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果樹農藥污染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明確果樹農藥污染發生原因,介紹了正確處理果樹病蟲害,防治農藥污染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方法;果樹生長;農藥污染 農藥,作為當前提高果樹產量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使用種類較多,用量范圍逐步擴大。
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果樹農藥污染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明確果樹農藥污染發生原因,介紹了正確處理果樹病蟲害,防治農藥污染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方法;果樹生長;農藥污染
農藥,作為當前提高果樹產量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使用種類較多,用量范圍逐步擴大。本文從河北省玉田縣果園病蟲害防治調查時所發現的問題出發,論述果園病蟲害防治措施。采用單一的防治方式,過于依賴農藥防治,在使用農藥時許多環節缺乏科學性、規范性,不僅會污染果品,而且會給人畜、土壤、大氣等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如何保護生態環境,控制農藥污染,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
1 果樹生產時關于農藥污染所帶來的問題
1.1 直接污染果品河北省曾經對果品市場當中的農藥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當前果品當中的農藥超標現象十分的常見。從目前農藥污染品種來看,可以發現主要是以菊酯類和有機磷殘留為主,其作為功能較強的殺蟲劑,使用量較大。與此同時,有機氯農藥因為國家明令禁止被使用在水果蔬菜農作物當中,所以其所具備的殘留水平出現降低的情況,未出現污染果品的情況。目前來看,我國所使用到的農藥主要是以殺蟲劑作為重點,占據總農藥數量的70%以上,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毒性極高的農藥被使用后,這就會導致農副產品的殘留,導致其普遍的殘留在農副產品當中[1]。
1.2 給果樹帶來污染使用農藥后,一些會殘留在果實表面、果樹枝葉,也有一部分逐漸滲透到果樹的角質層或者果體中,隨后在植物體內進行疏導,殘留于果樹的汁液器官當中,帶來嚴重的危害。比如,一些難以融溶于水的藥劑、石硫合劑等,在葉面經過化學作用之后,變成了溶于水的物質,隨后經過滲透的方式侵入到植物組織當中。堿性藥劑的使用,會對于葉的表面帶來極大的危害。農藥對于植物帶來的污染,輕則是減弱果樹的光合作用,延長果實成熟期,重則會導致葉片大量的黃化,果實也出現落果、褐果等,甚至畸形,更有甚者會導致植株死亡。
1.3 對果園周圍水體帶來污染主要是包括下述幾個方面:一是向水體當中直接加入農藥;二是含有農藥的雨水不慎落入到水體當中;三是土壤或者植物黏附的農藥經過雨水的沖刷之后,或者直接被溶于水體當中。
1.4 對果園土壤所帶來的污染直接向植物或者土壤表面噴灑農藥,成為當前最主要的方式,這就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筆者調查發現,果園土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一些微生物與土壤接觸后被殺死,這就會導致土壤的透氣性和腐蝕能力受到影響,隨后會進一步破壞和影響土壤的肥力,導致植物生長發育受到抑制。
1.5 對果園周圍大氣帶來嚴重的污染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在氣流的作用下,這些農藥顆粒會飄散到較遠的地方,土壤中或者植物表面的農藥在大氣作用之下會飛揚到空中,并且帶來嚴重的污染。
1.6 對人畜帶來影響在施加農藥過程中,農藥會通過消化器官、皮膚、呼吸道等進入到人體當中。除此之外,農藥被殘留在土壤、水體或者果品當中,當人們飲食或者經過食物鏈開始進入到人體時,如果農藥數量較大,那么就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甚至會致畸、致癌,對于人畜健康造成影響。
1.7 帶來果品污染問題為了避免病蟲害影響到果實,很多農戶都會選擇果樹掛果之后,或者當果樹即將進入到成熟期,便開始使用高毒害農藥,一些高毒害農藥有著較長的殘留期,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果品的生長,并且也會影響到果品后期的售賣情況。很多農民會直接將果樹種植在水體當中,隨后將農藥直接噴灑在水體里,這就會帶來更加嚴重的污染問題。農藥具備極高的揮發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飄散在空氣當中或者水體當中,最終帶來更加嚴重的污染問題。
2 果園農藥污染最主要的原因
