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北京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北京行政學院學報》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深層次地研究改革開放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北京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北京行政學院學報》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深層次地研究改革開放
非官網(wǎng),僅供參考《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期刊級別: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國內統(tǒng)一刊號:11-4054/D
國際標準刊號:1008-7621
周期:雙月刊
主辦單位:北京行政學院
主管單位:北京行政學院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9年,是北京行政學院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北京行政學院學報》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深層次地研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的政治、經(jīng)濟、法律、社會、文化等理論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突出學術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為了突出北京行政學院的性質及其地域性,《北京行政學院學報》自1999年6月創(chuàng)刊以來,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嚴把刊物質量關,力求辦出特色,得到校內外專家及同行的普遍認可。根據(jù)有關專業(yè)檢索咨詢機構統(tǒng)計,《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共有40篇文章被各類報刊轉載,在2588種期刊中排第152位;其中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106個社科經(jīng)濟類專題轉載36篇,在2239種期刊中排第106位;被《新華文摘》轉載3篇,在280種期刊中排第39位;在全國政治、行政學院報轉載量排序中居第2位。另有數(shù)十篇文章被各網(wǎng)站轉貼。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政治行政、經(jīng)濟、首都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法律社會、哲學人文、海外學術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2016年第4期目錄
轉型社區(qū)的治理困境與對策探微張亞鵬;張建明
(9)舊鄉(xiāng)村里的新城區(qū):城市“新增空間”的社區(qū)風險治理吳曉林;李詠梅
(17)民生權適用中的核心問題研究--由排除妨害糾紛案件引發(fā)的思考張珵
(25)論居住權的權利建構王者潔
(32)論新一輪事業(yè)單位改革“社會化”取向劉小康
(39)著力解決發(fā)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也不夠的問題李景治
(47)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的進展及其重點許耀桐[1];包雅鈞[2]
(55)政府邊界問題及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研究--基于政府權力邊界、職責邊界、效率邊界與能力邊界分析何哲
(66)毛澤東與《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的編寫胡為雄
(75)馬克思分配正義語境中的稅收調節(jié)理論及其現(xiàn)實指導意義曲順蘭[1];李惠斌[2]
(85)網(wǎng)絡治理理論視角下我國社會泄憤類極端事件的治理對策--以公交車縱火案為例魏淑艷;李富余
(93)社會服務領域政策理論構建初探李兵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1992年,是由甘肅行政學院主辦的學術理論刊物。本刊定位為政府研究,刊文集中于行政學、政治學和行政法研究與政府法治建設等三個板塊。我刊遵循政府研究的辦刊定位,正努力提高辦刊水平。期以展示我國政府研究和行政學領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榮獲中國學術期刊規(guī)范執(zhí)行優(yōu)秀期刊獎。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要求
一、標題與作者姓名
1.文章正題一般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問內標題或小節(jié)的層次序號依次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1)、(2)、(3)、(4)……
2.來稿應署作者真實姓名,署筆名者應將真實姓名附于作者簡介之中,并在作者姓名之下寫明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
3.篇首頁下注明來稿日期,若來稿是科研基金項目研究成果,請在收稿日期的下方注明基金項目類別、名稱及項目編號。
4.作者簡介寫于篇首頁之下,內容依次為:姓名(出生年-),性別,單位及職稱,學位。
二、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是對論文內容梗概簡明、準確、完整記述的短文,不加注釋和評價性文字,以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是反映內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每篇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三、正文
1.中文。來搞文字應以國家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發(fā)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少數(shù)古漢語、古籍研究和考據(jù)學研究可用繁體、異體、俗體字。引用古文獻的稿件如引文中有繁體字者,應盡量改用簡化字。
2.數(shù)字。文中公元紀年、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中國民國幾年、日本年號紀年、各種計數(shù)和計量、圖標序號、表格內數(shù)字、注釋的版次、頁碼、期刊的卷、期次等,應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夏歷和中國請代以前的歷史紀年、干支紀年(均須加注公元紀年)、星期、古文卷次、數(shù)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等,應采用漢字。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wǎng):http://www.zpfmc.com/zfqk/1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