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研究雪尼爾交織物的生產工藝。以一款雪尼爾交織物為例,介紹了織物規格。為保證產品的順利生產,對綜絲型號、穿綜工藝、穿筘工藝、停經片穿法進行了對比試驗。以十萬緯經停為評價指標,進行了織機工藝的正交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優化后的工藝,平均織
摘要:研究雪尼爾交織物的生產工藝。以一款雪尼爾交織物為例,介紹了織物規格。為保證產品的順利生產,對綜絲型號、穿綜工藝、穿筘工藝、停經片穿法進行了對比試驗。以十萬緯經停為評價指標,進行了織機工藝的正交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優化后的工藝,平均織機速度426r/min,平均織機效率在85.10%以上,成品織疵率控制在0.5%以內。認為:優選專件器材并優化織機工藝是保證產品順利生產的關鍵。
關鍵詞:雪尼爾線;綜絲;穿綜工藝;穿筘工藝;經停;織機工藝;正交試驗;交織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紡織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紡織品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裝的功能逐漸由保暖、遮體等基本服用要求向內在質量和形式美轉變。雪尼爾線通常也稱斷絲線,是用兩根股線做芯紗,通過加捻將斷絲纖維夾在中間紡制而成的一種結構形態較為特殊的花式線[1]。
紡織論文投稿刊物:《山東紡織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59年,是由山東紡織工程學會、山東省紡織科學研究院主辦,《山東紡織科技》編輯部編輯出版發行的中文紡織科技期刊,是我省紡織工業唯一的綜合性科技期刊,期刊緊密圍繞紡織行業結構調整,根據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報道山東乃至全國紡織科研、生產技術、產品開發、技術經濟及國內外紡織發展方向等文獻,是溝通紡織科研、教育、生產和貿易的橋梁。
雪尼爾線早先用于針織品和編織品中,如今在機織物中也有應用。雪尼爾線織入布面后可產生較強的立體感和裝飾效應,具有高檔華貴、絨面豐滿的特點,多用于家紡產品、裝飾織物等,與常規紗搭配也可生產肌理感較強的服用休閑面料[2]。我公司用雪尼爾線與普通紗為經緯紗生產了一款雪尼爾交織物,由于雪尼爾線與普通紗號數差異較大,在織造時經停較高,同時容易出現小斷經疵點,織造難度較大。通過研究確定合理的織造工藝,提高了該產品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并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本研究對其生產中的織造工藝優化、參數調整與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總結。
1雪尼爾交織物的規格
經紗1和緯紗1相同,均為4種顏色的集聚紡C14.5tex紗,分別為深綠色、棕色、淺棕色和桔黃色。經紗2和緯紗2相同,均為2種顏色的C196.7tex雪尼爾線,分別為深綠色和淺棕色。經紗和緯紗均為6種顏色的紗線,以A表示深綠色集聚紡紗,B為棕色集聚紡紗,C為淺棕色集聚紡紗,D為桔黃色集聚紡紗,E為深綠色雪尼爾線,F為淺棕色雪尼爾線。
經向色紗循環為:4C+(4A+4C)×9+E+(2B+2A)×5+2B+F+C+6D+C+F+2B+(2A+2B)×5+E+4C+(4B+4C)×8+4B,每個循環204根紗。緯向色紗循環為:(4B+4C)×8+(4A+4C)×8+E+(2B+2A)×5+2B+F+C+6D+C+F+(2B+2A)×5+2B+E+4C,每個循環188根紗。織物組織為2/2+3/1+1/3復合組織,坯布經密413根/10cm,坯布緯密327根/10cm,坯布幅寬163cm。
2雪尼爾交織物的織部工藝
2.1穿綜器材的選用