2.1 農藥使用數量大幅度的增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當中大量的勞動力開始融入到城市當中,這就會導致我國農田工作缺乏有效的勞動力,并且也會間接提高農藥使用的數量。近幾年來,因為人們大量地使用農藥,這就會導致很多病災逐漸對于農藥產生了一定的對抗性,隨著使用農藥的次數和頻率不斷的增加,這就會使人們面對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2]。不僅如此,大量使用農藥也會造成害蟲天敵資源摧殘,不斷擴大害蟲的危害,同時也會增加對于人們對于農藥的依賴性。
2.2 果農缺乏用藥常識在當前防治果樹病蟲害過程中,因為果農缺乏科學的用藥常識,所以在為果樹噴灑農藥時,經常出現不當行為,并且存在嚴重的藥害,使得一些葉片被不斷地燒傷,降低了果實的質量,出現落果、落花等情況,影響果樹正常發育,使其商業價值得以降低。這一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受到下述幾個方面影響:一是部分品種樹種進行施藥,這就會使其產生藥害,不同的品種果樹對于藥物敏感性截然不同,所以在施加農藥過程中,應當將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加入其中。
比如,核果類果樹,對于敵百蟲等十分的敏感,桃樹則對安寧十分的敏感,杏樹、李樹、桃樹等在生產過程中不能使用波爾多液,葡萄則是要用石灰半量式,蘋果則是以多量式而不是為了達到防治的效果去不斷提高農藥的濃度。一些果農為了提高病蟲害治理效果,盲目地認為濃度越高那么就有著越來越好的病蟲防治效果,所以在防治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農藥配藥的濃度。二是選擇混配農藥的情況。出于某種目的或者考慮,農藥混合使用開始成為我國一個主要的特色。混合使用雖然能夠提高以及擴大農藥的作用,但是一些農藥適合混合一些,則不適合混合。比如,如果將波爾多液和石硫合劑進行混合之后,就會增加大量的水溶性,如果噴到果樹上,就會帶來嚴重的藥害問題。
2.3 存在盲目噴灑的情況一些果農在噴灑農藥時,他們片面地認為,必須噴灑到藥液滴落才保證將植株噴透。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會浪費大量的農藥,同時會對于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
3 控制果園農藥污染的有效控制方式
3.1 做好果園管理工作,避免進一步惡化農藥防治是最經濟及最基本的方式,一方面,能夠不利于有害生物繼續繁殖和活動,達到控制病蟲害發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果樹日后更好的成長,提高對于病程所具備的抵抗力。此時采用的措施包括下述幾種:一是利用和培育無病蟲且健壯的繁殖材料,把握好檢疫關,嚴格地避免病蟲害傳播以人為傳播為主。
二是做好果園衛生,及時的清除病蟲殘體。將有效的消滅寄主。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減少或者直接消滅國內外病蟲出現或者再次侵染的來源。三是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果樹所具備的抗性。果園管理質量的好壞往往也與果樹的生長發育、有害生物的發生等有著密切的聯系。一些果園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導致果園當中雜草叢生,果樹有著較弱的生長趨勢以及較差的抵抗能力,病蟲危害也十分嚴重,所以需要采用松土、除草、施肥、灌水、合理兼作、種植綠肥等有效的措施,提高栽培管理的力度,創造一個有效的生長環境,避免一些病蟲害進一步的發展。
四是利用和選育一些優良的品種,因為不同的品種對于抗蟲能力有著極大的區別,病蟲害發生情況直接受到果蔬抗性的影響。五是采用定期觀察方式做好相應的測報工作。一些果園有良好的條件,那么就需要保證定時、定人的觀察果樹病蟲害發展的情況,隨后從其發展規律出發,制定規劃,保證將整個病蟲害防治扼殺在萌芽當中[3]。
3.2 盡可能減少使用農藥的頻率
需要不斷的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充分的利用和保護自然天敵,或者在果園當中釋放一定的天敵,采用以蟲治蟲的方式。利用昆蟲激素來直接的誘殺昆蟲,采用生物防治方式,具備無公害、成本低等特點。使用機械方式或者物理方式,從病中的生物學特征出發,采用簡單或者機械化的方式直接消滅病蟲害。最常見的方法包括誘殺法、阻隔法、補殺法等。合理、科學、安全地使用農藥。當病蟲害十分嚴重時,應當選擇一些低毒、高效、污染、污染小的農藥[4]。盡可能采用細霧噴灑技術,逐漸淘汰掉一些粗霧噴灑技術。采用對癥下藥的方式進行防治。
蘋果病蟲害或者雜草、病蟲害等有所不同,同時化學農藥種類繁多,只有準確識別各種生物種類,并且了解藥劑特性,才能保證做到對癥下藥。采用適時用藥的方式,對于一些果樹病蟲害,需要把握好防治的有效機會,對于病蟲害發生情況完成測報工作,掌握其發展的動態,這樣才能保證治標達標,采用及時吃藥的方式。比如,防治蘋果食心蟲過程中,需要根據性誘劑情況,并且結合卵果率情況,在孵化率為1%時,可以在樹上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如果防治過早,就會導致尚未羽化、產卵,所以難以起到有效的。如果防治過晚,那么幼蟲開始已經鉆入到果樹的體中,會降低藥效[5]。
3.3 在應用農藥時應當保證具備科學性
