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堂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合唱,有益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能夠讓學生掌握諸多音樂專業知識,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導致合唱教學的實施
【摘 要】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堂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合唱,有益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能夠讓學生掌握諸多音樂專業知識,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導致合唱教學的實施受到了限制。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教學策略
合唱教學是貫穿小學音樂課堂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聲部的演唱方法,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 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目前國內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一首好作品的展示是通過反復遞進達到歌曲傳遞給聽眾賞心悅目的境界,如果教師沒有提前備好合唱教學,不僅會讓音樂課堂的學習氣氛不足,而且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音樂合唱的興趣。 在我市的小學中,音樂教師是每所學校的教師團體人員之一, 但據調查,每所小學的任課音樂教師一般在其所教學校負責一個年級的課務, 甚至有的需要負責兩個年級的課務。 每一位教師一周達到 14~16節音樂課時的工作量,同時還要負責學校的各項文藝匯報演出、舞蹈、合唱、樂器等音樂比賽項目。 音樂教師的工作由從前的“學唱歌、跳跳舞”沒有業余作業的休閑狀態,逐漸走向在校加大工作量的教學課務。隨著國家號召對全民素質教育的提升,在校的音、體、美教師課務都變得繁忙起來,現在小學中的音、體、美教師的工作量不比主科教師的工作量少。 每一項活動都要花費時間、精力高質量地完成,每次授課內容面對不同的孩子要因材施教記錄教學反思, 同樣的一節課教師要上 6~8 遍,這些都是在考驗教師的耐心和體力。 因此,教師缺乏責任感、個人精力體力的不足都是導致教師課前工作準備不充分的原因。
(二)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足在調研期間,數據統計顯示:一部分教師的課堂中學生不重視音樂課,在音樂課上不能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一些新入職的教師,由于個人缺乏教學經驗,在備課時對一節課的時間掌控不好, 有時課堂節奏過快,學生還沒理解就進行到下一個環節了,有時節奏過慢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同時后面的教學內容又沒有上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沒有達成。 這種課堂教學就是一節失敗的音樂課。一節完整的音樂課體現在教學目標能順利達成,是教師抓住學生注意力,將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融為一體的音樂課,是對音樂教師課前備課、個人魅力和教學語言有所要求的音樂課。
(三)教師合唱教學專業知識匱乏現在許多高校對大學生在合唱教學上的培訓還不是很多,這也會讓合唱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出現斷層現象。 目前在我市音樂教師隊伍中,有部分教師畢業于專科院校,還有一些教師沒有接受過合唱教學方面的系統培訓。 伴隨著教師離開學校年限的增長,很多音樂教師的個人專業技能和音樂教學方法都已經跟現在的教學脫軌,他們中很多人由于長時間沒有外出參加培訓學習,導致教學方法過時、上課單一乏味,合唱內容很難在課堂中展開教學。例如,在學校開展的研討課中,有些教師選擇二聲部的合唱教學課程作為展示課,教師在一聲部演唱結束以后,讓學生對照投影中的歌譜將二聲部再次演唱,反復的演唱完全沒有任何方法,顯得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在我們學習的每一首作品或者歌曲中,歌曲的曲調、旋律、節奏等都是不一樣的,詞曲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也是不一樣的。學生理解不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就很難演繹出一首好的音樂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再去授課給學生,學生一節音樂課下來并不能將本首作品演繹得很好, 教學效果甚微。
二、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一)合唱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身心素質
1.學生正確運用吸氣技巧能增加肺活量古人曾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也。 ”正確的吸氣方式是開始學習合唱時必學習的內容,一種好的吸氣方式、吸對氣息的位置是學生很難掌握的一項教學內容。教師先自身示范,并講解和手的配合,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吸氣。 學生在練習吸氣時,教師需要親自給每一位學生檢查,告訴學生是否準確。科學的吸氣方式是以“腹式呼吸”為主,由鼻子吸氣,要吸開氣息到腹部位置(位于人體肚臍上面),這時候學生用手去抵住按壓腹部會發現自己的橫膈膜位置是鼓起來的,也就是學生的吸氣已經吸到了正確的位置。 在此基礎上學生還需要做一個吸氣練習,首先學生將氣息吸到腹部橫膈膜的位置,其次需要學生保持 10~15 秒氣息不動,最后將吸氣緩緩地向前方送出,直到氣息全部呼出為止。 通過科學的吸氣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肺活量,讓學生不斷練習能夠熟練掌控自己的氣息。這種科學的發聲練習能夠保護學生的喉嚨和聲帶。
2.學生正確的咬字技巧鍛煉口齒伶俐合唱歌曲教學中,講究字的發音歸為“a e i o u”五個元音字母。 歌曲咬字的標準要字正腔圓,將五個元音字母歸到歌曲尾聲,能夠讓歌曲整體統一、咬字清晰明朗。 在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時,咬字也是不同的。 例如,一首熱情的藝術合唱歌曲,對咬字的要求是聲音富有彈跳性、輕快性;一首抒情優美的合唱歌曲,對咬字的要求是氣息連貫、聲音柔和;演繹一首激昂澎湃的進行曲時,對咬字的要求是聲母有力量,韻母保持。
