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雜志社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月刊)創刊于1959年,本報系中央級的高級中醫藥學術刊物,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現分別屬于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
非官網,僅供參考
雜志社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月刊)創刊于1959年,本報系中央級的高級中醫藥學術刊物,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現分別屬于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
非官網,僅供參考雜志社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月刊)創刊于1959年,本報系中央級的高級中醫藥學術刊物,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辦。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現分別屬于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首批入選的315種期刊之一、北京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及全國高等醫藥學院校學報系統優秀學報等。主要反映中醫藥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動態,貫徹“雙百方針”,活躍學術空氣,促進中醫藥學術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錄。是1989年獲全國高等醫藥學院校學報編輯質量優秀學報一等獎;1990年獲北京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編輯質量一等獎;1995年獲北京市高校系統自然科學學報優秀學報一等獎、全國中醫藥科技期刊一等獎(99)、全國高校學報優秀科技期刊(A類)二等獎(04)。
主要欄目:
學科展望、專家述評、博士之光、科技之窗、理論研究、臨床研究、中醫藥實驗研究、中藥化學
雜志榮譽:
學科展望、專家述評、博士之光、科技之窗、理論研究、臨床研究、中醫藥實驗研究、中藥化學
雜志社征稿要求:
1來稿要求
(1)論文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要求主題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圖表簡明。
(2)題名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詞、字符、代號,盡量不出現結構式和數學式等。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3)作者署名位于題名下方。作者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該文章有關問題及對文稿內容負責者。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臺人士,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變動。
(4)論文摘要的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主要數據)和結論4部分,冠以標題,連續排列。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稱表述。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術語,也不宜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摘要中若采用非標準的術語、縮寫詞和符號等,應在第1次出現時予以說明。中文摘要篇幅以200~400字為宜。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
(5)關鍵詞每篇選3~8個。便于作文獻索引和檢索而選取的能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醫學主題詞表》、《中醫藥主題詞表》等詞表中選用規范詞,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各詞之間以分號隔開。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分別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
(6)引言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或成為摘要的注釋,避免公式推導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紹。引言的序號可以不編,也可編為“0”。“引言”二字也可以省略。
(7)層次標題是指除文章題名外的不同級別的分標題。各級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結構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關、語氣一致。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字后面不加標點,各層次的序號均左頂格寫,后空1字長接寫標題。
(8)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切忌與表(圖)及文字表述重復。圖(表)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同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圖(表)一般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表)應有以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號的圖(表)序和簡明的圖(表)題。坐標圖標目中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并分別置于縱、橫坐標軸的外側,一般居中排。橫坐標的標目自左至右,縱坐標的標目自下而上,頂左底右。說明性資料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表明使用的縮略語。本刊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其中數據應按一定的規律和順序編排,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表中的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
(9)統計學方法部分,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統計結果應提供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和統計量的具體值和P值;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同時,還應給出95%置信區間。統計學符號一律用斜體。
(10)數字的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必須用漢字數字,如十滴水、十二指腸、“八五”計劃等;相鄰2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必須用漢字,數字間不加標點,如八九歲、六七米等;
(11)量和單位的用法執行GB3100~3102-93《量和單位》的規定。量符號為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并一律采用斜體(pH例外)。單位符號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且以正體字母表示。圖、表中用符號表示數值的量和單位時,應采用量與單位相比的形式。
(12)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科學出版社出版)為準。無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1次出現時應注原詞或注釋。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或《中國藥品通用名稱》(衛生部藥典委員會,1997年版)為準。藥物名稱不用商品名。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如: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希文小寫-χ;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t檢驗用英文小寫t;(4)F檢驗用英文大寫F;(5)卡方檢驗用希臘文小寫χ2;(6)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7)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3)結論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是文章的主要結果、論點的總體概括。如果沒有結論,可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有待解決的問題。
(14)參考文獻僅限作者直接閱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獻,作者應仔細核對所引參考文獻以保證各項內容準確無誤。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超過3名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al”。
推薦論文:兒科藥學論文征稿兒內科院內感染
筆者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醫院進修,通過對湖北省綜合性醫院(某市三甲中心醫院)兒內科院內感染的發生狀況進行調查,對兒內科的住院患者,通過對樣本的統計分析,研究發生院內感染的病歷特點,尋找與流行病相關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危險因素采取干預措施,改進護理措施方面進行論述,提出前瞻性監測醫院感染控制效果,使得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到最低,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qk/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