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 審計論文 從審計主體、審計程序及控制審計風險三個方面,就如何控制審計成本,正確評估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實現審計目標、最大限度地降低審計成本,提出了個人粗淺的觀點和建議,拋磚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商榷。《 現代審計與會計 》是由黑龍江省
本篇審計論文從審計主體、審計程序及控制審計風險三個方面,就如何控制審計成本,正確評估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實現審計目標、最大限度地降低審計成本,提出了個人粗淺的觀點和建議,拋磚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商榷。《現代審計與會計》是由黑龍江省審計科學研究所主辦,《現代審計與會計》宣傳黨和國家的審計(會計)方針、政策;研究和探討前沿審計(財會)知識;交流工作經驗。是熱愛審計、財會事業者永遠的良師益友。
摘要:從審計主體和審計程序兩方面闡述控制審計成本。其中審計程序又從審前調查和項目成本預算、方案實施、成本控制等方做了說明。在如何控制風險、降低成本及風險和成本之間的關系提出建議。
關鍵詞:審計成本;審計風險;有效控制
隨著高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成本意識越來越得到重視。為了不斷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控制審計成本勢在必得。在現有的審計環境下,通過科學、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力爭以最小成本將審計風險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上,以實現最有效的審計目標,獲得最佳的審計效果。本文從以下方面探討審計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從審計主體中控制審計成本
審計機構是實施審計成本的控制主體,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是有效控制審計成本的決定因素。審計主體不僅是編制、實施工作方案,更是把控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有機組合,這是決定審計工作時間長短和審計效率高低的關鍵所在。從而對審計成本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這是根本。審計主體還要密切關注外部環境因素,特別是與被審計單位和諧溝通,進駐現場工作開展順利與否均取決于被審計單位的有效配合,是降低審計成本的有效途徑。
二、從審計程序中控制審計成本
科學、嚴謹、全面的審計程序是有效控制審計成本的先決條件,是審計人員為完成審計目標必須實施的工作步驟。既是完成審計目標的必要手段,也是影響審計成本高低的直接因素。若要降低審計成本,應嚴格執行審計程序,盡可能減少審計過程中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從而盡量縮短整個審計項目的工作時間。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控制審計成本具體措施如下:
(一)努力做好審前調查和項目成本預算
首先對被審計單位做全面審前調查,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確定項目的重點和難點,減少現場審計時間。其次編制科學、翔實的實施方案,合理預判審計工作關注點、審計風險節點及成本預算。在預算審計成本時,還應考慮被審計單位的業務規模及其復雜程度,被審事項時間、范圍,還要考慮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工作步驟、風險防范等因素,合理控制審計項目成本。
(二)科學編制審計方案至關重要
審計方案不僅要目標明確,步驟清晰;還要責任到人,分工詳細。審計組長要將項目成本按工作量逐步分解至每個審計人員。在時間上,根據項目計劃完成期限,制定詳細進度,對風險控制、業務會議等全面考慮。在人員上,合理搭配具有不同專業特長的審計人員發揮所長,各盡所能、各盡其責,使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在經費上,合理安排外勤預算,能就地取證的不要異地取證。層層分解、責任到人、確保預算成本控制和落實。
(三)審計成本控制的工作管理
方案實施控制核心包括審計工作的重點和過程以及團隊管理。抓重點就是重點關注“三重一大”等重要事件。抓過程就是合理確定崗位職責、明確權限分工,有效資源合理配置及設定和執行審計事項操作標準。抓團隊管理就是要建立審計組成員之間快速和諧溝通機制,保證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和遺漏審計事項,從而降低成本,節省時間。
(四)改進審計工作方式方法在方式上,盡量采取送達審計,便于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和潛在的信息共享,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盡量采取就地取證,減少異地取證。在方法上,應由財務收支審計、制度審計向風險審計、管理審計過渡,充分利用內部控制評估,風險評估等方法,將重要性水平及分析性復核運用貫穿于整個實施過程,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客觀公正的實現審計目標。
三、控制審計風險,合理降低審計成本
(一)審計風險和審計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
審計過程是在盡可能的控制審計風險,同時也決定著審計成本高低,兩者是相互對應的反向關系。成本降低會使風險過高,也降低了審計機構的信譽和威懾力。審計風險合理預判對審計成本有重要影響。
(二)控制審計風險、降低審計成本幾點建議
1、實施成本管理。將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使其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有限資源,達到預算成本水平、控制風險點。
2、健全內部控制。圍繞審計成本,健全審計執行部門內部管理制度,作為降耗增效和強化審計人員行為規范的依據。包括崗位責任制、業務考核制及獎懲制度等。
3、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一是嚴格執行審計程序;二是堅持獨立性原則,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干預;三是實行多方承諾,既被審計單位對送審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審計人員對工作底稿負責,審計組對審計報告負責。
4、強化審計人員綜合業務教育。一是要盡量采取全方位對審計人員綜合業務技能培訓,以適應新形勢、新業務的工作需要。二是加強對審計人員思想教育,實現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1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