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職業教育論文發表了模具專業教學的時間教學改革以及教學體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個高職院校根據模具行業對于人才需求的標準,改變培養模式,設立培養目標,打造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實踐教學內容,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業教育
這篇職業教育論文發表了模具專業教學的時間教學改革以及教學體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個高職院校根據模具行業對于人才需求的標準,改變培養模式,設立培養目標,打造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實踐教學內容,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業教育論文,高職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改革;實踐
1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社會模具市場對于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標準也在不斷的提高, 但就國內的模具專業所需人才的培養計劃來講有兩個誤區:其一則是過分注重理論, 忽略實踐;其二則是教學環節和生產實踐脫節,造成學生從業后還要重新在工廠進行長期的培訓,無法順利走上崗位。為了應對模具行業對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職院校需要改變培養模式,設立培養目標,打造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實踐教學內容,這是一個不斷摸索實踐的過程。
2 改革培養模式, 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
教育培養模式的思想轉變十分重要,要想展開模具專業的改革,就一定要以先改變教育思維、改革觀念為根本,放棄以傳統教學為主的思想模式,結合理論實踐、產學研三位一體,打造完善的培養計劃及模式。所以,主要以以下三項工作為主:其一則是建立了以高職稱高能力教師及當地模具行業的知名工程師為代表的專業改革團隊,用來對教學改革進行專業的指導;其二則是安排相關專業的教師進行各地去學習參觀,對高職模具的教學亮點、教學方式、整體情況進行吸收;其三是安排教師對高職教學與普通本科在辦學理念、培養計劃、教學環節、課程安排上面的研討,對模具專業有一個合理的定位。既要求有一定系統的理論知識,還要把實踐環節落實到位,根據行業的人才市場需求,打造一個綜合性在設計、生產、管理方面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標準。尤其是學生的綜合實踐強是高職教育的明顯特點,真正落實課程計劃、教學模式、培養要求等方面的創新,打造綜合完整的人才培養模式。
3 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構建技術型教學體系
3.1 改革課程設置
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和標準,從教學內容的功能性、學生專業素質的發展及社會生產崗位的需求,我們經過仔細調研、專家指導,在課程計劃、教學模式、培養內容和質量評估等角度做出一系列改革與創新,同時降低一些理論課程的內容重復,將課程理論合理的融合進到實踐內容中去。提高實踐教學占比,另外在質量評價體系中,平衡實踐課和理論課的作用,實踐教學環節假如考核不及格同樣也不能畢業,確保這些措施要求的落實以提高專業改革的成效。
3.2 推行模塊式教學
模具專業的快速進步使得模具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向著更高的標準前進,同時也在教學模式的整改上也間接反映出模具行業正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一定要改變理論大于實踐的傳統思想,不斷推動模塊式教學的方式,把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整個的教學環節當中, 科學合理的將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聯系起來。同時也將整個教學環節分為兩大板塊, 其一是教學內容模塊,其二則是綜合能力模塊,對每一模塊又提出具體要求,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對專業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4 模具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改革
4.1 理論教學方面的改革
針對其獨有的教學特點,要增大教學整改的幅度,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由于更專業所要求的理論知識程度不同,因此理論教學應該遵循必需與夠用的基礎,同時依照模具專業的社會崗位需求,對課程的安排調度進行調整,加大專業基礎課的教授,提高職業素質訓練的標準。
開展學歷和職業資格培訓教育。在保證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與考核, 使得學生能夠既得到學歷證書也能夠得到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在未來的就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尤為看中,將職業資格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合理完美的與相關課程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較為容易的獲得相關資格證書。
優化教學方法。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老師從原來的較為單一的模式改為互動性更強的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等,通過這種邊學邊練的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還要在模具專業的實訓基地進行授課講解訓練。利用特色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合理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不僅要學會理論知識,還要善于利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創新實踐能力,使之不斷適應社會的需求。
4.2 實踐教學方面的改革
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整個高職模具專業的最大亮點,高職教育著力于培養學生以用來幫助企業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就一定要推動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一般在開展專業教學時,要尤其加大實訓內容的安排,除了校內實訓之外,還要增設更多合理的校外實訓課程。利用實習,能夠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企業單位先進的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制作工藝及管理方式,同時也能學習優秀的職業道德、培養積極的競爭意識,嚴謹的工作態度,掌握崗位的工作內容,了解模具專業的一些工藝操作技能,為畢業后在社會能夠順利融入行業奠定基礎。一定要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推動教學實訓基地的建立。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高職院校能夠通過自身技術優勢推動與企業的交流溝通,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技術幫助,而學生去企業學習訓練,也增強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另外則是要加強產學研的落實,建立綜合型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完成教學培訓,也能夠利用帶動學生參與科研課題,推動學生進行科學實踐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最后要加強實踐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重作用,為學生就業鋪路。資格證書也是學生在進入社會就業時的有力后盾,同時也是核實學生實踐水平高低的指標之一。
5 結語
高職模具專業的社會人才需求呈現出持續不斷,所以隨著對于學生的標準越來越高,也要著力于不斷提高培養水平,本文從各個角度分析了在教學過程中的改革,也希望能夠對于我國的高職教育改革的實踐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楊冬生.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J].職教論壇,2006(2x):32-34.
推薦閱讀: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河北省教育廳主管,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正式學術性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1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