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學報
催化學報雜志社簡介 《催化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 《催化學報》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有機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
非官網,僅供參考
催化學報雜志社簡介 《催化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 《催化學報》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有機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
非官網,僅供參考催化學報雜志社簡介
《催化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
《催化學報》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有機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用基礎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谴呋I域有創造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反映我國催化學科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報道催化學科的科研成果與科研進展;跟蹤學科發展前沿,注重理論與應用結合,旨在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獲獎情況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199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自然科學期刊二等獎;1996年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0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一等獎。
催化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快訊、研究論文、綜述
催化學報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中科雙效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國家期刊提名獎期刊
催化學報雜志2017目錄
鉑族金屬催化劑低溫CO氧化研究近期進展林堅;王曉東;張濤
(1814)納米載體固定化酶的最新研究進展曹詩林[1,2,3,4];徐培[1,3];馬永正[4];姚瀟曉[4];姚遠[4];宗敏華[1,2,3];李雪輝[1];婁文勇[2,3]
(1824)Os絡合物催化烯烴加氫和異構化反應Giorgio Chelucci[1];Gérard A.Pinna[2];Giansalvo Pinna[2];Maurizio Solinas[3];Barbara Sechi[3]
(1837)2-炔基苯胺與二芳基碘鎓鹽的選擇性芳基化/環化串聯反應段英[1,2];楊艷良[2];戴曉玉[2];李東密[2]
(1841)Ag2S/Ag2WO4微米棒的聲化學合成、表征及其高光催化性能何洪波[1];薛霜霜[1];吳榛[1];余長林[1];楊凱[1];彭桂明[1];周晚琴[1];李德豪[2]
(1851)碳化鎢-石墨烯插層復合物的制備及作為甲醇氧化助催化劑的性能研究施梅勤;章文天;李影影;褚有群;馬淳安
(1860)新型Ti/TiOxHy/Sb-SnO2電極上苯胺電化學氧化反應李曉良;徐浩;延衛
(1871)中孔TUD負載的氧化鉻摻雜氧化鈦光催化降解苯酚Yee Khai Ooi[1];Leny Yuliati[2];Siew Ling Lee[1,2]
(1882)HZSM-5催化甲苯和甲醇烷基化反應機理的密度泛函理論研究聞振浩[1];楊大強[1];楊帆[1];魏振浩[1];朱學棟[1,2]
(1891)磁性納米顆粒固定化細菌纖維素酶的活性和穩定性Kandasamy Selvam[1];Muthusamy Govarthanan[2,3];Duraisamy Senbagam[4];Seralathan Kamala-Kannan[5];Balakrishnan Senthilkumar[1,6];Thangasamy Selvankumar[2]
(1899)熱聚合硫氰酸銨制備多孔g-C3N4納米片及其可見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性能崔言娟;王愉雄;王浩;曹福;陳芳艷
(1907)金屬含量對Ni-Pd/H-Y上正癸烷加氫異構化反應活性和產物選擇性的影響Dhanapalan Karthikeyan[1,3];Raji Atchudan[2];Raji Sivakumar[1]
催化學報雜志相似期刊推薦
《化學與生物工程》(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武漢工程大學、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湖北省化學研究院、湖北省化學工業研究設計院主辦 ,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獲 2006 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一等獎,是美國《化學文摘》、《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化學化工文摘》收錄期刊。
催化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文章書寫順序。
2、文題建議以新穎獨特的形式簡明準確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實質和特點,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英文標題與中文標題一致,盡可能不使用縮略語、符號和分子式。
3、摘要應說明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英文摘要(200~300個英文單詞)內容可不與中文摘要一致,重要的實驗結果應給出具體數據。
4、前言應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的文獻,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前言中不描述實驗結果。對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應引出已發表過的文獻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5、實驗部分應利于他人重復實驗,主要試劑和儀器應標明國名、廠名、型號及名稱。催化劑應給出具體的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請先申請專利,待專利批準后再發表文章。
6、圖表應具有自明性,標題和注釋文字須包含實驗對象、方法和條件等內容。圖表數目宜精簡,同一來源的數據不能重復出現在不同的圖表中,能用文字敘述時盡量不使用圖表。圖表標題采用中英文對照,圖表中的其它文字用英文。圖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或樣品代號應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圖表應排在正文中出現的位置,不要排在正文之后。
7、在結果討論部分,應在仔細分析實驗數據和比較文獻結果的前提下,對所得實驗結果進行充分而富有啟發意義的討論,并給出合理的推論或結論。反應機理的提出和討論要有可靠的實驗依據,不可臆斷。
8、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按GB3100~3102-93的有關規定執行,本刊常用的物理量及單位的符號用法如下。物理量符號(斜體):濃度用小寫c,壓力用小寫p,攝氏溫度用小寫t或θ,熱力學溫度用大寫T,產率Y,選擇性S,轉化率X,結合能Eb,化學位移δ,質量比m/m,體積比V/V,摩爾比n/n,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φ,摩爾分數x。單位符號(正體):秒s(不用sec),分鐘min,小時h(不用hr,hrs),天d(不用day),濃度mol/L(不用M或N),壓力Pa(用atm,Torr,bar者換算為Pa),轉速r/min(不用rpm),換算為nm,化學位移的單位是1(可不寫,用ppm者應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質的含量是不確切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改為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φ,摩爾分數x或質量濃度(g/ml)等。數值與單位之間留一空格,如20min。兩種物質之比應注明是質量比、摩爾比還是體積比。溫度單位在同一篇文章內應統一用K或C。
9、研究論文稿件須給出結論部分。結論是對全文工作的簡要總結,是結果與討論中關鍵問題的進一步澄清和延展,而非結果與討論中要點的簡單重復,更不應與摘要雷同。結論可包括本文實驗結果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意義、與以往文獻工作的異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對進一步工作的建議。結論中不分段,也不用數字編號。
10、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應引出文獻。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未公開發表的和作者未親自閱讀的文獻資料請勿引用。在正文中提到文獻作者時只須寫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時后加“等”,文獻編號緊接其后,如“Munroe等[3]”。在文后的參考文獻表中,應按順序寫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姓前名后,名字部分用縮寫;外文期刊名縮寫;中、日文文獻給出英譯文;縮寫詞均不加縮寫點;期刊的“期次”(即某年某卷的第幾期)不要漏寫。
11、在文章英文關鍵詞后注明第一作者信息(性別、出生年、學位和職稱等),第一作者和通訊聯系人的電話、傳真和E-mail,課題受資助基金的名稱(應按相應基金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標準名稱書寫)及批準編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qk/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