相對于其他學科,則更容易反映出學生的品格毅力、人際交往以及組織紀律等問題。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特殊性為學生德育教育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
(三)中學生學習能力強,汲取知識快
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正是長身體和心智成熟時期,也是培養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人生時期。而學生在此期間,學習能力強,對知識的吸收、掌握和運用能力強,有能力辨別是非,是對青少年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期,從而提升中學生的的道德素質。
三、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體育教師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作為人民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正面形象,因為教師的品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一定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鼓勵學生創新,真正做到“誨人不倦”。德育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二)加強學生對的與理論知識的學習
在體育教學方面,教師要適當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的理論知識,并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讓高尚的思想品德在學生的思想里生根發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其懂得維護愛國和集體主義利益,養成良好的品格,如懂文明、愛護公物、尊老愛幼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具備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這些都屬于德育理論教育范疇。
更為關鍵的是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將所學體育內容和德育知識相結合,向學生講述德育在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對我國的體育文化史有一定了解,以故事形式講述體育名人的英雄事跡,讓學生們看到體育健兒們為中華體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從中學習愛國主義精神,擁有堅定不拔的毅力,保持為實現理想永不放棄的信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身心素質,將來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將實際學習和教材內容相結合
首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找出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結合點,發掘二者教育的相似點,結合實際情況,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各項體育鍛煉中最基本的長跑,長久堅持跑步鍛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身體抵抗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再如打籃球、打排球、踢足球等,這些都是集體運動,要想在比賽中獲得勝利,就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運動的參與者要相互信任,彼此鼓勵。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不僅讓身心得到放松,而且還會增強參與人員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其次,在日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將具體的體育項目和教材特點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操場上的活動,老師可以安排學生打掃場地、搬運器材等,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在搬運器材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不要隨意放置,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在體育運動中,提醒學生互幫互助,關心他人,培養學生的愛心意識和奉獻精神。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1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