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社會科學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 《江蘇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刊登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視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的研究。 《江蘇社會科學》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11)、
非官網,僅供參考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 《江蘇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刊登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視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的研究。 《江蘇社會科學》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11)、
非官網,僅供參考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
《江蘇社會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90年,是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刊登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視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的研究。
《江蘇社會科學》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2013年獲首屆江蘇省新聞出版政府獎、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社科雙效期刊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最新目錄
城鄉文化:基于文化認同的和諧共生 徐之順
(108)個體化賦權:特大城市中新“土客”關系的調適路徑 李煜[1];康嵐[2]
(116)本地居民對外國移民的印象結構及其生產機制——一項針對廣州本地居民與非洲裔移民的研究 梁玉成;劉河慶
(127)異地養老:問題與前景 陳友華
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研究
(133)學科定位、史料和議題——中國大陸法律史研究現狀之反思 侯欣一
(141)當下中國法律史研究方法芻議 方瀟
(151)問題的多面性及其對策——中國法律史學困境的知識運行解讀 周東平
(158)史料、技術與范式:邁向科學的中國法律史研究 劉順峰
當代鄉賢文化研究
(165)當代鄉村敘事中鄉賢形象的變遷 李靜
(171)當代鄉村建設中鄉賢文化自覺與踐行路徑 季中揚;胡燕
中外文學研究
(177)康德:近代文類理論哲學化轉型之濫觴 陳軍
(185)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與嬗變——從李贄到周作人 何亦聰
(193)試論朱右曾《毛詩》地理研究法——以《詩地理征》為考察中心 林超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推薦閱讀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旨在為以高校“兩課”教師和黨政干部為主的廣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園地,以促進高校“兩課”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促進社科研究隊伍的成長和社會學術領域的繁榮。創刊十余年來,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引下,本刊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發表了大量有創見的學術論文,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全文收錄;部分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多家刊物全文轉載。本刊稿源已擴大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區)以及韓國等。
江蘇社會科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1.江蘇社會科學來稿要求文風樸實,內容充實,觀點新穎,邏輯嚴密,引文準確,注釋規范按本刊要求。論文篇幅一般不超過8,000字。
2.江蘇社會科學為便于光盤發行和檢索,來稿請附二百字左右的中、英文內容提要各一,并列出3-5個中、英文關鍵詞,同時注明作者單位、職稱(職務)、郵政編碼及聯系方式。
3.由于人力、財力所限,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從收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備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修改、刪節。來稿一經刊出,本刊即寄付稿酬及樣刊。
4.本刊全文資料已加入知網,并提供讀者服務,如作者有異議,請來函說明,本刊可做適當處理。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和稿酬一次性付清。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定,凡向本刊投稿者皆被認定遵守上述約定。
6.來稿請寄:南京市白下區建業路168號新北樓《江蘇社會科學》編輯部,郵編210004,郵箱:s83321531@163.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zfqk/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