目前劍桿織機常用的金屬綜絲主要采用J型中眼與J型大眼兩種。J型小眼主要應用于細號紗品種。J型中眼綜絲綜眼寬度1.2mm,綜眼長度6mm,綜絲厚度1.50mm,多應用于常規品種。J型大眼綜絲綜眼寬度2mm,綜眼長度7mm,綜絲厚度0.95mm,多應用于粗號紗或麻類品種。在Gamma型劍桿織機上分別使用J型中眼與J型大眼綜絲,在相同織機工藝參數下進行對比試驗,織機速度均為400r/min,采用J型中眼綜絲時織機效率78.17%,十萬緯經停10.26次,采用J型大眼綜絲時織機效率85.64%,十萬緯經停7.12次。
雪尼爾線實際寬度2.0mm~2.3mm,是常規紗線直徑的3倍~5倍,容易被綜眼夾持。使用J型大眼綜絲,綜眼面積較J型中眼綜絲的提高約94%,可以有效地減少織造過程綜絲對紗線的摩擦作用,使紗線在織造過程中更容易通過綜眼,且織機效率也更高。因此最終選用J型大眼綜絲。
2.2穿綜工藝的優化
生產中對穿綜工藝進行了優化。原工藝C14.5tex紗采用順穿法,穿第1頁至第4頁綜框,雪尼爾線穿第5頁和第6頁綜框(綜框動程83mm、89mm)。工藝優化后,將雪尼爾線穿綜位置提前至第1頁和第2頁綜框(綜框動程65mm、70mm)。
織造試驗表明,采用優化后的工藝,十萬緯經停由9.17次降低到6.53次,降低約29%。在梭口角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通過前提綜框位置,綜框上下運動的動程可以減少約19%,雪尼爾線在一次完整的開口運動中(梭口開放、綜框靜止、梭口閉合)受到的張力拉伸與張力波動較小,既有利于開清前部梭口,又可以減少紗線在開口運動時在綜眼中的移動[3-4],從而減少綜絲對紗線的拉伸、磨損,有利于降低十萬緯經停。
2.3穿筘工藝的優化
為改善雪尼爾線經停高、起毛起球等問題,根據織物規格設計專用花式鋼筘,但是其加工制作延長了生產周期,同時增加了生產成本。通過調整鋼筘類型及筘號、每筘平均穿入數等,進行對比試驗。
其中,雪尼爾線均為每筘1入,織機速度均為400r/min。除201齒/10cm普通鋼筘外,其余鋼筘都能有效降低經停,滿足生產要求。當筘號過高時,經紗與筘齒間的摩擦作用較強,織造過程中容易磨斷經紗并造成開口不清,導致生產效率較低;當筘號過小時,布面容易出現筘痕疵點[5]。綜合考慮生產周期和生產成本因素,最終確定采用134齒/10cm普通鋼筘進行生產。
2.4停經片穿入工藝的優化
雪尼爾線直徑較粗,在停經片、綜絲等器材的夾持作用下,在織造過程中容易出現斷線后未及時停車并持續打緯的現象,造成布面斷經疵點,嚴重影響布面質量。
3結論
(1)在生產雪尼爾交織物的過程中,穿綜使用J型大眼綜絲,將雪尼爾經紗綜框前提,可以減少綜絲對紗線的磨損,同時縮短綜框上下運動動程,開清前部梭口,有效降低經停。(2)穿筘使用134齒/10cm普通鋼筘,采用每筘3入+每筘1入時,有利于降低經停,保證布面質量,且基本達到花式鋼筘的使用效果。
(3)采用0.3mm停經片雙穿法,并將穿雪尼爾線的停經片單獨穿到第1根停經條上,能夠有效減少雪尼爾經紗斷線后延遲性問題。(4)以十萬緯經停為單一評價指標,正交試驗優選的織機參數:每千根經紗張力0.3KN,開口時間24°,停經架深度14cm,可以減少劍頭、劍帶對紗線的摩擦,十萬緯經停6.38次。
參考文獻:
[1]何俊,馬順彬.雪尼爾變經密交織物的生產[J].棉紡織技術,2019,47(7):72-74.
[2]王依凡,任學勤.雪尼爾紗與燈籠紗復合花式紗線的開發[J].紡織科技進展,2017(4):31-34.
[3]朱蘇康,高衛東.機織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1-300.
[4]殷翠紅,張洪勝,劉洋洋.高密紗羅織物的生產工藝探討[J].紡織導報,2020(4):55-58.
[5]曲海洋,張仕陽,眭建華.兩類織物筘痕的主客觀測評[J].棉紡織技術,2018,46(11):22-25.
作者:殷翠紅陳鋒劉洋洋張洪勝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ylw/2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