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建筑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進而人們對于生活的物質需求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品質的生活首先需要有安穩的居住環境,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越發高,不僅是需要有所居,更需要滿足一些精神層面的需求。近幾年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建筑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進而人們對于生活的物質需求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品質的生活首先需要有安穩的居住環境,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越發高,不僅是需要有所居,更需要滿足一些精神層面的需求。近幾年,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備受大家關注,然而建筑工程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受土木工程建筑質量的影響。因此,一定要重視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土木工程建筑主要是施工現場的混凝土原材料,其中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壞對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
由此可見,在今后土木工程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強化對于混凝土結構的相關工作,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出現問題,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時發現并且第一時間上報給負責人,目前在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要求施工單位應該不斷地深入學習研究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相關知識,不斷引進新的技術理念,進而不斷地完善和優化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另外對于混凝土的性能和質量也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一定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并且及時的進行分析,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中相關的混凝土結構非常重要,其質量直接影響建筑的施工建設效果,因此,在具體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領域中應重視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合理使用制備技術、攪拌技術、澆筑技術等等,在應用各種技術措施的過程中保證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從根本上規避預防相關的工程質量問題,發揮先進技術的作用優勢。
1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介紹
城市建筑過程中,土木工程十分重要,同時在建筑施工中,不斷對施工技術進行優化,為了進一步滿足國家對土木工程施工突出的高標準與嚴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對混凝土結構施工進行了重新審視,特別是施工質量方面。在這種情況下,混凝土結構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尤其是施工技術的應用與施工材料合理配比。根據結構的施工標準開展有效施工。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必須認識到水泥凝膠方面的作用,根據具體參數比例按順序添加砂、石以及水、添加劑等材料,充分攪拌后得到混凝土材料。
根據土木建設工程的施工情況,及時運輸混凝土到工程施工區域,做好混凝土強度檢查,嚴格按照技術質量要求展開質檢工作,如此才能保證整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當然實際施工期間,如果不能保證混凝土材料的科學配置,就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施工完畢,還要做好后期養護工作,否則混凝土結構質量得不到保證,也會影響到整個施工的質量。一定要注重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尤其是材料準備方面,制定嚴格的施工方案,確保所有施工環節操作到位,在全方面規范施工處理下,及時發現施工問題,并做好處理工作。
2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因素
首先,若土木工程建設過程中環境溫度驟然改變,那么,混凝土表面溫度也會大幅度跌落,結構內外部形成較大溫差,而后形成溫度應力,溫差越大應力越大,而溫度應力是誘發混凝土裂縫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僅會降低結構美觀度,也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形成負面影響。其次,質量達標的原料及配制階段有效控制是提升混凝土性能指標的基礎,但在施工實踐中,施工質量不達標、配制方法不規范等狀況較為普遍,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效果,原料購置、存儲及施工階段質檢不嚴而引起質量問題;施工人員若不能嚴格依照施工規范標準檢驗材料配比,不結合實際,濫用既往經驗,導致配制的混凝土強度、坍落度等指標和施工設計存在出入。
3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術應用
3.1合理設計混凝土結構框架
開展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只重視結構設計的部分基礎,不能忽視結構框架的合理性設計。尤其是框架細節的處理,一定要符合土木工程施工標準。結構框架作為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基礎,也是施工技術應用的關鍵。混凝土結構合理設計中,涉及到土木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建筑物外體結構以及相關數據,科學設計混凝土結構的長度與高度,還有縱橫墻面設計比例。結構設計工作的科學開展,科學避免混凝土結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并有效調節其他混凝土結構施工問題。進一步將混凝土結構的剛度加以提高,平均分布混凝土結構負荷載面積。
3.2積極采用材料處理技術
一般情況下,不同的水泥材料特點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目前在土木工程中主要應用硅酸鹽、礦渣硅酸鹽等水泥材料,其中的硅酸鹽水泥材料強度在43MPA左右水化熱的參數能夠控制在每千克250千焦,對于礦渣硅酸鹽水泥來講,水化熱在每千克180千焦左右,所以,在選用材料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礦渣硅酸鹽水泥,預防因為水化熱過高而出現裂縫問題。在選用骨料的過程中應該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合理進行選用,主要因為骨料和蒸騰結構質量、收縮度、成型效果等存在直接聯系,如果不能保證骨料的質量和強度,將會影響整體結構的質量。因此,在選用骨料期間,應該按照土木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0.38毫米左右的骨料,降低水化熱的同時保證結構的建設質量。
3.3合理采用制備與攪拌技術
為保證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質量和強度,在具體的工作中應重點采用制備技術、攪拌技術,保證制備質量和攪拌效果,滿足具體的混凝土結構建設要求和標準。首先,具體的制備工作中應該按照具體的混凝土強度特點、質量特點與成本特點等,明確所需要應用材料的配合比,同時按照砂材料情況、骨料情況、水泥清理、結構質量影響因素等等,在實際制備的過程中,合理使用相應的技術措施,保證材料制備的配比方案處于最佳的狀態,在嚴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情況下,保證制備的質量、標準符合標準。
其次,重點應用相關的攪拌技術措施,結合混凝土結構的坍落度情況、攪拌時間與設備容量等特點,在施工建設期間選擇使用高容量的攪拌機設備,保證其和攪拌時間長度、坍落度參數值等相互匹配,確保結構質量的同時,預防對土木工程建筑的質量、穩定性和壽命產生影響。
3.4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及振搗施工是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的關鍵,一定要對澆筑的過程進行嚴格的把控。在正式澆筑之前,一定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確保模板表面不存在異物。在澆筑過程中,可選擇分層澆筑的方法,在澆筑之前首先要處理好預埋的孔洞,按照設計的方式進行分層澆筑,合理有序地進行施工。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盡量保證持續的澆筑施工,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必須停止施工時,也要嚴格把控停止的時間,避免對混凝土的質量造成影響。
建筑工程評職知識:工程建設與設計是什么類型的期刊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發現,結構對于施工十分重要。在開展有效的結構施工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結構出現裂縫,威脅混凝土結構質量。基于此,積極從混凝土施工技術方面進行改善,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溫度控制,做好混凝土澆筑施工處理,由此來提高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程亮.淺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J].磚瓦世界,2019,000(006):78.
[2]肖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探究[J].工程建設(2630-5283),2020,003(004):P.42-44.
[3]李靈芝.淺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J].城鎮建設,2019,000(002):P.35-35.
作者:王博 陳超 吉晨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2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