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感光學會主辦。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本刊主要刊登影像科學和光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時刊登有關信息科學及信息材料,包括信息儲存和記錄、信息的處理和加工及信息顯示材料等;
非官網,僅供參考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感光學會主辦。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本刊主要刊登影像科學和光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時刊登有關信息科學及信息材料,包括信息儲存和記錄、信息的處理和加工及信息顯示材料等;
非官網,僅供參考《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感光學會主辦。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本刊主要刊登影像科學和光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同時刊登有關信息科學及信息材料,包括信息儲存和記錄、信息的處理和加工及信息顯示材料等;光/電化學及光電子技術,包括光/電轉換及儲存材料、電光材料、非線性光學材料、納米材料、電致發光材料及器件研究以及化學和物理發光等領域;光生物,光醫學及生命科學與環境科學中的有關問題的新理論、新概念、新技術和新方法。獲獎情況: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化學類核心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雜志欄目設置
綜述、快報、論文、應用與發展、研究生論文摘要、學術交流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Pж(AJ) 文摘雜志(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雜志社介紹
1、《影像科學與光化學》來稿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練,字跡清楚。各欄目稿件均需附中、英文摘要(應詳細敘述來稿的研究目的、實驗方法和主要結果及數據),并在其后列出3~5個關鍵詞(關鍵詞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和各專業主題詞表中選用),請附作者簡要介紹,每篇稿件請指定一位通訊聯系人。
2、《影像科學與光化學》修改稿請在3個月內寄回本編輯部,逾期不回按自動退稿處理,隨修改稿應附函對審稿意見作逐點說明。
3、《影像科學與光化學》外文字母的大、小寫和正斜體要分清,希臘文要寫清并注明;符號上下角的高低位置應明確區別,例如3O2;凡國內尚未用過的譯名,請在譯名后附原文,外國人名及企業名稱直接用外文,不要譯成中文。
4、文中插圖數量最多不超過5幅,插圖貼在正文相應處,圖中線條要均勻、整潔,文字和符號要清晰,圖題需中、英文對照;文中表格使用三線表(不用豎線),表題需中、英文對照。
5、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序號寫在文字右上角方括號內,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請勿引用,中文文獻需中、英文對照.參考文獻注錄項目、順序及符號。
6、來稿使用的量、單位及其符號統一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7、來稿一式兩份并附單位介紹信,投稿時請同時交納100元注冊審稿費;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兩投。
8、來稿一經發表,酌致稿酬并贈送本刊及抽印本,不宜刊登的稿件編輯部將及時函告作者,恕不退還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9、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并入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群”,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被上述電子出版物收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提供,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微流光反應技術制備樹脂狀維生素D3李超;周前雄;張寶文;王雪松 (667)
苝衍生物光催化氧化硫醚的研究彭成云;陳勇 (675)
新型Cd-苯并噻二唑類的金屬有機骨架中的光誘導脫羧反應程清;余飛虎;韓曉;馬科;丁潔;侯紅衛 (686)
以1,3-茚二酮為電子受體的熱激活延遲熒光分子的合成及其在有機發光二極管中的應用陳冬陽;劉偉;王凱;鄭才俊;張曉宏 (698)
ZnO/ZnS大面積單晶異質結及其光電性能研究王磊;高健;孟祥敏 (712)
不對稱剛性扭曲菲并咪唑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其深藍電致發光性能研究陳文鋮;李振聲;佟慶笑 (720)
基于咔唑-三唑的新型主體材料及天藍光有機電致磷光器件王芳;李久艷 (729)
萘酰亞胺取代修飾4,4′-螺雙環戊并[2,1-b∶3,4-b′]二噻吩化合物的合成制備及其在有機薄膜光伏器件中的應用研究張佳斌;馬玉超;伊金垛;竇軍彥;王洪宇;馬昌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dzqk/1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