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文化館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所以其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社會性、群眾性以及普及性的發展特點。 文化館承擔了公眾服務的重要職責,其中美術輔導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對群眾美術創作工作展開培訓,為社會的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支持。 新時期
摘要:文化館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所以其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社會性、群眾性以及普及性的發展特點。 文化館承擔了公眾服務的重要職責,其中美術輔導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對群眾美術創作工作展開培訓,為社會的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支持。 新時期群眾文化美術輔導工作如何高效開展,是值得群眾文化工作者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文化館 美術輔導 工作特點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需求。 文化館作為文化與藝術傳播的平臺,其也成為我國文化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新時期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群眾美術活動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開展形式。 美術活動作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群眾提升藝術素養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相關部門要加大培訓投入,以建設高質量的輔導人才隊伍,促進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持續開展。
一、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特點
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其主要是為了提升群眾的美術創作能力與鑒賞能力。 文化館的日常工作開展,主要是在了解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保障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動力。 總的來講,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有著以下特點。
(一)群眾性
群眾性是指文化館在開展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群眾,并且群眾往往并不具備專業的能力與素養,同時在年齡、工作性質等方面都有不同之處,有著比較廣泛的覆蓋面,基本上只有在業余時間才能夠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去,以此有效達到娛樂身心的目的。 [1]
(二)多樣性
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群眾性特點的基礎之上,同時,多樣性也是其具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兩種特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辯證關系,即要想更好地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就要在群眾美術活動的開展中,豐富內容的設計,促使其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三)復雜性
在現今社會經濟、教育等多種因素的不斷影響下,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以及督導的內容都體現出了復雜性的特點。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學校在美術輔導課程的開展中也涵蓋了比較多的內容,其中就包含素描、水粉以及油畫等課程,學生也更加愿意積極參與到學校開展的美術輔導活動中去,但是,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開展與學校之間有著較大的區別,其面對的群體美術基礎參差不齊,需求各異,體現了復雜性的特點。
二、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美術活動重視不足
目前,一些美術愛好者不再僅僅滿足于參觀名畫,或者是簡單了解一些美術作品,其對于文化與藝術展開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思考,并且也重視對畫家精神世界與創作意圖的挖掘。 總體來講,文化館的美術相關活動提升了群眾的藝術認知水平與文化素養。 [2]但是,在文化館的管理人員中,部分人并沒有對美術愛好者的需求展開深入探究,對群眾美術活動不夠重視,這就導致文化館在美術輔導工作開展中難以滿足群眾的需求。
(二)實際資金投入不足
文化館的工作要想正常開展,就需要引進一些設備,這一點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 文化館在文化活動中是免費對外開放的,且參與人數在不斷增加,這樣一來就增加了文化館運營管理的資金成本。 要實現更好的運營與建設,就要不斷投入更多的資金。 而實際上很多的文化館能夠使用的資金是比較少的,甚至嚴重不足。 [3]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文化館的資金來自財政,應大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群眾文化建設中來,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免對文化館后續的工作開展造成很大的困難。
(三)專業美術輔導團隊欠缺
文化館在工作開展中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的群眾美術愛好者,如何更好地輔導不同的年齡群體,就需要文化館注重提升自身美術輔導能力,組織并建立起專業化的美術輔導團隊,在完善各項所需的設備,營造出良好教學環境的同時,為文化館的美術輔導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一些文化館針對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并不重視,從事美術輔導的工作人員或老齡化,或專業能力不足,未能為滿足群眾的美術需求提供服務,導致文化館的美術輔導工作開展有著較大的阻礙。
三、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
(一)依托群眾力量推動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
開展群眾美術輔導工作,是對藝術美進行傳遞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美術創作工作開展的基礎。 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并且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動力。 開展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是為了更好地豐富我國群眾的文化生活,所以,活動內容的設置需要根植于群眾,將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出來,并為美術愛好者提供更為專業的輔導,將文化館在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作用發揮出來。 [4]文化館輔導人員在美術輔導工作開展中,要運用有針對性的輔導策略,并結合群眾美術愛好者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輔導方法與形式。 同時,要積極開展相關推廣宣傳活動,比如可以定期舉辦一些美術展覽、繪畫競賽以及鄉間采風等,促使群眾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的開展中。 對群眾美術輔導工作開展的意義與價值進行推廣宣傳,在社會發展中能產生更加廣泛的影響力,促使群眾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與創作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將群眾的凝聚力發揮出來。
(二)促進美術輔導形式多樣化
首先,文化館可以組織觀摩學習,通過展覽會與現場示范的形式,讓文化館的美術輔導人員能夠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引導與啟發,促使群眾掌握更多美術創作中的用筆、構圖等技巧,將觀摩學習作為基礎,并且不斷滲透各種美術作品創作的原理,最終培養起群眾對創作的興趣。 其次,開展交流輔導互動,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可以與群眾之間加強溝通,以培訓、采風、展覽以及論壇等多種活動形式,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輔導人員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在不斷深入群眾工作的過程中,突破傳統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中存在的局限,從而促進輔導工作的有序開展。 群眾美術輔導形式的多樣化,既能對群眾美術愛好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又能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促使群眾的文化素養不斷提升。 對文化館來講,專業人才的培養并不是群眾美術輔導人員的主要任務,而是要在現今社會的發展中,追求與時俱進、突破創新的審美理念,促使廣大群眾的整體藝術素養得以不斷提升。
(三)構建地方美術文化品牌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舉,這是社會發展不容忽視的內容,也是建設文化館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發展需求,文化館在組織美術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不管是領導者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都要明確群眾美術輔導工作開展所具有的基本特點——群眾性、多樣性與復雜性,并且在美術輔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深深根植于群眾生活,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繼而體現出美術輔導工作開展的地方性特色。 [5]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要立足于本地區發展特點,以及輔導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根據因地制宜的工作開展原則,將本土各種豐富的美術資源挖掘出來,發揮美術資源自身的優勢,為地方的特色文化發展樹立起品牌。 這樣一來,就提升了群眾美術文化活動開展的影響力、感染力以及號召力,使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地域性的特色,促進了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整合社會力量,提升工作影響力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 在文化館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既要重視自身團隊建設,同時還要積極整合社會力量,促使群眾美術輔導工作的開展效率得以提升,不斷引導群眾文化向著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目前的社會組織數量較多,這些社會組織的力量不容忽視。 要盡可能地在工作開展中與其他的社會組織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對社會力量進行整合,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促進我國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得到有效開展。 文化館在具體工作中,要真正了解群眾的需求,從而更好地開展美術輔導工作。
四、結語
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不斷開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的主體,要將自身所具有的職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能夠在美術輔導工作開展中深入到群眾中去,結合群眾的具體需求,豐富活動形式,展開相應的美術輔導活動。 文化館還要積極挖掘更多的本地美術資源,將美術輔導工作的地域特色體現出來,為群眾文化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侯祥忠.文化館美術輔導中現存問題與優化[J].中國文藝家,2020(11):189-190.
[2]鐘四海.文化館美術工作與群眾美術輔導的開展[J].藝術家,2020(11):156.
[3]何金昱.文化館美術輔導中現存問題與優化策略探思[J].戲劇之家,2020(26):189+209.
[4]盧德志.文化館美術工作及群眾美術輔導探討[J].戲劇之家,2020(25):188-189.
[5]王萍.文化館美術輔導工作的特點與實施辦法探討[J].戲劇之家,2020(24):211-212.
(作者簡介:趙永恒,男,本科,甘肅省高臺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美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wslw/2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