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原《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西華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 摘要:考試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筆者結合多年的
本篇文章是由《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原《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西華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
摘要:考試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2+1”考核模式及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旨在通過科學的考評方法增強《秘書實務》課教學的吸引力。
關鍵詞:公共選修課|考試方式|改革
一、前言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對考試的這種功能和作用,長期以來在《秘書實務》教學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致使考試具有很大的主觀性、隨意性和強制性,不能真實地反映出“教”與“學”的水平。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2+1”考核模式及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旨在通過科學的考評方法增強《秘書實務》課教學的吸引力。
二、明確考核目標
秘書實務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秘書實務課程,達到使學生能夠熟悉秘書日常各項工作內容,掌握秘書工作的一般規律,培養學生形成秘書工作的綜合能力和訓練學生掌握秘書工作的操作技能,形成秘書的職業素質。課程難點主要是秘書工作技能的實操訓練。《秘書實務》課的教學目標與其他課程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單純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或專業技能,而是一門融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課程。因此,其考核目標是通過學習,掌握秘書辦文、辦會、辦事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說,通過考試,以“學”促“教”、以“考”促“學”、以“學”促“用”。
三、改革考試模式
根據《秘書實務》課的教學目的,必須建立一種符合《秘書實務》課特點、體現多樣性和全面性要求的綜合考核機制,對學生辦文、辦會、辦事進行綜合考核。為此,建立“2+1”模式的考核方式,即平時考核、課堂實操訓練考核2個部分和期末考試考核的“2+1”的考核模式。這樣的模式可以多形式、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考核,通過階段性考核、過程參與考核等方式,多方位、多層次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該模式涵蓋了書面與口頭、腦與手結合、開卷與閉卷、獨立與合作結合、一次性檢測與多次性檢測、期末檢測與平時檢測結合等手段和方法。這樣就可以改變過分注重短期、集中的終結性考試評價的偏向,強調評價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
四、改革考核內容和方式
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作為教師來說,不能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應轉變觀念,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采用多種考核形式,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方位的檢驗。要做到改革后的考試內容更寬泛、靈活,減少對記憶知識的考核。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知識的掌握,而且要關心他們的能力發展,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促使他們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公選課的考核應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考核,重點放在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維方法的考核上,增強學生對自身能力培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通過考試,啟發學生就業、創業、畢業后再教育及自學觀念的形成。秘書實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應重視其對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視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還應注重其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查。大量的試題應該需要學生經過分析、綜合、歸納才能作答。此外,在課程教學活動中,還應考查學生討論、實操、小論文及設計里所提出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這樣的綜合考查和科學評價,無疑會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起到良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1.注重理論知識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學院規定,常規的理論知識考核安排在課程結束后進行。在不違背學院管理的情況下,秘書實務在考核的內容和方法上有所創新。理論知識考核方式包括開卷考試法、閉卷考試法等考核方式。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具體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方式進行。包括填空、選擇、改錯、簡答題、案例分析題、模擬題等題型,閉卷考試的內容主要是課程要求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大都是客觀試題。開卷考試的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知識的應用、涉及知識的范圍,重點放在知識的應用和涉及知識的范圍方面。同時,注意聯系實際,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平時考核。平時考核包括平時學習表現考核和課堂實操訓練考核。平時學習表現考核包括考勤、作業、課堂討論等內容。一個合班課一般由4~5個專業10多個班級的70~80人組成。對學生的考勤我是這樣做的:以班級為單位選任一個小組長負責本班的考勤,要求組長課前一分鐘之內將未到學生上報任課教師,這樣既準確又快捷。學院規定,學生所修課程學期累計缺課超過該門課程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實踐課兩次及以上無故缺席,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中單列的實作考核不及格,只要出現上述情況之一,該生就不具備參加本課程期末(課程結束時)的考試資格。在上課之初把這些規定告知學生,再加上科學的考勤制度,學生出勤率較高。作為公選課的《秘書實務》一學期有3次作業,按照學院的規定,缺交作業次數超過學期總次數的三分之一者不具備參加本課程期末(課程結束時)的考試資格。這些規定在上課之初就及時向學生說明,由于宣傳到位,學生很少缺交過作業,因特殊情況缺交的也會及時補上。對于學生的每一份作業,我都進行認真的批閱并及時記載和反饋。課堂實操訓練考核是指學生在實操考核之前的訓練,主要包括學生平時參與的積極性和工作的主動性。在對《秘書實務》課課堂實操訓練成績進行評定時,我一般采用分組互評方式,首先小組互評,得出各小組的綜合成績,在此基礎上小組長根據學生本次的表現(主角還是配角)給出個人成績。這樣,沒有依賴于任課教師單方面主觀判斷,而是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確定。另外,結合組長和每個學生自己的評價,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生《秘書實務》課考評體系。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實操訓練等評分都要詳細地記入平時成績一覽表。
3.增加實操考核。實操考核是改革后新增加的一項內容,其特點是檢測內涵注重實踐、注重技能。目的是在檢測知識理論的前提下,注重技能操作測試以及職業能力檢測,形成知識—技能—創新—能力素質四個層次。
因為實操訓練與理論教學不同,理論教學是通過傳統的百分制的試卷,判定學生的成績,而實訓是訓練學生的技能。如果教師不能給出合理的考核依據,可能會影響學生訓練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訓練目標。所以在考核方式中對實操考核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以實訓的辦文、辦會、辦事模塊的訓練為基礎給學生評定成績,讓學生知道他的每個技能模塊的表現都與他的成績有關,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訓練的效果。(2)訓練完成后,建議學生對實訓進行總結,形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實訓報告。這樣學生能對整個實訓進行回顧與思考,加深他們的印象。
五、改革成績的評定方式
對成績的評定,以往采用的方式是平時成績占20%(考勤占10%,作業占10%),期末考試占80%。盡管期末考試試卷內容有案例分析題和模擬題,但總體來說純理論內容偏多,這樣的方式容易造成學生混學分的現象發生。改革后的評定方式則是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其中考勤占10%,作業占10%,課堂實操訓練占20%,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這樣,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學生樂于接受,普遍反映較好。
六、結語
自2007年該課程開課以來,筆者一直從事該課程的教學,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與好評。現已成功開出10余期,選課學生愈來愈多,每期選課學生在200人以上。6年來在過去的院級必選到現在的院級任選,學生選修人數穩中有升,6年選課學生達4000人以上(前期是必選課),選課生源覆蓋全院四系所有專業(文秘專業除外)。
考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由于考試方式的多樣性和時間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教師的隨意性和考試的不規范性等等。另一方面,學生總認為,開卷考試,不要記憶了,也就用不著復習了,卻忽視了開卷考試的難度,以致期末考試不太理想。這些問題能否順利解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考試改革的進程,進而對教學的整體改革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葛紅巖.新編秘書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陳篤欽.改進考試方法推進素質教育[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增刊.
[3]蔡鋒,葉熹僖,蘇忠波.探索考試方法改革促進創新人才培育[J].溫州大學學報,2001,(2).
[4]李強.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改革高職高專考試方法[J].英才高職論壇,2006,(1).
[5]黃辨非,劉百韜.對課程考試改革的思索與探討[J].考試周刊,2007,(09).
[6]閔敏.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