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近年來,隨著安化黑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安化黑茶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日益增多,這影響并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財務制度建設、財務管理規劃、成本核算體系、市場化資產評估體系、財務人員培養體制等方面分析與研究解決對策。 關鍵詞:安化黑茶;財務管理;解
摘 要:近年來,隨著安化黑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安化黑茶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日益增多,這影響并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財務制度建設、財務管理規劃、成本核算體系、市場化資產評估體系、財務人員培養體制等方面分析與研究解決對策。
關鍵詞:安化黑茶;財務管理;解決對策
安化黑茶是安化縣富民強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品。截至2021年,安化全縣茶園面積達36萬畝,茶葉年加工量達8.5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30億元,較2016年增長51%[1]。安化黑茶生產加工與經營企業達200余家,但受因地理位置、傳統文化、經營管理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茶葉企業生產組織形式多樣,多數企業規模較小,部分大型龍頭企業因為生產組織形式不合理、會計制度不健全和成本核算不清晰等原因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財務管理壓力,降低了安化黑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本文將從安化黑茶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際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推動安化黑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1 安化黑茶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科學化的制度建設目前,大部分安化黑茶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尚未根據行業特點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也僅停留在書面文件上,并未落地到實際工作中,且內容過于書面化、不夠通俗易懂,對業務工作沒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更多趨于象征性。企業主要依據的財務管理制度依然以國家財會方面的法律、法規等普適性文件為主,缺乏適應黑茶行業本身的規章制度,部分企業的財務管控思路還帶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特色,與現代化的財務制度存在時效差異。
近些年來,安化黑茶產業規模日漸龐大,業態形式日趨多元,部分規章與流程已不再適應黑茶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及時完善與更新。還有很多黑茶企業的財務從業人員習慣根據原有財會人員的固有經驗和流程處理業務,操作的隨意性較大,缺乏標準化的規章制度約束與業務流程指導,存在不科學性。
1.2 缺乏系統化的財務管理規劃
據了解,目前安化黑茶企業的核心高層管理人員大都對財務管理工作沒有科學和系統的認知,基本是從銷售崗位、生產崗位和行政崗位晉升,這使得部分企業的領導將財務工作僅理解為簡單的財務核算工作,財務管理在經營過程中無法全程參與。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財務管理工作是輔助于生產工作的,認為生產工作正常開展就能保障產品正常供應,利潤隨生產量、銷售量的增長而自然增長,還停留在以往傳統的經營管理思想層面上。
這種思想弊端出現在國家財務制度改革與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業務發展由初級階段向業態多元化發展后,問題更加凸顯。因意識形態的問題,大部分黑茶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重點局限于記賬、核算與列報方面。財務工作更多的是核算數據,被動的為生產和銷售環節服務,沒有將數據衍生出來的信息轉化成管理價值、財務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領導與核心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財務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與科學性的業財融合。
1.3 成本核算體系不合理
近年來,安化黑茶由邊銷走向內銷并向外銷邁進,產品的研發和品種更加多元化。新品從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到規模化的生產,與以往相比產能成本核算規模和復雜程度大大擴大和提升。但這種控制能力更多的體現在傳統與單一產品上,對于原有產品的升級和新產品的研發,大多安化黑茶企業缺乏產品鏈的多層成本和能耗的控制能力,并衍生出更多問題。例如部分安化黑茶企業會從高、中、低檔不同維度上研發產品,從理論上講這是符合當前市場需求也是較為科學的營銷戰略,但在企業的實際運營中,有的企業由于缺乏嚴格而有效的財會管理制度,會出現成本把控不嚴或出現成本轉移的現象[2]。
具體來講,部分黑茶企業在高端新產品的成本和能耗把控上會出現預算失控的局面,通常會“邊投入、邊生產、邊增加”,缺乏合理預算和統籌能力。而企業的整體預算和成本是由經營層定量決策指標的。這類情況出現后,一般會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進行成本分攤:
一是直接通過提高新產品的銷售價格,來消化這類高端產品帶來的成本,這樣雖然成本和銷售價格完全匹配,但是會出現新產品價高無市的局面,造成研發和產品轉化的失敗;二是間接將高端產品溢出的成本轉移和平攤到中、低檔產品上,從而出現中、低檔產品的價格沒有變化,但是其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出現差異,造成產品性能不穩定甚至產品的質量下降,這既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與體驗感,同時也將影響企業的整體品牌形象與口碑。長遠看來,得不償失。成本分攤沒有系統化的標準規范,產品成本數據指標不合理,分類不科學,造成信息扭曲,橫向縱向對比意義不大,信息質量不高,誤導信息使用者,損害到企業局部或者整體利益[3]。
1.4 缺乏市場化的資產評估體系安化黑茶屬于后發酵茶,其產品因其原料、工藝、年份等特殊性和差異性,隨著儲存時間的增長而增高飲用價值,市場價格越高,資產價值就越高,被業內譽為“可以喝的古董”。但近年來,安化黑茶傳統制作與價格市場化接軌后,因缺乏系統、科學的市場化標準,僅靠個別行業翹楚或者業內專家評判定價導致缺乏公允指導標準,從而使得如何準確的計量存量原材料、庫存商品、年份產品、專利權、商標價值、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越來越成為困擾業內財務人員的問題。
1.5 缺乏專業性財務人員的招聘與培養體制隨著安化黑茶產業的持續發展,各黑茶企業對專業技術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的財務管理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大。受歷史與教育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安化黑茶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掌握的專業知識逐漸不適應新時期的需要,他們更多的是憑經驗處理業務,缺乏符合產業需求的財務管理知識與理念,無法將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有效的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財務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對企業基礎數據的統計與核算,無法對企業發展提供有利的建設性意見[4]。同時由于安化黑茶企業集中在安化縣內,缺乏吸引優秀人才的地域優勢,招聘渠道相對較窄,對人才的選用多采用“內部晉升和推薦為主,外部招聘為輔”的方式,使得財務人才培養,梯隊建設迫在眉睫。
