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黃河下游的河道整治以防洪為主要目的,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除能控導中常洪水和一般流量下的河勢、有利于防洪工程安全外,還必須保證在大洪水及超標準洪水時過流通暢,具有足夠的過洪能力。排洪河槽寬度是按規劃治導線布置整治工程時的一個控制指標。在
摘要:黃河下游的河道整治以防洪為主要目的,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除能控導中常洪水和一般流量下的河勢、有利于防洪工程安全外,還必須保證在大洪水及超標準洪水時過流通暢,具有足夠的過洪能力。排洪河槽寬度是按規劃治導線布置整治工程時的一個控制指標。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水文斷面及河段內的排洪河槽寬度,并結合黃河下游實測過洪能力,綜合分析確定黃河下游排洪河槽寬度。研究認為,主槽宣泄80%的洪水所需要的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鐵謝至伊洛河口、高村至國那里河段不小于1600m,伊洛河口至高村河段不小于2000m。
關鍵詞:過洪能力;防洪標準;排洪河槽寬度;黃河下游
1排洪河槽寬度確定原則
1.1已有研究成果
黃河下游的河道整治應以防洪為主要目的,因此修建的河道整治工程除能控導中常洪水和一般流量下的河勢、有利于防洪工程安全外,還必須保證在大洪水及超標準洪水時過流通暢,具有足夠的過洪能力。在河道整治初期多從控制河勢考慮,20世紀70年代初期已注意到排洪河槽寬度問題,20世紀90年代對排洪河槽寬度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排洪河槽寬度定義如下:按照規劃進行河道整治后,一處河道整治工程的末端至上彎整治工程末端與下彎整治工程首端連線的距離,稱為該處河道整治工程的排洪河槽寬度Bf。
胡一三[1]用實測流量大于10000m3/s情況下的平均單寬流量來確定排洪河槽寬度。現有防洪標準,花園口站為22000m3/s,夾河灘站為21500m3/s,高村站為20000m3/s,這3個站的平均單寬流量分別為花園口站9.21m2/s、夾河灘站9.40m2/s、高村站11.57m2/s。由此計算3個水文站斷面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花園口2390m、夾河灘2290m、高村1730m。另外,考慮到超標準洪水、河道游蕩特性和水文斷面的代表性差,計算的排洪河槽寬度可能偏小,認為黃河下游寬河段的排洪河槽寬度應不小于2500m。
1.2排洪河槽寬度確定原則
黃河下游河道是排洪的通道,主槽則是排洪的主要通道,實測大洪水及特大洪水主槽最大排洪能力為60%~80%。另外,黃河下游主槽的排洪能力與主槽平灘流量有關,主槽平灘流量大則主槽的排洪能力大,主槽平灘流量小則主槽的排洪能力小。因此,黃河下游排洪河槽寬度的確定應遵循以下原則。(1)排洪河槽寬度是主槽通過堤防設防流量的60%~80%時對應的主槽寬度。(2)排洪河槽寬度是主槽平灘流量較大(6000~8000m3/s)時對應的主槽寬度。(3)排洪河槽寬度是主槽宣泄設防流量的60%~80%時對應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
2水文斷面排洪河槽寬度分析
2.1近期洪水預演模型試驗排洪河槽寬度分析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分別于2016年、2017年汛前,在小浪底至陶城鋪河道模型上開展了黃河下游洪水預演模型試驗,設計洪水演進至花園口站的最大洪峰流量分別為22600m3/s和15487m3/s。2016年洪水預演試驗模型初始地形采用2015年汛后地形,同時根據最新的衛星地圖模擬了河道整治工程、橋梁、生產堤、渠堤、村莊、村臺、片林等。2017年洪水預演試驗模型初始地形采用2016年汛后地形,同時模擬了大堤范圍內的細部地形。根據模型試驗中花園口、夾河灘和高村3個水文站的過流情況,分析統計了河寬分別在1000、1300、1600、2000m范圍內的洪水過流比。兩次洪水預演模型試驗同樣宣泄設計流量的80%以上洪水,花園口斷面主槽寬度需要1600m以上,夾河灘斷面主槽寬度需要1300m以上,高村斷面主槽寬度需要1000m以上。
2.2主槽平均流速法計算的排洪河槽寬度
用實測流量大于10000m3/s情況下的主槽平均流速來確定排洪河槽寬度。水位采用2018年過洪能力分析確定的設防水位,地形采用2017年汛后地形。
2.3大洪水期間實測的主河槽寬度
可以看出,同樣宣泄80%以上的洪水,花園口斷面主槽的最大寬度為1470m,高村斷面主槽最大寬度為1166m。
3河段內排洪河槽寬度分析
黃河下游河道斷面多呈復式斷面形態,其不同部位的排洪能力存在很大差異。洪水期主槽是排洪的主要通道,一般高村以上主槽排洪能力占80%以上,高村至孫口段占60%以上。因此,平灘流量是反映河道主槽排洪能力的重要指標。