(二)合唱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發揮想象力在合唱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的想象力,力求將人物形象與音樂旋律相結合。 例如, 非洲合唱歌曲《Siyahaba》,它的旋律是自由、開放、熱情、歡快,學生們的聲音隨著歌曲的高低起伏開始律動,在肢體上也能伴隨非洲音樂旋律拍打節奏。 “one world, onedream”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多元素的音樂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合唱教學讓學生將多語言文化表演搬上舞臺進行展示, 向更多的人分享多元文化的魅力,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表演鑒賞能力,充分培養學生發揮想象力。
(三)合唱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合唱藝術通過旋律、節奏、調性、和聲四種音樂元素的組成,以獨特豐富的表現形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藝術綜合美感。 選擇一首好的音樂作品,賦予生動的人物形象,表達音樂的內涵,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鳴,將會帶來視覺、聽覺、精神上的震撼。 《春曉》《踏雪尋梅》等作品是以歡快的節奏為主,跳躍的音符讓學生演唱時朗朗上口,情緒歡快、聲音跳躍,富有顆粒感。 混聲四部合唱《飛來的花瓣》,歌曲描述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的辛勤付出,把學生對老師的感情用最樸實的、最細膩的藝術語言表現出來,歌曲旋律連貫優美,語言層層疊進, 親切地表達一遍遍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學生通過作品的旋律、節奏、調性、和聲四種音樂元素感受到音樂之美,從自身的演繹能提高自己鑒賞音樂的審美能力。
三、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提高音樂課堂合唱教學能力
1.聲音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發聲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 小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期,科學的發聲訓練能夠幫助學生保護聲帶。訓練發聲的方法與要求:①由鼻子吸氣,要吸開氣息到腹部位置。②頭腔打開保持打哈欠的狀態,以眉心為中心點以哼鳴的形式加入氣息。③將氣息通過嘴巴送出,音量不要過強,以平穩的 mp 為宜。
2.歌曲教學拿到一首音樂合唱作品,教師在備課時應當分析歌曲的調性。 在小學音樂階段的合唱作品中,基本上以二聲部合唱為主。一般合唱歌曲學習都以一聲部為主,經過現在的一些教學方法的改進,很多教師在教學二聲部合唱歌曲時,會將歌曲拆解成不同的教學內容,與以往的教學方式大相徑庭,效果也比較顯著。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這首合唱歌曲《鈴兒響叮當》,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描述孩子們大風雪天乘雪橇的二聲部合唱作品。這首作品對學生學習來說比較簡單的是歌曲的一聲部教學內容,很多學生對這首音樂作品的一聲部非常熟悉,并且可以跟著音樂自己演唱歌曲的一聲部。
因此,教師在教學本首作品時,應當著重把歌曲的教學難點放在二聲部上。教學環節中的第一個環節是 “聽”, 本首作品是再現的二段體結構,曲式結構為“A+B+A”。 第一樂段以“3”“4”的同音反復為主,又加入了“xx x | xx x | xx x .x | x - |節奏的運用,塑造出馬兒奔騰、清脆悅耳的鈴鐺聲響的音樂形象。第二段是以樂曲第一段最后一小節后半拍開始,“x| xx xx |x - |”的弱起節奏進入,八個小樂句構成了這一段,將歌曲畫面感更深入地推動,歌詞中形容孩子們的模樣更加深入人心。歌曲的最后一個段落是再現前面第一段,在歌曲結尾處用延長、漸弱的高音“i”結束了全曲。 學生在初聽時對一聲部旋律印象深刻,導致在學習二聲部時音準會出現偏差,容易唱成一聲部的旋律。 因此,在本首作品中我們可以先學習二聲部的教學內容。 先把困難的二聲部學習掌握,再學習一聲部時學生就不容易跑調,對音準的掌控也會比較好。
(二)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交流就目前國內的學科發展形勢來說,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市各個劃分區域中,都相應開展了各項音樂教學活動,方便教師學習與交流。 定期的每周四區教研展示課,能夠推選優質的音樂課程供各學校教師學習研討;每學期都有教學活動爭相開展,學生們出色的匯報展演離不開教師的辛勤指導;我市有專設音樂教師學習理論與實踐開展的合唱教學方面的講座,特聘的專家用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的成果向我們展示了合唱教學的方法。 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的探討,將教學中的困難不斷研習直到解決, 教師自身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對音樂課堂教學的把控更是得心應手。
(三)日常教學滲透合唱理論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提倡,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夠接受全面發展教育, 學生在廣大的宣傳動員之下,紛紛主動參選校社團。我市中小學每個學期都會舉辦各項藝術活動,比如合唱比賽、小樂器比賽、集體舞比賽等,各項比賽的開展不僅促進了學生對自身潛力的發掘,取得的良好成績更是大大提高了教師開展日常合唱工作的積極性。校藝術社團與課堂上的訓練相結合,會大幅提高合唱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唱教學通過聲情并茂的演繹去感染欣賞樂曲的聽眾,它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因此,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當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合唱教學,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順應新時代素質教育對當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從而實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會艷.歌唱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選自期刊《文理導航》2022 年第 21 期
作者信息:張媛媛,(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江蘇 南京 211100)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3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