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近一年以來,筆者在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駐村聯戶扶貧,在駐村日常工作中,因為職業原因自然免不了關注山區農業機械化問題,對貧困山區農業機械化的需求比以往有一種更深刻的感受。 工作中發現,小農機在山區農業生產和產業扶貧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產
近一年以來,筆者在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駐村聯戶扶貧,在駐村日常工作中,因為職業原因自然免不了關注山區農業機械化問題,對貧困山區農業機械化的需求比以往有一種更深刻的感受。 工作中發現,“小農機”在山區農業生產和產業扶貧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產生了對“小農機”存在價值的再認識。
一、現實情況
從地理條件談起。 嵐皋縣地處秦巴山脈,嶺谷相間、坡陡溝深,最高海拔2600余米,農戶居住分散,除河流兩岸有少量梯田外,其余耕地均零星分散于山坡上,30°以上的坡地占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 按常規理解,農業機械在這山大溝深之地毫無用武之地。 其實不然,筆者走訪入戶后發現,這里的農戶家中常能看到飼料粉碎機、脫粒機之類的小型農機。
筆者駐村所在的楓樹村,就有這么一戶非常典型的山區四口之家,戶主右腿畸形是個殘疾人,但身殘志不殘,妻子外出務工,兩個孩子在外求學,平常家中就他一個人。 俗話說“窮則思變”,困境面前,他利用陜西省“5321”政策的脫貧貸、互助資金等發展種養業,勤勞質樸的他雖腿腳不便,仍在家養了5頭牛、6頭豬、10余頭羊、50余只雞,地里種的玉米、紅薯、土豆等大部分用作飼料,家中粉碎機、脫粒機等小農機一應俱全,而不起眼的“小農機”,恰恰成為他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其次談談勞動力條件。 目前,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村青壯年勞力以外出務工為主,背井離鄉去了大城市務工,許多山村常態是空巢老人。 平原地區條件好,可以通過流轉實現全程機械化; 丘陵山區基礎差,本就零星分布的土地由誰來種呢? 一種方式是退耕還林,但作為生態扶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山區群眾的吃飯問題; 第二種是一部分社員易地搬遷到了集鎮或縣城,但自家的土地無人耕種,甚至撂荒; 第三種比較特殊,許多農村存在著一類人群叫陪讀者,因為想要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而離家前往縣城、地級上、甚至省城,靠在城市里打零工維持生計并供養子女讀書,其實,這類人群本都可以成為一個村的致富帶頭人。 長此以往,農村人口將會變得越來越少。
我國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丘陵山地,由此帶來的山區無人種地問題亦日趨嚴峻。 筆者認為,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把人留住,是脫貧的最根本問題。 對于這一認識上下是一致的,經過幾輪撤鄉合鎮,許多鄉村學校已撤消,師資力量仍相當匱乏,脫貧目標只是保障每個適齡學生不輟學,優質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相對落后。 人才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是鄉村振興之本,如果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有公認的好學校入學,誰還會背井離鄉求學。 因此,留住人才才是發展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
二、特殊作用
山村土地零星分散,對于在脫貧攻堅中易地搬遷的農戶來說,山上的舊宅已經拆除退耕,迫切任務是盡快把這些土地有效利用起來。 一方面,以市場為引領,以項目資金整合為依托,以農業園區為切入點,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土地向主導產業集中,向市場主體流動,讓這些土地由小變大,由分散變集中,因地制宜實現規模化經營,大力推廣設施農業、山地果園化、養殖場等建設,為農機標準化作業提供平臺,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
另一方面,推動宜機化改造,改善作業條件,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 目前,陜西省在安康和延安等地都開展了階梯型緩坡地宜機化改造試點,為改善山區機械化作業條件提供了一定經驗,并將積極引導丘陵山區土地宜機化改造,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這樣農機就有了“用武之地”。
隨著鄉村振興的發展,丘陵山區農機化基礎正在發生著改變。 脫貧攻堅的實施,農村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在產業扶貧引領下,丘陵山區優勢特色產業獲得加快發展; 隨著剩余勞動力的逐步減少,丘陵山區對機械化的依賴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迫切。 這種發展趣向和目前現狀形成一對矛盾,對于丘陵山區多元化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農產品初加工來說,必須優先解決這些產業機械化水平不高的問題。
筆者認為,解決矛盾的關鍵在于發揮“小農機”的作用,或者說是農機小型化問題。 第一,小型農機確實能夠解決勞動力不足、地塊零星分散、移動費時等問題,滿足丘陵山區分散農戶的需要。 在丘陵山區,因地塊小、相隔較遠甚至道路不便,農機在地塊之間的轉移就是個大問題,輕便的小農機更適合發展。 第二,在丘陵山區推廣設施農業、養殖場等,因山區平地有限,自動化較高的大型設備難以“重用”,縮小版的高性能設備更具有推廣使用價值,如多功能微耕機、噴灌滴管設備、卷簾機、飼草加工設備、飼料加工設備、自動喂料設備等,把體態縮小但功能不減。
第三,宜機化改造后梯田將是今后丘陵山區農機化的常態,可適宜幅寬小的水稻插秧機、種植機械、收獲機械作業。 第四,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從初級的米面加工機械,到具有復式功能的農產品初加工、包裝等,為進一步儲存、運輸、外銷提供了更大便利,如在丘陵山區建廠更經濟實惠,如小型切片機、烘干機、茶葉生產線、食用菌生產線、木料加工線等都很適用。 第五,土地流轉后坡度較大或者無法改造的土地,一般被連片經營成了果樹園區,滴管噴灌設施、除草施肥設施、摘果、套袋、剪枝、果園運輸等環節,更需要一些輕型機械化設備。 由此可見,“小農機”因為小而精、輕而全,在丘陵山區農機化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農業論文投稿刊物:《農機科技推廣》(月刊)創刊于2001年,本刊由農業部主管,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由2001年9月創刊以來,以權威性,導向性,適用性的辦刊原則和高科技含量,高信息含量,高水平的辦刊質量受到了全國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推廣系統,農墾系統,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農機專業戶等方面廣大讀者的普遍歡迎。
三、發展建議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小農機在加快丘陵山區機械化,以至于鄉村振興中都不可或缺,筆者認為,應從組織形式和補貼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方面,丘陵山區重視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 隨著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的發展,推動了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發展,但農村勞動力成本飆升成為發展農業生產的瓶頸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有實現機械化是根本出路。 因此,應抓住時機因勢利導,以土地流轉和宜機化改造為著力點,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依托,大力培育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隊和農機大戶等農機作業服務組織,不斷提高丘陵山地農機化水平。
另一方面,要創新丘陵山區農機購置補貼方式。 “小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力度要向丘陵山區傾斜,擴大丘陵山區適用機具補貼范圍,探索特色產業所需機具補貼途徑,因地制宜實施補貼政策,刺激農機生產企業創新開發更多的丘陵山區適用農業機械。
作者:王若飛 楊海龍 毛良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ylw/2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