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內容提要:能源行業在民生保障中扮演重要角色,電力企業高質量服務民生的迫切性不斷提高。為探究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及其影響因素,本文利用吉林省調查數據,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實證檢驗社會責任履行、資源和技術基
內容提要:能源行業在民生保障中扮演重要角色,電力企業高質量服務民生的迫切性不斷提高。為探究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及其影響因素,本文利用吉林省調查數據,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實證檢驗社會責任履行、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組織與管理、財務狀況6個因子對電力企業服務民生潛力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是促進電力企業高質量服務民生的主要間接因素;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社會責任履行能夠直接提升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據此,提出電力企業提升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的建議: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客戶需求;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促進綠色轉型;注重社會責任履行,關注公共利益等。
關鍵詞:電力企業能源保障服務民生社會責任
2021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著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著力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著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著力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加大能源惠企利民力度,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①。能源關系國家安全與基本民生,涉及面廣泛、行業眾多,從服務民生角度出發,思考能源如何高質量服務民生需求,成為現階段電力企業關注的焦點。
由于能源服務民生領域的工程投資較大,如生活用能、交通運輸等領域,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較大的經營壓力對電力企業在服務民生領域的發展潛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文以能源服務民生為出發點,系統探索影響電力企業在能源服務民生領域發展潛力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為能源行業政策制定和戰略決策提供理論參考。本文相關研究有助于深化對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因素的認識,從而實現電力企業在能源服務民生領域精準投資,提升投資效率和社會效益。
一、相關研究文獻評述
能源服務民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能源領域的重要體現。能源服務民生指以人民為中心,把保障民生供能放在首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的能源行業核心價值追求。當前,能源服務民生發展目標主要包括:充分滿足民眾生活用能需求;推動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改造;以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計劃;推動煤電清潔綠色轉型,發展水電、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相關研究一致強調民生導向應當成為能源領域投資和改革方向。
劉進(2020)認為,立足于能源關乎基本民生的屬性,保護能源民生原則,是能源立法的根本。李子翠和翁青(2020)通過對“三型兩網”戰略的分析提出:電網建設需要在促進技術改革及經濟發展的同時,增進人民福祉。電力企業是電能生產和供應的主體。電力企業作為能源行業的支柱,在能源服務民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是電力企業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優質的電能,更有效地利用電能服務民生需求的潛在能力。雖然能源服務民生的重要性得到強調,但針對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
已有研究主要聚焦電力企業自身發展,從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技術保障與財務狀況四個視角,分析電力企業發展潛力的影響因素。其中,良好的技術保障和財務狀況是實現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基礎,而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能夠顯著影響電力企業對民生的保障功能。由于電力企業主要目標是為民生服務,其自身發展潛力能夠顯著影響服務民生的潛力,因此本文從以上四個視角呈現相關文獻研究現狀:
在社會效益方面,刁柏青等(2018)認為,應該納入慈善捐贈累計值、就業崗位增加數等社會責任指標綜合以評價電力企業潛力。梅東升等(2021)認為,能源安全是韌性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供熱有利于保障能源綜合安全狀況。在環境效益方面,曾森等(2019)強調,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例對于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卜文珂、趙蒙恩(2020)研究發現:能源企業的股價受到碳排放權價格的顯著影響。
