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建筑工程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教研重點都偏重于學術型科研,忽視工程實踐。而國家建立了建設行業準入和配套的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偏重實踐考核為主。高校必須改變現狀,改變科研考核的錯誤導向,以實踐教學為主,加強現場教學,鼓勵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導師
【摘 要】建筑工程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教研重點都偏重于學術型科研,忽視工程實踐。而國家建立了建設行業準入和配套的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偏重實踐考核為主。高校必須改變現狀,改變科研考核的錯誤導向,以實踐教學為主,加強現場教學,鼓勵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導師,大幅提高教師待遇,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1 建筑工程類高校人才培養現狀
全國建筑類專業高校有幾十所,遍布全國東西南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歷史悠久的八所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全國一千多所高校中,除了專業性高校外,一般性大學很多都設有建筑工程類專業,涵蓋了建筑工程全壽命周期,包括建設工程前期的策劃決策、可行性研究、投融資、招投標、承發包,建設工程中期的開工、停工、復工、階段性驗收、竣工驗收,建設工程后期的運行、維修、更新、技術改造、報廢等。涵蓋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具體包括的專業有:建筑學、土木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筑、給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經濟管理、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建筑工程預決算、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工業與民 用建筑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設計(技術)、城鎮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建筑施工技術、涉外建筑工程、建設工程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室內設計技術、中國古建筑工程技術、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基礎工程技術、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空調工程、(城市)燃氣工程、供熱工程等。
建筑類高校已經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畢業生,歷年的各專業畢業生年均薪酬統計中,薪酬水平都居于前列,且接近百分之百的就業率。這也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突飛猛進的城鎮化速度相匹配的。我國城鎮化率,已經由1978年20%,達到接近2019年的50%,還在快速發展著,而世界上城鎮化最發達的美國,也不過是70%。
2 建筑工程類高校人才培養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發展路徑與其他專業不同
中國建筑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教研發展路徑與其他專業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即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借鑒國際經驗,建立了嚴格的建筑行業準入和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執業資格和職稱證書制度,以及配套的建筑企業資質等級制度,涵蓋了初中高各個等級,這是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也是中國房地產建筑行業發展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是適應中國特色國情、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為房地產的質量安全控制、進度控制、費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工程施工管理全過程保駕護航,對鑄造大國工匠精神,功不可沒[1]。
目前一系列完整嚴格的執業資格制度已經形成,并納入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頒布的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目錄,包括注冊一級二級土木工程師,注冊一級二級巖土工程師、注冊一級二級結構工程師、注冊給排水工程師、注冊輸變電工程師、注冊供配電工程師、注冊暖通工程師、注冊一二級建筑師、注冊測繪工程師、注冊一二級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一二級造價工程師等。還有相應專業的高中初級工程師職稱。形成了完整嚴密、等級森嚴的行業準入體系。
其他行業與建筑業對比,并沒有嚴格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比如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等專業學生,大學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憑借個人能力、工作業績發展,不斷提拔提升即可。即使有相對應的職稱制度,以及職業資格考試體系,其嚴格的體系和嚴密程度,與建筑業相比,都不能相提并論,特別是廣大民營企業,連職稱制度也不需要,更加不和薪酬掛鉤。
2.2 學術型科研與工程實踐脫節,造成培養的人才職業發展出現問題
大學教師入門選拔,強調的是科班出身,無論是海歸,還是本土培養的人才,博士學位是入門門檻,甚至很多高校都要求是博士后,但是,這些人才基本上是走出校門,即當教師,基本上沒有社會經驗,更不用說建筑工程經驗了。因此,培養學生只能是照本宣科,書齋式教學,閉門造車。理論和概念,講的是頭頭是道,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著作等很多。但是卻缺乏工地實踐,書本知識和工程實踐嚴重脫節。造成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尷尬現象,即拿著建筑工程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大學生,參加上述建筑工程類職業資格考試,卻多少年也考不過,身為建筑工程類畢業生,卻沒有資格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反而,其他專業的學生,考試通過了上述職業資格,于是簽字蓋章由有資格證書的人進行,具體工作由別人做。
這種建筑工程類畢業生在大學學習了四年的專業知識,甚至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卻考不過建筑工程類職業資格的現象,大量存在,說明建筑工程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教師的教學研究出現了問題,就是與建筑工程實踐嚴重脫節。
3 改進對策
3.1 建筑工程類高校,特別是普通院校應以工程實踐教學為主
中國高等教育的985/211高校,在中國一千多所高校中占少數,所謂高級研究性人才的培養,是個別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從事的工作。而絕大部分高校,特別是普通高校,特別是建筑工程類畢業生,有其特殊性,即建筑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千年,是技術和管理都非常成熟的行業,日常工作中,涉及的高科技業務較少,絕大部分畢業生,都從事的是基礎的建房子等工作,大部分建筑行業的工作人員很少會遇到港珠澳大橋等高科技工程。中國房地產和建筑業現在最稀缺的是高級技工、藍領工人,工程設計再有世界先進水平,也必須有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去實現,否則,就是空中樓閣,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德國就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德國制造,世界有名。現在,中國要大力發展中國制造,更加需要大國工匠,這幾年,中國制造的質量提升不明顯,和高級技工的嚴重缺乏,有直接關系。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工程實踐教學,而不是坐而論道。
3.2 加強現場實習,鼓勵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導師
而加強工程實踐教學,不可能在課堂的所謂多媒體教學中完成,而必須要到工地上去,走出去,引進來。即一方面高校教師教學科研向實踐方向發展,特別是考核指揮棒,更是不能僅僅是科研導向,而應鼓勵與建筑工程職業資格考試掛鉤,教研內容也與之相對應。同時,應該學習財政部注冊會計師等專業,鼓勵在校大學生,在大學三年級就參加職業資格考試,他們已經基本完整學習了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大四基本上很少有專業課學習了。同時,在校的學生無論是學習時間和學習環境,都比參加工作后充裕很多,因此,一些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認證的專業學生,在大三大四即允許參加職業資格考試,而不是像現在考試報名要求的,必須專科畢業六年、本科畢業四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兩年,即使是博士研究生畢業,也要等一年,才可以參加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注冊監理工程師考試甚至要求必須有中級工程師職稱三年后,才可以報考,能夠參加考試,已經快三十歲了,學校的專業知識早已經忘的差不多了。甚至可以學習財政部資產評估師考試經驗,通過認證相關院校的相關專業課程,在學生參加資產評估師考試時,直接免試專業基礎等相關考試科目,這樣也可以鼓勵高校教師在平時教研時,在內容上,有針對性地與相關職業資格考試內容相一致,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應該從企業引進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人才,到高校任教或擔任社會導師,實行雙導師制度。
3.3 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培養實踐性人才的積極性
無論是上述提到的鼓勵高校教師加強工程實踐,還是從工程企業引進實踐類企業導師,都需要提高高校教師的待遇,否則,教師到環境艱苦的建筑工地去實踐的積極性將受到打擊,寧可選擇坐而論道。如果沒有高待遇,企業的高薪工程師,更加不可能有動力到高校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全國一建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推薦閱讀:《城市建設》(旬刊)創刊于2008年,是經國家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聯合國全球人類發展中國協會指導。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1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