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論文就直接拒絕了,或者讓學生加上導師名字再投。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發表博士生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占總發稿量的比例大多在4%以下,碩士生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已基本絕跡。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學者,發表論文也比較困難。 由于雜志的相
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論文就直接拒絕了,或者讓學生加上導師名字再投。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發表博士生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占總發稿量的比例大多在4%以下,碩士生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已基本絕跡。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學者,發表論文也比較困難。
由于雜志的相關評價體系存在不合理之處,對青年學者發表論文存在明顯歧視,亟須從改進期刊管理機制入手,樹立關心青年學者的刊物導向,對青年學者獨立的論文發表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論文發表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有的大學在招聘時就說得很明白,要發幾篇C刊;有的盡管不說,但如果論文沒發夠,在看簡歷時就會把你篩掉”。
人文社科領域的論文,師生合作署名現象,大量本應學生獨立署名的文章,現在是以師生合署出現在期刊上的,占期刊全部發稿量的10%-30%。一些導師對學生不認真指導,甚至沒有指導,但學生的論文都要與其合署,這更是對學生成果的侵占。導師沒時間寫文章,就指派給自己的學生寫,然后導師署“一作”,學生署“二作”。導師不署名,論文發不出去,很多人不得已延期一年才能獲得學位。
改進人文社科期刊評價,將青年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發稿量,作為期刊評價的重要指標。“建議規定35歲以下的青年作者獨立署名的論文,刊發數量不應低于刊物全年發稿總量的10%。”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wzgg/2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