因此,應合理制定碳配額引導能源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并且利用綠色金融支持新能源企業發展。何永勝等(2019)提出:電網企業綠色發展可以通過對節能降耗、安全供電、購電成本等方面的促進,從而對民生產生正向影響。在技術保障方面,加快配電網調度運作、應用新技術等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能源民生。陳益(2020)認為,配電網調度運行工作是電力企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霆等(2019)認為,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推動電力企業信息化發展,并提升電力企業的工作效率。車玉蘭(2020)認為,電力企業應普及推廣信息化管理,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在財務狀況方面,伊洲(2020)指出: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夠實現財務管理標準統一和節約日常成本損耗,成為電力企業堅持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的前提保障。高文睿(2016)發現電量、電價和線損因素能夠影響電力企業經營效益。
王玲等(2020)認為,設計概算偏差和工程設計條件,是電力企業投資管控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文獻梳理可以發現:現有文獻對電力企業發展潛力的影響因素作了理論分析或實證研究,為本文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礎。然而,現有文獻大多關注電力企業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技術保障或財務狀況的某一方面,聚焦于電力企業服務民生領域的研究較少,且少有研究探討影響因素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路徑,無法充分揭示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形成的內在機理。基于此,本文在文獻綜述以及調研數據的基礎上,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及其作用機制,以期為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二、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分析
(一)指標體系及關鍵因子識別
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能源行業的重要戰略發展目標,保障民生是電力企業提供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于電力企業對社會、經濟、環境發展的影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電力企業能源服務民生的潛力。因此。本文基于文獻綜述,從社會效益(S)、環境效益(E)、技術保障(T)、財務狀況(O)4個維度,構建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指標體系。
為了找出影響因素間的作用結構,需要對23個影響因素進行降維處理。本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FA)方法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①。根據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結果,基于文獻綜述識別的23個因素一共裝載于社會責任履行(n1)、資源和技術基礎(n2)、產品服務質量(n3)、清潔能源開發利用(n4)、組織與管理(n5)、財務狀況(n6)六個因子。
(二)作用機制分析
基于上述因子分析的結果,本文進一步分析社會責任履行、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組織與管理、財務狀況6個因子,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作用機制:
1.組織管理正向影響資源和技術基礎。企業的組織管理水平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為在企業中重視行政管理,能夠發揮企業的資源優勢(趙明,2020)。企業組織管理能夠決定企業在營銷、技術研發、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投入與重點,組織管理效率越高,企業越能夠將更多精力和財力投入到資源整合與技術發展,企業的軟硬件設施就越先進和完善。
2.資源和技術基礎正向影響產品服務質量。企業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網絡平臺構建豐富企業資源和技術基礎,從而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用機器智能代替人工,并能夠應用于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多個環節,不僅能夠提高供電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也能夠降低服務成本,解決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個性化精準服務(李博和高志遠,2017)。
3.產品服務質量正向影響財務狀況。產品服務質量對于消費者質量感知有直接影響。質量感知是顧客根據最近的消費經驗對產品與服務的評估,顯著影響顧客滿意度(梁燕,2010)。同時。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存在正向影響。顧客的忠誠度會促進企業銷售收入的持續增長。產品服務的高質量能夠樹立企業的口碑,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市場競爭力會得到改善。
4.財務狀況正向影響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只有當企業財務狀況穩定且良好時,才能進行技術研發和設備購買投資。一定范圍內企業規模越大,企業銷售收入越多,企業R&D投入強度越大(黃世偉,2009)。因此,企業財務狀況良好能夠有能力和資源開展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從而通過發電技術的改進以及優化設備配置提高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率。
5.財務狀況正向影響社會責任履行。良好的財務績效使企業能夠在社會責任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越強,企業就越有能力和財力承擔社會責任(錢愛民和朱大鵬,2017)。在當今的高復雜性、高競爭性的商業環境下,在商業領域表現良好的企業往往在社會責任領域開展更多的活動,從而導致其更高的社會表現。
6.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正向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能源結構調整和電力發展方式轉變要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以有效應對環境污染。發展清潔能源成為電力企業的重任。提高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率有助于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為人們高質量供電,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成本,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內在動力(范學志等,2019)。
