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學報
發光學報雜志社簡介 《發光學報》(月刊)創刊于 1980 年,是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以發光學、凝聚態物質中的激發態過程為專業方向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發光學報》主要報道無機、有機和生物體的發光、激光、
非官網,僅供參考
發光學報雜志社簡介 《發光學報》(月刊)創刊于 1980 年,是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以發光學、凝聚態物質中的激發態過程為專業方向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發光學報》主要報道無機、有機和生物體的發光、激光、
非官網,僅供參考發光學報雜志社簡介
《發光學報》(月刊)創刊于 1980 年,是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以發光學、凝聚態物質中的激發態過程為專業方向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發光學報》主要報道無機、有機和生物體的發光、激光、光學非線性現象及相關的光物理和光化學方面的研究論文。學術專題包括:發光學的一般問題;無機和有機材料的電致發光;光致發光和陰極和風射線發光;高能粒子發光和閃爍晶體;半導體材料的發光、激光和光電特性;有機和生物發光;非線性光學和集成光學等。獲獎情況:物理學類核心期刊;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二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4年被選入中國科技期刊精品庫。
發光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研究快報、簡訊
發光學報雜志最新目錄
金剛石錐陣列的無掩膜刻蝕制備及其形貌演變機制孫鵬[1,2];王超[2];元光[1];李俊杰[2];顧長志[2]
(798)電子輻照GaN基LED的缺陷光學性能研究牛萍娟[1,2];吳英蕾[1];于莉媛[1,2];朱文睿[1];劉超[1];楊潔[1]
(804)功率高壓LED模組在不同應力下的老化實驗雷珺;郭偉玲;李松宇;譚祖雄
(809)1310nm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芯片制備技術的研究進展劉麗杰[1];吳遠大[1];王玥[1];安俊明[1];胡雄偉[1];王佐[2]
(816)利用陷光結構增加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吸收效率沈宏君[1];李婷[1];盧輝東[2];黃仙健[1];李新蘭[1]
(823)聚合物/碳量子點復合EL器件及光譜移動機理劉澤明;徐建萍;李霖霖;張旭光;董曉菲;任鵬飛;李嵐
(829)中高溫GaN插入層厚度對藍光LED光電性能的影響劉青明[1,2];盧太平[1,2];朱亞丹[1,2];韓丹[1,2];董海亮[1,2];尚林[1,2];趙廣洲[1,2];趙晨[1,2];周小潤[1,2];翟光美[1,2];賈志剛[1,2];梁建[1,2];馬淑芳[1,2];薛晉波[1,2];李學敏[1,2];許并社[1,2]
(836)基于諧振腔效應的近紫外垂直結構LED光萃取效率優化胡曉龍[1,2];齊趙毅[1,3];黃華茂[1,2];王洪[1,2,3]
(845)雙包層太赫茲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特性胡守重;侯尚林;劉延君;王道斌;雷景麗
發光學應用及交叉前沿
(852)基于白光LED可見光通信的音頻傳輸系統李志全[1];謝銳杰[1];王聰[1];劉同磊[1];李文超[2];顧而丹[1];牛力勇[1]
(859)有塵環境多組分氣體成分檢測系統的設計曾怡帥[1];楊友良[1,2];馬翠紅[1,2]
(866)不同光譜法用于藥物與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較研究劉保生;李彤彤;張秋菊;崔萌萌;段韶彤
(873)席夫堿稀土配合物與DNA的作用方式李小芳[1];馮小強[1];楊聲[2];朱元成[1]
(881)基于氧化石墨烯熒光適體傳感器的多巴胺檢測姜利英;周鵬磊;肖小楠;張培;劉帥;閆艷霞;陳青華;姜素霞
(887)損耗型單負材料雙層異質結構的反常場局域董麗娟[1];石泰俠[2];鄧富勝[1];劉麗想[1];石云龍[1];劉艷紅[1]
(892)不同調光方式LED照射下的人體非視覺效應周曉明;羅達;張惠平
發光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中國光學》辦刊宗旨:報道我國光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理論、科技成果和創新技術,反映光學領域的最新科技水平和發展動向,為國內外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和學術積累的平臺,促進光學和應用光學學科的發展。報道內容:基礎光學、發光理論與發光技術、光譜學與光譜技術、激光與激光技術、集成光學與器件、纖維光學與器件、光通信、薄膜光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與器件、信息光學、新型光學材料、光學工藝、現代光學儀器與光學測試、光學在其他領域的應用等。
發光學報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SA 科學文摘(英)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科雙效期刊
發光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論文請按下述順序撰寫:題目,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單位的對外名稱,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稱書寫),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摘要(以第三人稱書寫)。
2.研究工作報告的正文格式包括:引言,實驗工作,主要實驗工作結果和分析討論以及結論4大部分。“研究快報”的正文限3頁,可不受上述格式的限制,但要給出中英文摘要。
3.摘要。中文摘要內容要求200~300個漢字的篇幅。英文摘要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形式),作者所在單位,摘要的正文和關鍵詞。本刊要求英文摘要應有A4紙1頁的篇幅。英文摘要正文部分大約需有300個英文單詞。可不限于中文摘要的直譯,其內容包括:論文工作的目的簡述,即作者想要解決哪些學術或技術問題;主要實驗內容簡述;實驗結果、分析和所得結論以及論文的創新和意義所在。
4.文中的插圖、照片和表格要附在正文的相應位置,并應以中英文對照地給出圖注和表注。
5.文中所用外文字母或符號,都要清楚地給出(符合量與單位的國家標準)。不同文種的字母,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等,都應易于辨認,不可混淆,必要時可用另頁標注清楚。
6.參考文獻應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附在文后。尚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刊登引文的刊名、卷、期和頁碼均應準確無誤。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zqk/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