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學報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社簡介 《西北植物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中文核心期刊。獲獎情況:全國優秀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西北植物學報雜志北大核心期刊征
非官網,僅供參考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社簡介 《西北植物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中文核心期刊。獲獎情況:全國優秀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西北植物學報雜志北大核心期刊征
非官網,僅供參考西北植物學報雜志社簡介
《西北植物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是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中文核心期刊。獲獎情況:全國優秀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西北植物學報雜志北大核心期刊征集植物造景論文
《西北植物學報》主要刊載:有關植物遺傳育種學、分子生物學、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學、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生化、藥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態學、生物多樣性、植被演替、植物區系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的原始論文、研究簡報以及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綜述論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報。讀者對象:為國內外有關植物科學的科學研究人員、高等學校教師、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藥品研究開發的相關人員。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綜述與論壇、研究報告、研究技術與方法、研究簡報、科學家園地、科研機構簡介、生物儀器信息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科雙效期刊百種重點期刊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2017目錄
陸地棉GhSAD2基因克隆與表達特征研究簡蔡曼;李衛華;王娟;王旭文;孔憲輝;余渝;劉麗
(1721)枸杞WRKY3基因克隆及組織表達分析簡徐惠娟;鄭蕊;陳任;王彥才;王麗娟
(1728)桂花查爾酮異構酶OfCHI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簡張水明;涂佳麗;阿不都熱扎克·依沙克;李川微;戶倩;陳磊;董麗麗
(1735)丹參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簡時王珂;孫奕玥;舒志明;張躍進;梁宗鎖;郭宏波
(1743)3種錦雞兒屬植物過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簡李寧寧;齊菲;安滿霞;李瑜;張文波;林曉飛
(1752)玉米AGO基因在籽粒發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簡張丹;王玲;劉曉;闞云超;李丹丹
(1757)基于SSR標記的新疆野杏群體遺傳多樣性及遺傳結構簡包文泉;烏云塔娜;王淋;趙罕;杜紅巖
(1764)根尖維管組織在狗薔薇類原球莖發生中的作用簡劉鳳欒;閔睫;陳青;田代科;趙梁軍
(1772)三七綠紫過渡地上莖的花色苷和皂苷組織定位及其含量分析簡穆婷;趙昶靈;陳中堅;文國松;楊生超;魏富剛;肖興磊;王崇德
(1781)內蒙古賀蘭山某塊菌的形態解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簡趙艷玲;王海峰;王兆錠;樊永軍
(1787)傘形科部分類群氣孔結構及其分類學價值簡郭詩琦;王超群;劉玫;茹劍;王靖茹;王雪微
(1794)五倍體草莓及其十倍體的葉片差異表達蛋白分析簡寧傳麗;蔡斌華;王濤;喬玉山
(1801)日灼脅迫對枇杷果皮蛋白質組的影響簡潘德灼;鄧朝軍;呂曉杰;宋曉敏;邱智敏;龔慧文;蔣際謀;陳偉
(1813)丹參植株內生菌的分離純化及其抗病性研究簡顏華;何姣;李素儉;賈良輝;李軍超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原《云南植物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植物學專業學報。《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辦刊宗旨:反映我國植物學研究科技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雜志云南核心期刊投稿要求主要刊登:植物系統學與生物地理學、植物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生物多樣保護與民族植物學、植物生態學與資源管理和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獲獎情況:國家“雙效”期刊;第2屆全國優秀期刊三等獎;2000年科學院優秀期刊一等獎。
西北植物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題目與標題:論文題目務求簡明、確切、新穎,與文章內容一致,不用副題,一般不超過20字,且中、英文題目表述要一致。題目請勿使用非公知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等。中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1.1.1;2,2.1,2.1.1……,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3級。
2、摘要與關鍵詞:摘要應完整準確概括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包含研究目的、材料與方法、結果、結論等要素,并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序號。英文摘要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中、英文摘要下方應分別列出相對應的關鍵詞3—8個。
3、引言:簡要評價國內外有關本研究方面的研究現狀、進展和未解決的問題,說明本研究的目的。
4、材料與方法:植物名稱在文中首次出現要注拉丁文學名,實驗方法若與前人所用相同,只需注明文獻;有改進之處須交代清楚;若為新方法要詳細說明。
5、結果與分析:圖和表要求清晰,具有自明性,數量關系盡量用圖表示,對圖表的分析說明和歸納要敘述準確、層次清晰,符合邏輯關系,但文字部分應避免羅列與圖、表重復的數據敘述。圖用電腦繪制,大小要適中(半欄圖寬≤7.5cm,通欄圖寬≤16.0cm),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圖例差異明顯,標注完整;照片要求圖像清晰,整幅圖版要求照片排列整齊,按寬15cm、高≤20cm,圖版說明要具體、準確。表采用三線表設計,表題明確。圖、表內容應與正文相一致,圖題、表題以及圖表的橫豎項目、注釋均采用中英文對照。量和單位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書寫要規范。
6、討論:重點突出,觀點鮮明,密切結合本文結果和前人研究結果,明確說明本研究的創新點并進行論述。避免簡單重復實驗結果或缺乏依據的過遠、過多的推論及泛論。
7、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為公開發表的資料,按文獻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在正文中引用的相應位置右上角,用[]加序號標出。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請查閱本刊最新版本。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nyqk/1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