7.社會責任履行正向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社會回應與社會期待理論認為,企業需要履行社會責任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對企業的長期價值發揮積極作用。企業履行職工責任正向影響企業發展潛力,因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能夠維持與社會的良好關系,同時也能夠通過樹立和維護企業形象,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客戶和人才,進而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王建瓊和侯婷婷,2009)。
綜上所述,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社會責任履行直接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組織管理、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財務狀況間接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其中,組織管理是基礎,產品服務質量起中介作用,即資源與技術基礎投資通過高質量的電力產品和服務影響企業財務狀況。
三、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作用機制模型構建
(一)變量選取與衡量指標
1.觀測變量。觀測變量是潛在變量的顯變量,多個觀測變量可視為特定潛變量的反應指標。通過文獻綜述識別的23個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為觀測變量(O1-O5、E1-E5、S1-S7、T1-T6)。2.潛在變量。觀測變量通過聚類分析之后,形成六個因子,分別為社會責任履行、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組織與管理、財務狀況。
(二)結構方程模型設定
本文引入結構方程模型探求因子(即潛在變量)之間的作用機制。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是基于極大似然估計的分析含有潛變量關系的主要方法,可同時處理多個自變量與因變量。本文采用結構方程模型路徑分析方法,基于實證調研數據,較為客觀地定量分析關鍵影響因素之間的作用機制。
(三)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自2021年1月對吉林省的線上問卷調查。問卷發放區域包括長春市、四平市、白山市、松原市等10個市。問卷發放對象為以電力生產、輸、配、售為主營業務的電力企業員工。調研問卷一共發放400份,通過對問卷的回收和審核,刪除填寫不完整、不規范、時間小于三分鐘的問卷,剩下有效問卷198份,有效率為53.6%。問卷有效率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為了保證答卷質量,刪除較多回答時間小于三分鐘的問卷,因為回答時間過少的問卷可能存在作答時間和精力不足而導致的數據不準確(蔡禾和袁銳,2019)。問卷題項基于23個影響因素設計,即23個觀測變量,旨在收集受訪者所在企業在各個影響因素及潛力指標上的得分。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形式,5分-1分分別對應非常好—非常差。
四、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作用機制實證分析
(一)結構方程模型擬合與修正
首先,本文對于問卷總體和六個因子進行信度檢驗,所獲得的總體信度檢驗指標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Alpha)為0.917。n1-n6六個潛在變量的克隆巴赫系數分別為0.762、0.710、0.725、0.739、0.729、0.717。問卷總體和各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數均大于0.7,表示問卷可靠性程度高且因子分析是有效的(汪穎等,2017)。
數據的信度與效度結果表明本文適合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以AMOS21.0為工具,將調查獲取的數據進行模型擬合,結果顯示: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為1.610,小于最高上限3;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R)為0.045,小于最高上限0.05,已達到擬合良好的標準;但增量擬合指數(IFI)、比較擬合指數(CFI)、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分別為0.889、0.887和0.056,小于0.9這一下限,說明模型并未達到最優擬合效果,需要進行修正(溫忠麟等,2004)。
因此,本文依據修正指標卡方值(ModificationIndices,MI)對模型進行修正。MI修正方法是為MI指數最大值所對應的兩個殘差變量增加相關路徑,每修正一次查看模型擬合指標是否符合標準,同時思考新增加的路徑是否具有理論意義,重復上述操作,直到模型擬合指標達到標準。經過兩次調整,最終為模型增加了[e4-e15]、[e21-e22]兩條路徑。
由修正后的結構方程模型適配指標來看,卡方自由度比為1.452;適配度檢驗指標RMSEA的值為0.048,小于最高上限0.05;CFI、IFI、TLI的值分別為0.917、0.919、0.907都大于最低下限0.90,以上結果表示模型適配良好(溫忠麟等,2004)。
(二)結構方程模型估計結果分析
最優擬合模型的估計結果:六個因子的影響路徑均顯著。這表明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是六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對企業發展潛力的直接影響因素來看,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社會責任履行兩個因素具有直接的顯著影響。
其中,社會責任履行影響效應更高。此結果說明對電力企業而言,社會責任履行和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直接關系到其服務于民生保障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短期內,社會責任履行方面的提升應該成為電力企業的優先事項,次之是投入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從企業發展潛力的間接影響因素來看,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財務狀況三個因素標準化影響系數最高。在這三個因素中,產品服務質量起到中介作用,即高質量的電力產品和服務傳遞了資源和技術基礎投資對企業財務狀況的作用效果。
