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文章摘要】建立一個化學實驗社團,利用社團課和實驗室課外開放時間,提前讓初一、初二學生接觸并愛上化學這門學科。 【關鍵詞】化學實驗社團 在初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化學是學生最晚開始接觸學習的,而且進入初三后,學生都有一種面臨中考的壓力,如何讓
【文章摘要】建立一個化學實驗社團,利用社團課和實驗室課外開放時間,提前讓初一、初二學生接觸并愛上化學這門學科。
【關鍵詞】化學實驗社團
在初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化學是學生最晚開始接觸學習的,而且進入初三后,學生都有一種面臨中考的壓力,如何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對于初三化學老師來說,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難道沒有辦法讓學生更早的開始接觸化學并喜歡上這門學科嗎?我們學校眾多的社團讓我起了辦一個化學實驗社團的想法。以前為什么沒有化學社團呢?因為參加社團的都是初一初二的學生,進入初三后,學習壓力增加,還要參加體育中考,所以課余時間也以體育鍛煉為主,原則上不再參加社團,所以一直都沒有化學社團存在,但化學社團并不是只有初三學生才可以啊。
我想我的化學實驗社團可以讓學生先認識身邊的化學物質,同時通過各種趣味實驗,讓學生提前知道一些簡單的化學知識,在接觸各種實驗的過程中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
首先要做的就是納新,要想讓學生在眾多的社團中選擇化學實驗這個社團,肯定要讓大家看到我們社團的特色。我選擇了幾個簡單并且可以讓學生操作的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
實驗一:自由行走的船(鈉與水的反應改進實驗)。
藥品:鈉、酚酞試劑、鋁箔
器材:大臉盆、紙船
我們將鈉包裹在鋁箔中,安裝在紙船的后面,同時將鋁箔扎幾個小孔,將船放在滴有酚酞試液的水中,就可以看到紙船緩慢向前移動,并在后面產生一條紅色的軌跡。利用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氣,并從扎好的小孔中排出產生動力,推動紙船的向前移動,同時生產的氫氧化鈉是酚酞變紅,在船尾產生紅色的軌跡線。
可以多準備幾艘紙船,同時包裹鈉的數目、擺放位置和孔洞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可以讓學生挑選,比賽,增加趣味性。
實驗二:吹氣生火(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藥品:過氧化鈉、脫脂棉
儀器:石棉網、塑料吸管
先將過氧化鈉粉末鋪在脫脂棉上,然后將脫脂棉卷緊,將塑料吸管插入脫脂棉中,緩慢吹氣,5-10秒左右,脫脂棉就開始燃燒了。(注意脫脂棉要厚一點,同時一定要卷緊,以免熱量太早流失,同時吹氣一定要慢,避免造成實驗失敗。)
這個實驗可以讓來參觀的學生操作,沒有什么危險性,同時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興趣。
實驗三:藍瓶子(葡萄糖的還原性)
藥品:葡萄糖、氫氧化鈉、亞甲基藍、酚酞試劑、甲基橙試劑
儀器:錐形瓶,天平,橡膠塞
1.先配好3瓶堿性葡萄糖基礎液:將3克葡萄糖溶解在100mL水中,再加入3Ml30%的氫氧化鈉溶液。
2.向3瓶溶液中各滴加5滴0.1%的亞甲基藍試劑,震蕩,靜置,然后可以看到3個瓶子里面的溶液都從藍色緩慢變成無色。向其中的2個瓶子分別滴加酚酞試劑和甲基橙試劑,使瓶中溶液分別變為紅色和黃色的溶液。
展示時,將3瓶無色、紅色、黃色的錐形瓶擺放在桌子上,讓學生拿起來要搖晃,可以發現3瓶溶液分別變成藍色、紫色和綠色,靜置一段時間后,又變回無色、紅色和黃色。
納新結束后,我們進入真正的社團開展階段。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網絡上的資源應有盡有,而學生也喜歡網絡上的各種視頻,我們可以盡情的利用網絡上的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通過親自動手來還原網絡上的視頻。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楊帆的《實驗室的魔法日常》。《實驗室的魔法日常》(DailyExperimentofChemillusionist,簡稱DEC)是由網友“真·鳳舞九天”(楊帆)和中國科協·科普中國以及新華網·科學原理一點通合作打造的集科教與娛樂于一體的特別系列短片。它是一個趣味化學實驗的大集錦,該短片旨在提高大家對化學的興趣,是化學學習的增味劑。而我正好可以挑選里面的操作比較簡單,危險程度比較低,同時學校實驗室具備條件的實驗來作為學生自己動手模擬的內容。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進行實驗,我對于每周的社團活動內容進行規劃,制定了實驗計劃表:
第一周: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簡單了解各種化學儀器及其使用方法)
第二周:粗鹽的提純(稱量、過濾、蒸發的操作)
第三周:自由行走的船(金屬鈉的取用)
第四周:吹氣生火、藍瓶子
第五周:葉脈書簽
第六周:法老幼蛇、大象牙膏
第七周:燒不斷的棉線、自制晴雨表
第八周:銀鏡反應、指紋檢測
第九周:自主實驗(從本周開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實驗)
在做各種實驗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填寫實驗申請表并自己去實驗室尋找所需要的各種儀器和藥品,這樣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熟悉各種儀器和藥品的名稱、化學式等等相關的知識。實驗過程中還必須填寫實驗報告單,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各種藥品的性質、使用的方法、操作以及各種注意事項。
在不斷的化學實驗中,將化學知識慢慢的灌輸給學生,但又不像課堂一樣死板,而是從實際使用的需求上面去讓學生認識化學知識。各種化學藥品,讓學生認識到怎么讀,怎么看,但不要求學生怎么寫,在接觸久了之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書寫化學式了。同時通過了解各種實驗的原理,慢慢讓同學熟悉各種常見化學藥品的性質,比如酸、堿、鹽以及各種單質和氧化物。
經過了一年的社團活動,我對參加過化學實驗社團的新初三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到,有參加化學實驗社團的同學,在剛開始上化學課的時候,都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會提前預習第二天的化學課內容,在上化學課的過程中,精神比較集中,同時會積極的思考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上課時表現踴躍,信心十足。
在做完調查后,就可以發現,參加化學實驗社團不但能讓同學豐富自己的課余文化生活,提前接觸到化學的奧秘,同時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培養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信心,讓學生更好,更深入的學習化學這門學科。
而我則要堅持辦好我們的化學實驗社團,把我們的社團作為學生業余文化學習的陣地,同時也可以提前讓學生接觸到化學這門學科,開啟學生的化學之門。
參考文獻:
[1]《瘋狂化學》楊帆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8
[2]《實驗室的魔法日常》楊帆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3]《化學》九年級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彭栩
化學老師晉升職稱投稿論文:《化學教育》(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雜志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國家級化學教育類學術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1923/O6,國際刊號:ISSN1003-3807,郵發代號:2-106,影響因子:0.3057。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2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