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全站儀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數據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本篇測量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認為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外業計算、記錄和外業工作時間,而且提高了作業精度。提高了人們對全站儀的認識,使全站儀更好的應用于工程測量
全站儀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數據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本篇測量工程師職稱論文范文認為全站儀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外業計算、記錄和外業工作時間,而且提高了作業精度。提高了人們對全站儀的認識,使全站儀更好的應用于工程測量。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經國家科委批準,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刊物。 始終以促進電子測量技術學科事業的發展為宗旨,致力于及時反映本學科的科研新成果,溝通國內外相關專業科技人員間的信息交流,鼓勵首創精神、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為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出成果、出人才提供了一個學術平臺。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如今的建筑不單單只是供人們生產,生活使用了,完善使用功能的同時,開始擴大化修建,層數的增加,外圍獨特多樣化的美觀要求無不促使施工方在確保工程順利交工的同時保證工程的質量。于是先進、智能、精準的儀器成了工程施工中的關鍵。全站儀技術在目前測量工作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結合全站儀的工作原理及實踐經驗,對全站儀的應用技術進行了總結與分析。
關鍵字:全站儀;測量;技術應用
全站儀的概念
在一個測站點能快速進行三維坐標測量、定位和自動數據采集、處理、存儲等工作,較完善地實現了測量和數據處理過程的電子化和一體化,所以稱“全站型電子速測儀”,通常又稱為“電子全站儀”或簡稱“全站儀”。
(1)全站儀測量附件
反光棱鏡、棱鏡桿、對中桿、反射片、充電器、數據通訊線、對講機、三腳架、對中基座等
(2)工作原理及功能
全站儀的工作原理是將經緯儀角度測量、測距儀距離測量和電子計算機的自動處理系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從整體上來看全站儀功能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用來進行測點數據的采集,主要進行測點的三維坐標測量,廣泛應用于地形測量中;
第二,工程放樣,主要用于根據設計數據進行實地放樣,可使整個工程能夠按設計要求順序、有效的進行下去;
第三,全站儀具有極其強大的記憶功能,已知點成果及成千上萬個測點坐標成果均可內存于儀器中,坐標數據可通過個人計算機從傳輸電纜與儀器內存進行相互傳輸;
(3)儀器參數的設置
只有儀器設置了正確的參數之后,儀器的計算處理系統才可以對測量的數據進行修正處理。測量之前全站儀參數設置為
儀器常數設置( 儀器出廠時已設定,不要輕易改變它)
棱鏡常數設置,不同型號的棱鏡因其結構不同,改正常數就不同
地球大氣曲率改正,將工區海拔、平均氣溫輸入后儀器在測量過程中會進行自動改正。
(4)測量模式設置
全站儀距離測量可以選用 3 種不同的模式,分別是精測模式、粗測模式和跟蹤測量模式。要結合測量工程的精度需要來合理的確定,測量過程中要嚴格按測量規范中限差的要求執行,以確保工程質量。如今,全站儀性能飛速發展,測距模式中有棱鏡和免棱鏡測量,測距功能還具備紅外可見光功能,這些功能已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礦山測量中。
(5)操作步驟
在測量工作開始之前首先要對全站儀進行詳細的檢查; 實地操作時完成對中和整平之后才可以打開機器,進一步檢查設置好需要的儀器參數和測量的功能。
將全站儀瞄準測量目標,按照前面設置的參數和測量功能進行測量并自動記錄測量數據,在確保測量結果正確無誤和測量內容沒有遺漏的前提下,再關閉測量儀器進入下一測站的測量。
全站儀的應用
全站儀的應用
測繪工程;
建筑工程;
交通與水利工程;
地籍與房地產測量;
大型工業生產設備和構件的安裝調試;
船體設計施工;
大橋水壩的變形觀測;
地質災害監測;
體育競技等。
全站儀的應用特點
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和地形測量同時進行。