在出現大面積的病蟲害后,一定要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并且在選擇農藥時,應當選擇一些無污染、低殘留、低毒、具備較強高效性的農藥,隨后合理使用農藥。一是科學使用農藥。一是禁止間隔施用農藥,使用農藥時,必須遵守有關規定。同時,應在果實采摘前20d~30d,禁止施用各種化肥和農藥,以確保果實銷售時農藥殘留檢測指標盡可能不超標。二是準確、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病蟲害應在發病初期或大規模發病期間進行防治。病蟲害的防治應該病蟲害的指標已達到預防和控制索引、病蟲害的生命力很弱,病蟲害的隱瞞是剛性的,好天氣應該選擇科學的參與。三是優化和完善用藥技術。根據當地的果園病蟲害的實際發展規律,同時也需要結合一些觀察病蟲害生長的記錄和報告,可以對病蟲害進行全面、科學的管理。如果能夠同時的開展多項病蟲害防治工作,就不應該進行專項整治[6]。
3.4 利用農業策略控制病蟲害
農業防控措施的出現,被人們譽為是最經濟、最基本的方法,這主要是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種植品種優良并且具備良好抗病蟲害能力的果樹。果農應該在選擇果樹品種過程中,根據當地條件,保證選擇健康和強壯的樹種,使其能夠適合當地環境條件,具備良好抗疾病的能力,以抑制或減少疾病和害蟲的概率,同時也能減少化學防治力度。二是加強果園管理,提高果樹的抗性。一般管理體系較粗放的果園,都會出現十分嚴重的病蟲害問題,果樹生長乏力,雜草叢生。為此,可采取種植綠肥、間作、修剪、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等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因此該方式也被稱作是果園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重要環節。根據病蟲害的習性特點,將物理防治措施加入其中,可以及時的消除病蟲害問題。三是定期對果園進行觀察,并準備好檢測報告。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應當對果樹定期觀察,隨后需要結合病蟲害發展規律,由此可以將病蟲害直接扼殺。
3.5 加強宣傳培訓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網絡等信息媒體建設工作,隨后在防治過程中,及時發布農情、病蟲害監測動態信息,利用錄像、影視、廣播、發放手冊、科普讀物等方式,或者積極主動地開展不同層次與不同形式的植保培訓班或者防病蟲戰役集訓班等,全面宣傳和教育農民科學種田,運用科學農藥新知識和新技術,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3.6 物理預防根據病蟲害所具備的某些生物學特性,學會使用一些相對簡單的儀器或措施,可直接消滅病蟲害。最常用的有殺生、誘捕、高溫處理(或水處理)、射線處理等。如果是腐爛病,可用手工刮皮、抹泥的方法治療,殺死象甲以及金龜子等;用糖醋罐(碗)去誘殺一些小卷葉蛾成蟲;將板栗種子浸泡在45℃~60℃的熱水中,可殺滅種子害蟲。此外,也可采用陽光照射法,這也是消除種子害蟲的有效方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果樹種植業逐漸的發展,果樹病蟲經過多年的繁殖傳入,有著繁多的種類以及較高的爆發頻率,故而導致病蟲害所帶來的損失,占據總產量的20%。為了避免病蟲害進一步的蔓延,所以果農開始選擇使用農藥,但是在長期使用農藥之后,就會對于環境和果樹的品種帶來嚴重的污染。提高水果的質量和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果園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必須將預防為主、綜合防御作為基本的工作指南,積極探索和推廣綠色防治技術,由此能夠防止農藥對土地或者周邊的水資源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最終可以維持果園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蕊.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J].種子科技,2021,39(21):75-76.
[2] 董承永.淺談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1(9):47-48.
[3] 李桂芬.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問題及其治理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20):55,57.
[4] 張笑,封涌濤,劉瑞.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J].陜西農業科學,2019,65(8):98-99,105.
[5] 鮑明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問題及其治理措施[N].山東科技報,2016-10-14(2).
[6] 張海章.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問題及其治理措施[N].河北科技報,2011-6-23(B06).
作者:楊 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ylw/3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