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社簡介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中華預防醫學會與河南省人民醫院主辦。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辦刊宗旨始終是以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展示我國診斷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廣大
非官網,僅供參考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社簡介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中華預防醫學會與河南省人民醫院主辦。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辦刊宗旨始終是以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展示我國診斷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廣大
非官網,僅供參考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社簡介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中華預防醫學會與河南省人民醫院主辦。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辦刊宗旨始終是以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展示我國診斷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服務,推廣新技術、新療法。交流臨床實踐經驗,傳遞科技信息,始終堅持以臨床診療、預防為主,以實用為主,提高臨床正確診斷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我國醫務工作者的科學技術水平,推動我國醫學事業深入發展。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本著理論與實踐結合,普及和提高并重的原則。刊登與臨床相關的國內外診斷與治療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設有論著、綜述、診療技術、藥物與臨床、臨床應用研究、疾病預防與控制等欄目。讀者面向從事臨床工作的各級醫務人員及有關科研人員。以“報道項目齊全、結構嚴謹、文字精練、編排和印刷規范”等特色深受醫務工作者好評。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期刊。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 、論著、診療技術、藥物與臨床、臨床應用研究、疾病預防與控制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推薦閱讀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學主辦的醫學專業學術刊物,創刊于1992年8月,全國發行,現為雙月刊,大16開本、銅版紙印刷。創刊以來本刊始終堅持以廣大醫務工作者服務為宗旨,介紹醫學影像學科的新技術和新進展,刊登內容包括:X線診斷、CT診斷、MRI診斷、介入放射學、核醫學以及超聲醫學等學術文章,為從事醫學影像的醫務人員提供了互相學習與交流的園地。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最新目錄
膽紅素與腦血管疾病的關系研究進展 張仁偉;劉煜敏
(212)心肌挫傷研究進展 謝鋒;柴家科
(215)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心房功能指標研究進展 張娟;張連仲
(218)圍術期低體溫防治研究進展 馮騰塵;崔曉光
(222)膿毒血癥液體管理現狀與研究進展 馬黎霞[1];鄧烈華[2]
(225)Rho激酶及其抑制劑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衛劍[1];林錦樂[2];張文武[2]
基礎研究
(228)血小板計數及N-末端腦鈉肽前體等實驗室指標在結締組織病伴發肺動脈高壓中的臨床意義 李園園;胡克
(231)喜樹堿負載外泌體抗結腸癌作用 任貴兵;毛中鵬;王磊;張府桓;孟小茹
(235)Rh0A/RoCK信號通路在人骨關節炎軟骨中的表達 文剛;李超;徐亮;陶樹清;陶天遵;姜雪晶
(239)超聲造影定量分析技術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價值 王法;楊曉婧;娜迪熱·鐵列吾汗
(242)轉化生長因子-β3對兔牙髓干細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響 劉曉文;木合塔爾·霍加;麥麥提依明·哈力克;帕爾哈提·阿布肚熱合曼;莊友梅;張曉莉;買布拜木·買買提依明
(246)乳腺惡性腫塊超聲造影增強特征表現與組織病理對照分析 馬媛媛[1];牟洋[2];娜迪熱·鐵列吾汗[1]
(249)尺骨斜行截骨成角延長術治療兒童陳舊性孟氏骨折14例臨床分析 高敬堯;劉秋亮;張蛟;史龍彥;秦攀;陳新讓;汪奇;王家祥
(251)彩色多普勒超聲篩查2型糖尿病患者腸系膜上動脈早期病變的價值 胡亞飛[1];楊兵[1];葉茂[2];劉繼東[1];劉支義[1]
(254)血栓彈力圖評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價值 曾艷麗;靳秀;高飛;王茹真;侯環榮;魏君鋒;尚佳;康誼
(257)經尿道2μm激光剜除術與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臨床分析 劉迪;付宜鳴;倪少濱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社征稿要求
1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征稿范圍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設有論著、綜述、診療技術、藥物與臨床、臨床應用研究、疾病預防與控制欄目。歡迎投稿,歡迎在本刊刊登國內外有關學術會議征文通知及學術活動、書訊等,歡迎在本刊刊登醫學方面廣告。
2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對來稿要求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邏輯性、導向性和實用性;資料詳實、數據可信、文字精煉、論點明確、層次分明、圖表規范、標點正確,格式符合本刊要求。本刊為有基金資助課題論文及博士論文開辟“快速通道”,優先錄用并在最短時間內發表。
2.1題名題名應以準確、簡明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內容,應避免使用相鄰專業不熟悉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及字符、代號或公式等。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 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12個實詞,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可省去。一般不設副題名,確有必要時用冒號將副題名與主題名分開。
2.2作者署名論文署名應具備以下3條:(1)應是直接參與課題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貢獻者;(2)應為作品創造者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內容者;(3)對作品具有答辯能力,并為作品直接責任者。不夠署名條件但確對研究成果有所貢獻者可作為“志謝”段中的感謝對象。署名人數不宜超過10人,按作者所列次序在文題下排列,多位作者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單位加角碼標注。作者單位格式為:作者單位:單位(具體到科室),省市(省會城市可以略去省名)郵政編碼;2個及2個以上作者單位者單位之間用“;”號隔開。文章須提供第一作者作者簡介,格式為: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如通訊作者不是第一作者,須提供通訊作者作者簡介,格式同第一作者作者簡介,并須提供E-mail信箱地址。論文如屬重點攻關課題或基金項目,須在文稿中注明“基金項目和編號”。
2.3摘要應具有獨立性,便于讀者獲取必要信息;應著重反映研究中創新內容和作者獨到觀點;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論著性文章需附300字左右中、英文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非論著性文章寫200字左右結構式或指示性摘要。摘要中縮略語、代號等,除公知公認外,第一次出現時應給出中、英文全稱,格式為:中文全稱(英文全稱,英文縮寫),之后可直接用英文縮寫。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語譯名的術語,可使用原文或在譯名后括號中注明原文。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需要,可以略詳。
2.4關鍵詞是便于編制文獻索引、檢索和閱讀而能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每篇論文選取3~8個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以分號“;”隔開。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數據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新出現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
2.5層次標題及編號文章的章、條各層次標題序號采用1,1.1,1.1.1,1.1.1.1層級編碼式,最好不超過4級標題,各層次標題一律靠左頂格排,序號與標題名間留一空格。第一層標題用黑體,上留單欄一行空。無標題段落前不用章、條標題序號。
2.6圖表圖表力求少而精、切忌與文字內容重復。圖須輪廓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表格須用三線表,表題勿超過15個字。照片圖應注明放大或縮小倍數,顯微鏡組織病理圖片應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或縮小倍數,染色方法與放大倍數之間加“,”例如:HE,×400。顯微照片內采用的符號、箭頭或字母背景的對比度應明顯。實物圖須標明實際尺寸。插圖應具自明性。圖、表序號使用阿拉伯數字,全文從“1”開始連續編碼,只有1幅圖表應標注“圖1”或“表1”。圖應注明簡短確切圖題及圖注,圖中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一致。為保持圖、表自明性,對圖、表中首次使用的縮略語應予注釋。
2.7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于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在題名及正文中藥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注明其通用名稱。中醫名詞術語按照GB/T16751.1~3-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證候部分、治法部分》執行,經絡針灸學名詞術語按照GB /Tl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和GB/Tl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執行。中藥應采用正名,藥典未收錄者應附注拉丁文。已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CT,WBC等。不常用、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且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縮略語可于文中第1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號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文章的可讀性。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qk/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