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了解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的發病和分布情況,為當地制定塵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收集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新發病例資料,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描述職業性塵肺病11年間發病趨勢、病種分布和行業分布。結果20082018年新疆新發職業性
摘要:目的了解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的發病和分布情況,為當地制定塵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收集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新發病例資料,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描述職業性塵肺病11年間發病趨勢、病種分布和行業分布。結果2008—2018年新疆新發職業性塵肺病1657例,總體呈下降趨勢,發病數從2008年的319例下降至2018年的61例;病種分布以煤工塵肺為主,其次是矽肺,分別占45.20%和28.18%;行業分布以采礦業為主、占49.97%,采礦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發病數最多、占采礦業新發病例的65.34%。結論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發病數呈總體下降趨勢,但職業性塵肺病防治重點仍是煤工塵肺和矽肺,職業衛生監管的重點行業是采礦業,尤其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關鍵詞:職業病;塵肺病;發病趨勢
資料顯示,自2016年全國職業病和職業性塵肺病新增病例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但職業性塵肺病仍是構成職業病新增病例的主要病種,2016—2018年構成比均在80%以上[1],職業性塵肺病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為了解新疆職業性塵肺病流行趨勢,本文分析了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發病情況調查結果,為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職業醫療衛生投稿知識: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期刊投稿經驗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與分析內容
收集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新疆職業性塵肺病新發病例資料,分析職業性塵肺病年發病數、病種和行業分布情況。查閱《新疆統計年鑒》[2],探討產業規模和就業人數與職業性塵肺病的關系。
1.2方法
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2013年)》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ZT4754-2017)[3-4],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描述新疆職業性塵肺病11年間發病趨勢、病種分布和行業分布,以SPSS22.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
2結果
2.1總體發病情況
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新發病例1657例,年發病數呈不規則的波動變化,但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08年的319例下降至2018年的61例。
2.2病種分布
職業性塵肺病病種有煤工塵肺、矽肺、水泥塵肺等12種。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新發病例以煤工塵肺為主、占45.20%,其次是矽肺、占28.18%,兩者合計構成73.38%。
2.3行業分布
職業性塵肺病分布的行業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ZT4754-2017)中的12種行業。結合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發病情況,本文將病例較少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零售業合并為其他行業。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以采礦業發病數最多、占49.97%;其次是制造業、占33.67%;進一步分析采礦業發病情況,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發病數最多、占65.34%。
2.4采礦業從業人數和煤炭產量變化
2008—2018年新疆采礦業從業人數呈波動變化,2008年有從業人員340400人,2013年人數最多,增加至422664人,之后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314208人;2008—2018年新疆煤炭年產量逐年遞增,由2008年的6763.41萬噸增加至2018年的21352.17萬噸。
3討論
資料顯示,1955年新疆報告第一例職業性塵肺病,之后年發病數呈遞增趨勢,以1981年發病數最多(3381例),2006年降至1684例[5]。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新發病例數總體呈下降趨勢,較1981—2006年下降幅度較大。2009—2014年河北省職業性塵肺病發病例數逐年增多,2015—2017年呈波動變化,2018年大幅度下降[6];2009—2014年云南省報告的職業性塵肺病例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14年達到最高值,2015—2018年有所回落[7];2010—2019年江西省職業性塵肺病新發病例數以2011年最多,之后呈下降趨勢[8]。
相對于上述國內其他省(市),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發病總體下降趨勢出現較早。1985—2006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以煤工塵肺與矽肺為主,兩者合計構成77.08%,且每年發病數均位于職業性塵肺病的第一位和第二位[9-10]。本文結果顯示,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仍以煤工塵肺和矽肺為主,兩者合計構成73.38%,與既往新疆本地研究結果和云南省及湖南省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11]。
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病例主要分布在采礦業,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為主,進一步分析2008—2018年新疆采礦業從業人數和煤炭產量變化對職業性塵肺病的影響,近十年受國家總體產業調整政策影響,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分別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十二部門關于加快落后小煤礦關閉退出工作的通知》,大量落后產能和小型煤礦依法關閉、淘汰,新疆也因此加速了產業調整進度,2008—2013年新疆采礦業從業人數呈上升趨勢,隨著新疆煤炭產業結構優化和機械化水平的提升,2013年后迅速下降,但新疆采礦業的標志性行業煤炭產量逐年提升,2018年增加至21352.17萬噸。研究顯示,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的粉塵危害小[12]。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深入宣傳,各級監督管理部門加大了貫徹執行力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提高了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意識,積極落實粉塵防護措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勞動者作業環境,有利于減少塵肺病的發生。另外,按照國家對職業病診斷機構設置的指導意見,2014年以后職業病診斷工作主要由醫療機構承擔,但截止2018年底新疆尚未達到每個地(州、市)至少有一家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要求,直接影響了病例的診斷與上報。
上述這些可能與2008—2018年新疆職業性塵肺病發病總體下降有關。塵肺病的發生是接觸粉塵的作業人員長期接觸粉塵、而又缺乏有效防護導致身體產生疾病的一個緩慢過程。采用工程技術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塵危害,是預防塵肺病的根本措施[13]。
產業結構調整促使新疆大量落后產能和小型煤礦依法關閉、淘汰,大批工人因此離開采礦業轉至其他行業,但轉崗后此類人員可能未在規定時間內及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這也是導致2010—2013年職業性塵肺病發病數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這些作業人員轉崗后仍按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2010—2013年病例數可能會有所增加。
建議今后工作中,監管部門應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的監督管理,督促用人單位規范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作業人員離崗前應組織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此外,新疆職業病診斷機構數量不足,且存在部分機構閑置的現象,尚不能滿足接觸粉塵的作業人員的職業病診斷服務需求,急需增加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數量,建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具備職業病診斷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盡快達到每個地(州、市)至少有一家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要求,以滿足職業性塵肺病診斷工作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樊晶光,王海椒,張建芳,等.我國職業衛生工作70年回顧與展望[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9,37(6):507-511.
[2]國家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2019:195.
[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衛生計生委等4部門關于印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通知[EB/OL].(2014-05-14)[2021-04-02].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5]吐拉宏·牙合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防疫站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123.
[6]史進梅,趙俊琴,趙春香,等.河北省2009-2018年塵肺病發病的時空演變特征[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20,38(3):175-179.
作者:任有霞,郝偉,胡曉遠,尹麗,張重建,艾爾肯·吾布力,袁輝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