因此,在中長期的企業發展中,為了提升對民生服務的貢獻,應該重點關注電力企業產品服務和質量。同時,不能忽略組織與管理因素的影響,其通過影響資源和技術基礎間接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應該作為一項基礎工作在日常企業管理工作中不斷積累提升。此外,應該注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民生保障的需求和側重點可能會不斷發生改變,因素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程度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制定和完善企業管理策略時要因時因地綜合考慮。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了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的影響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發現:影響電力企業服務民生發展潛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社會責任履行、資源和技術基礎、產品服務質量、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組織與管理、財務狀況6大因素。總體而言,這些因素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影響且影響程度不同。其中,產品服務和質量、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社會責任履行三方面應該被重點考慮。為提升電力企業服務民生潛力,根據上述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1.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客戶需求。供電是電力市場最主要的產品或服務,客戶十分關注電力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應采取監管手段,比如設計分級質量監控體系、把關電力設備標準、規范用戶用電行為等,保障高質量電力供應。電力企業應利用網絡、站點、上門等方式簡化發電、輸電、用電、調度等流程,提升生產生活用電便利度。同時,要兼顧供電服務中故障發生后搶修的及時性和恢復程度,降低意外故障和風險的發生。
2.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促進綠色轉型。首先,搭建清潔能源管理平臺,主動溝通政府、對接客戶,制定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管理章程,以推進電能替代和綜合能源利用。其次,重視科技投入及技術研發,并因地制宜探索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如在電力生產端以沼氣等生物質能發電分解處理垃圾、以光伏發電助力鄉村振興等。最后,在各個行業以電能替代促進終端綠色用能,具體措施包括為高能耗企業提供私人定制電能替代服務、對農林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規模化的電能替代生產等。
3.注重社會責任履行,保障公共利益。從電力供應、環保節能、社會和諧三方面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促進電網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社會友善地發展。對于電力供應,日常管理中應注重電力設備安全運行、電網維護和應急事件妥善處理。對于環保節能,在低碳經濟形勢下,電力行業需充分重視生產端的資源節約以及排放端的環境保護。在社會和諧方面,電力企業應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農網建設與改造升級,升級配用電設備,提高鄉村供電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進.能源立法更應關注能源民生[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16):30-32.
[2]李子翠,翁青.論述"三型兩網"對民生的影響[J].國際公關,2020(01):218.
[3]刁柏青,張偉昌,王中龍,趙龍剛.基于改進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電力供應商評價模型[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8,27(05):226-231.
[4]梅東升,毛永清,郭永紅,胡軍峰,王鵬.城市能源安全綜合韌性指數研究要要基于對北京市氣堯熱堯電能源數據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1(08):112-117.
[5]曾森,陸海應,米蘭.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及國際比較--基于Critic賦權和TOPSIS法[J].企業經濟,2019(05):110-115.
[6]卜文珂,趙蒙恩.碳排放權價格對能源企業股價的影響研究要要基于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企業的對比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0(03):107-110.
[7]陳益.新環境下電力企業中配電網的調度運行工作探究[J].市場周刊?理論版,2020(16):0209-0209.
[8]陳霆,陸明媛,顧群,周峰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電力工程審計系統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9,27(16):15-19.
[9]車玉蘭.信息化技術在電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C]//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實踐淵2019年冤,2020:667-669.
[10]伊洲.電力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管理的優化思考[J].財會學習,2020(29):36-37.
[11]高文睿.電網企業經營效益影響因素指標分析模型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24):77+79.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dzlw/2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