2 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構建符合安化黑茶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安化黑茶茶企在建立現代企業財務制度體系時,應結合安化黑茶的行業特征與企業自身發展需要,既要能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又要能保障和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合理的財務制度制定必須建立在完整的掌握企業各部門、各業務版塊的實際運行情況的基礎上,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及對會計進行核算之前,要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所有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建立一套符合本企業實際需要的管理體系。同時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與操作流程,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財務管控文化[5]。
用制度規定出財務人員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用流程規范財務人員處理業務的步驟與方法。具體而又細化的制度和流程既是財務人員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是其他部門人員的行為規范。科學的財務制度體系應該使每項業務都有理可依,形成分工明確、相互監督的工作體系,避免相互推責和推諉扯皮等內耗行為,保證企業財務制度充分起到監管作用,有效的解決企業面臨的財務問題,提升財務管理的綜合效率。
2.2 形成科學的財務管理規劃落后的財務管理理念限制了財務管理人員參與企業經營的深入度,低估了財務管理的價值。這需要安化黑茶企業的核心管理層提升和轉變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認識,由過去的“重生產、重銷售、輕財務”逐步轉型到“三管齊下”的科學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應貫穿企業的全部運營過程中,管理者應當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將其提升到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與安全管理的同等高度。企業的重大決策都應預先由財務部門根據企業實際運營情況進行可行性分析測算和風險管控分析,將不懂經濟規律,不能識別財務風險的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6]。還應時刻關注企業財務管理的業務水平,并與企業經營層通過案例講解、財務時政分析,用經營層能夠聽懂的財務語言,提出經營建議,充分探討后做出研判,來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時俱進,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
2.3 建設市場認可的資產評估體系
因安化黑茶企業文化品牌影響力和歷史傳承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效應,安化黑茶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價值和升值空間。為更精準的體現安化黑茶企業的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保護安化黑茶茶企資產所有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安化黑茶企業可以參照建立黑茶加工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方式,聯合各茶企的財務、經營、生產、銷售等專業技術人員,由專業性的機構草擬市場價格模型,并請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并指導來形成價格體系形成具有公信性的評估標準。
只有建立起權威的資產評估體系,安化黑茶的價值才能更公允的反映出來,從而更好的被市場接受和認可,更全面的滿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需求。科學性、權威性的體系和制度的建設,使得文化成果和市場價值更好的接軌。同時也通過構建權威的監管機構指導更有公信力和影響力,及時的遏制各類不合理的炒作現象,讓安化黑茶的市場價格更趨于合理和健康。這樣也為安化黑茶企業更好的利用財務杠桿和融資工具,與資本市場的后續對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建立專業性財務人員招聘與培養體制內部晉升與推薦是當前安化黑茶企業選拔財務人員最常見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招聘的人員穩定性高、對企業產品及流程熟悉,能在最短時間進入到工作狀態。其缺點在于準入門檻比較低,導致茶企財務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缺乏創新和與時俱進,不能將財務管理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一方面需要企業建立完整的人才招聘體系,人力資源部門應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做好財務人力資源規劃與人才儲備;另一方面要重視招聘方式的多樣化,拓展招聘渠道,在茶業界招兵買馬,尋找具備發展潛力的專業人才,也可通過與高校合作訂單式的培養高素質的后備力量[7]。
并可向地方政府提訴求,通過政企合作聯合招人,以安化縣的名義做好人才引進,精準定位尋找更合適的財務從業人員。具體而言,首先企業在招聘時要提高財務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一律禁止招聘以減少培養成本;其次,給予財務管理人員充足的學習機會,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和接受繼續教育以提升業務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邀請財會專家或者財務學者走進企業,通過走訪了解企業的財務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解決企業財務工作遇到的問題,保證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與能力符合行業與企業的需求。
財務管理論文:企業會計的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研究
3 未來展望
財務管理將在安化黑茶企業未來的管理中發揮更大的效能,只有主動創新財務管理并強化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才能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伴隨著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潮流,安化黑茶茶企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從自身和市場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形成科學的財務管理規劃,構建科學化的財務制度體系,建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建立專業性財務人員的招聘和培養體制來不斷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助力。這樣安化黑茶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在企業實現持續化發展,為安化黑茶產業的做大做優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安化縣人民政府.2021年安化縣政府工作報告[EB/OL].
[2]李恒.茶企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問題及措施分析[J].福建茶葉,2021(09):58-59
.[3]夏穎.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對財務管理的作用研究[J].中國市場,2021(21):133-134.
[4]趙偉靜.財務管理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山西農經,2020(16):118-119.
[5]金南.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優化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5):59-60.
[6]趙冰巖.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的新視角[J].現代經濟信息,2019(08):224-225.
作者:彭慧媛1,孟 濤2*, 唐紅艷2,曾 鑫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3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