施工放樣測量:可以將設計好的管線、道路、工程建筑的位置測設到地面,實現三維坐標快速施工放樣。
變形觀測:可以對建筑(構筑)物的變形、地質災害等進行實時動態監測。
控制測量:導線測量,前方交會、后方交會等程序功能,操作簡單、速度快、精度高。
在同一測站點,可完成全部測量的基本內容,包括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差測量;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傳輸。
通過傳輸設備,可將全站儀與計算機,繪圖機相連,形成內外一體的測繪系統。
(3)全站儀的基本組成
全站儀由電子測角、電子測距、電子補償、微機處理裝置四大部分組成
全站儀=測量數據采集+測量過程控制
1、全站儀的基本結構
全站儀按其結構可分為:組合式(積木式)與整體式
組合式全站儀
組合式結構的全站儀是由測距儀、光學經緯儀及電子計算機部分拼裝組合而成。
優點:能通過不同的構建進行多樣組合,當個別構件損壞時,可以用其它構件代替,具有很強的靈性。
整體式全站儀
整體式結構的全站儀是在一個機器外殼內含有電子測距、測角、補償、記錄、計算、存儲等部分。將發射、接受、瞄準光學系統設計成同軸,共用一個望遠鏡,角度和距離測量只需一次瞄準,測量結果能自動顯示并能與外圍設備雙向通訊
優點:體積小、結構緊湊,操作方便、精度高。
近期的全站儀都采用整體式結構。
全站儀的精度
全站儀的主要精度指標是測距精度和測角精度。
全站儀的等級
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100-94)將全站儀準確度等級劃分為四個等級
準確度等級 測角標準差 測距標準差
Ⅰ ≦1” ≦5mm
Ⅱ 1“≦2” ≦5mm
Ⅲ 2“≦6” 5≦10mm
Ⅳ 6“≦10” ≦10mm
Ⅰ、Ⅱ級為精密型全站儀,主要用于控制測量及變形觀測等;
Ⅲ、Ⅳ級主要用于道路和建筑場地的施工測量、電子平板數據采集、地籍和房地產測量等。
全站儀坐標法放樣的誤差計算
用全站儀坐標法放樣點位完成后,使用下列公式計算點位誤差:
mP=√S2/ρ2m2β+m2S
式中:mP——放樣點點位中誤差
mS——邊長中誤差
mβ——角度中誤差
S——測站點至放樣點的距離在放樣過程中:點位標定誤差及儀器對中誤差要求≤ ±2mm。
三、測量技術應用
(1)放樣測量
放樣測量用于在實地上測定出所要求的點。在放樣測量中,通過對照準點的水平角、距離或坐標的測量,儀器所顯示的是預先輸入的待放樣值與實測值之差
偏心測量
偏心測量用于測定測站至通視但無法設置棱鏡的點、或者測站至不通視點間的距離和角度。測量時,將棱鏡(偏心點)設在待測點(目標點)附近,通過對測點至棱鏡(偏心點)間距離和角度的測量。來定出測站至待測點(目標點)間的距離和角度。
對邊測量
對邊測量用于在不搬動儀器的情況下,直接測量某一起始點(P1)與任何一個其他點間的斜距、平距和角度。
懸高測量
懸高測量用于對不能設置棱鏡的目標(如高壓輸電線、橋梁等)高度的測量。
后方交會測量
后方交會通過對多個已知點的測量定出測站點的坐標。
面積計算
面積計算通過輸入或調用儀器內存中的三個或多個點的坐標數據,計算出由這些點的連線封閉而成的圖形的面積,所用坐標數據可以是測量所得,也可以是手工輸入。且這兩種方法可交替進行。
全站儀測量的技術中的注意事項
測量參數的設定
在進行距離測量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的是,使用不同型號的反光鏡將設置不同的棱鏡常數,在測量的過程中反復的檢查反光鏡是否匹配。在記錄測量數據時注意區分全站儀顯示屏中的數據是平距還是斜距,在測量的過程中要注意輸入儀器氣壓和溫度是否精確。
最佳導線的布置方案
在帶狀地形地區、特別是地下工程中最適用導線控制測量。在測量過程中,必須按照相應的測量等級限差要求進行相關的計算。利用全站儀的程序功能進行導線測量工作更加的直接、方便、快捷。
工程施工放樣
在工程施工放樣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全站儀放樣功能將設計數據測設到實地,常用方法即極坐標法,已知點、放樣點的坐標數據提前整理并傳輸到儀器中;放樣過程中,必須對已知點和放樣數據進行反復的檢查核實,確保放樣測量數據正確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一時疏忽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其他事項
在一些工程中,例如井巷工程中全站儀高程測量完全可以代替四等水準測量,測量過程中需要嚴格安置整平儀器,測量時保持兩個棱鏡高度一致,當然使用一個棱鏡效果更佳。在不需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的情況下,就可以得到較高的高程測量精度。全站儀的測量精度在地形測量和一般的礦山工程測量、施工放樣測量中已足夠,但是在等級測量中仍需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觀測、檢核、記錄、平差計算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lw/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