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析在醫院感染預防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僅接受常規住院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健康
【摘要】目的探析在醫院感染預防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僅接受常規住院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記錄兩組感染發生率。結果對照組感染發生率達到24.44%,而觀察組感染發生率僅為4.44%,對比發現觀察組感染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在醫院感染預防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能夠顯著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健康教育;醫院;感染預防干預
前言
由于醫院收治的患者病情復雜,加之患者體質虛弱,在入院治療期間若護理人員未做好防護工作,極易導致病原體入侵而引發醫院感染[1],直接對患者治療與預后造成影響。同時,以往患者入院就診時,醫護人員通常是依據相關流程開展治療工作,例如安排病房、病床等,在此基礎上簡單講解相關注意事項,該種方式難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而健康教育能夠讓患者對醫院感染形成正確的認識[2],并配合醫護人員開展醫院感染預防干預工作。基于此,我院在45例患者入院治療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現分析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療;(2)患者知情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標準:(1)入組前合并感染者;(2)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者;(3)合并傳染疾病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24例、21例;年齡范圍在20~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1±3.28)歲;住院時間范圍在5d~3個月之間,平均住院時間為(1.28±0.50)個月。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25例、20例;年齡范圍在20~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0±3.19)歲;住院時間范圍在7d~3個月之間,平均住院時間為(1.32±0.59)d。以上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此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住院治療,即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為患者安排床位,并結合患者病情交代相關注意事項等。
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方法:(1)入院時: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結合教育手冊向患者講解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發病形式與表現特點等內容。同時,指導患者學習探視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避免隨意出入病房、禁止攜帶污染物品進入病房等,以提高患者對醫護工作的配合度。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嚴格依據規章制度開展病房管理工作,在患者或其家屬進入時做好登記,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醫院感染預防干預工作中。(2)治療中:護理人員定期通過健康講座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主要講解清潔、消毒等方法、預防感染的方法等內容。在講座結束后,護理人員在微信公眾號內發布健康講座所講的健康知識,以便患者隨時隨地瀏覽。考慮到手部是病原菌傳染的主要途徑,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應向患者強調加強洗手的重要性,并且向患者傳授七步洗手法的知識,指導患者正確清潔手部,協助患者形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感染發生情況,其中包括泌尿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與胃腸道感染等。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指標采用(%)表示,檢驗,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說明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感染發生率達到24.44%,而觀察組感染發生率僅為4.44%,對比發現觀察組更低(P<0.05)。
3.討論
據相關研究報道,除去診治手段與醫護人員操作水平等因素之外,患者對醫院感染認識不足也可能誘發醫院感染,尤其是部分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在住院治療期間不配合醫護人員開展醫院感染預防干預工作,極易導致病原菌通過多種途徑入侵最后引發感染[3]。因此,醫療領域學者認為健康教育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參與到預防感染的過程中,余醫護人員共同阻斷病原菌的傳播因素,為療效與預后提供保障。結合此次研究結果:對照組感染發生率達到24.44%,而觀察組感染發生率僅為4.44%,對比發現觀察組更低(P<0.05)。
醫藥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醫藥工業》本刊是我國醫藥工業領域內歷史最長的技術刊物,重點報道我國醫藥工業生產和科技的成果和經驗,及時介紹國際上制藥新技術發展新動向,為提高生產科技水平和促進醫藥工業發展服務。讀者對象為醫藥、生物技術、化工等行業的生產、科研、教學、臨床、經營管理人員。
由結果可知,在住院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顯著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情況,分析是因為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治療時便開展健康宣教,一方面能夠深化患者對醫院感染的了解[4],提高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另一方面則是引導患者主動參與到醫院感染預防干預工作中,通過患者的力量減少誘發感染的因素。同時,在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會選取空閑時間組織患者開展健康講座,以清潔、消毒等內容作為主要講解內容,進一步提高患者對預防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視程度,使醫院感染的防控工作范圍擴展至全院[5],充分發揮出健康教育在感染預防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此外,護理人員在健康講座結束后,定時在微信公眾號內發布相關知識,以便患者加深對醫院感染預防知識的理解程度,并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從而阻斷病原菌的傳播。綜上,在醫院感染預防干預中應用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武志蘭.健康教育在醫院感染預防干預中的價值[J].中國醫藥,2017,12(03):457-459.
[2]王鵬,丁麗麗,喻玲麗,etal.多元化培訓模式在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16):2533-25363.
[3]尹能華.醫院強化預防管理對醫院感染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9,13(01):79-81.
[4]朱新萍.優質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2):199-200.
[5]高華,鐘成躍,周輝.強化預防管理前后對門診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影響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18,15(04):622-624.
作者:趙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