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期(1963年以前),黃河下游來水較豐,花園口1950—1963年年平均徑流量為464億m3,且年際間變化不大,花園口、高村、艾山、利津4個站的平灘流量變化也不大,基本上在7000~8000m3/s之間變化[4];60年代中期(1964—1968年),黃河下游來水偏豐,花園口1964—1968年年平均徑流量達598億m3,4個站的平灘流量增大到8000~9000m3/s;1969年以后,下游來水量比前期明顯減少,花園口1969—1974年年平均徑流量為326億m3,4個站的平灘流量快速減小,到1974年左右,平灘流量減小到4000~5000m3/s。
1975—1976年,下游來水再次偏豐,花園口1975—1976年年平均徑流量為540億m3,4個站平灘流量恢復到6000~7000m3/s;1976年以后,下游來水量有所減少,花園口1976—1980年年平均徑流量為464億m3,4個站平灘流量也有所減小,到1980年減小到4000~5000m3/s;1980年以后,連續出現幾個豐水年,花園口1981—1985年年平均徑流量為507億m3,平灘流量又有所恢復,到1985年平灘流量恢復到6000~7000m3/s;1986年以后,下游遭遇近20a的枯水序列,花園口1986—2000年年平均徑流量僅為269億m3,平灘流量持續減小,到2000年前后已減小到2200~2800m3/s。
2002年以來,小浪底水庫連續14a開展調水調沙試驗,下游河道平灘流量又有一定回升,2017年底恢復到4200~7200m3/s。由以上分析可知,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期、20世紀70年代中期、1981—1985年以及2015—2017年期間,黃河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河道的平灘流量較大,平均在6000m3/s以上,該時期主槽的排洪能力也較大,一般占60%~80%。因此,統計該時期黃河下游河段的主槽平均寬度,可以反映河段的排洪河槽寬度,即主槽宣泄60%~80%的洪水所需要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表10統計了該時期幾個典型年黃河下游各河段平灘水位下的主槽寬度,可以看出,主槽宣泄60%~80%的洪水所需要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花園口以上1700m、花園口至夾河灘1600m、夾河灘至高村1500m、高村至孫口900m。
4排洪河槽寬度綜合分析
黃河下游河道是洪水的通道,而主槽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洪水期主槽的最大過流量一般可達全斷面的60%~80%。胡一三、王普慶、江恩惠等計算排洪河槽寬度時,是按排洪河槽寬度范圍內通過全部設防流量考慮,若按通過80%考慮,則胡一三計算的3個水文站斷面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花園口1910m、夾河灘1830m、高村1380m;王普慶、江恩惠計算的兩個水文站斷面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花園口2490m、高村1720m。另外,胡一三、王普慶、江恩惠等計算排洪河槽寬度時,確定參數所選用的序列較長,不能反映設防流量等特大洪水特性,花園口、高村主槽平均單寬流量分別為11.3、13.8m2/s,花園口、高村主槽平均河相系數分別為10.4和6.5,則胡一三計算的兩個水文站斷面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為花園口1560m、高村1160m,王普慶、江恩惠計算的兩個水文站斷面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為花園口1440m、高村980m。
綜合以上分析認為,主槽宣泄80%的洪水所需要的最小排洪河槽寬度分別為花園口以上1700m、花園口至高村1600m、高村至孫口1300m。另外,考慮到超標準洪水、河道游蕩特性,計算的排洪河槽寬度可能偏小,認為鐵謝至伊洛河口、高村至國那里河段的排洪河槽寬度應不小于1600m,伊洛河口至高村河段的排洪河槽寬度應不小于2000m。
參考文獻:
[1]胡一三.河道整治中的排洪河槽寬度[J].人民黃河,1998,20(3):12+21.
[2]王普慶,黃鴻海,江恩惠.游蕩性河道排洪寬度的選定[C]//周連第,邵維文,戴世強.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430-435.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ylw/22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