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主要有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三種方式。本文以問題研究:為什么停止開發北大荒為例,通過開展指向地理實踐力的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實施及反思,探索提升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地理
摘要: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主要有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三種方式。本文以“問題研究:為什么停止開發‘北大荒’”為例,通過開展指向地理實踐力的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實施及反思,探索提升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
地理實踐力是地理核心素養之一,也是最具地理學科特色的核心素養,在地理核心素養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地理實踐力指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使用地理工具,在室外、野外和社會的真實環境中,運用考察、實驗、調查等多種方式全面、準確地獲取相關地理信息,探索發現并嘗試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最終具備活動策劃、實施等方面的行動能力。[1]
地理教學論文: “一帶一路”背景下地理標志助推湖南蠶業集群轉型升級
地理實踐力不僅是對學生各項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也兼有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團隊協作意識、科學探究精神等品格意志的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主要有模擬實驗、戶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等三種方式。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三“問題研究:為什么停止開發‘北大荒’”為課例,圍繞教材設計的三個問題,通過開展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活動,探討提升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教學路徑。
一、模擬實驗——沼澤的形成
地理實驗是一種實踐活動,是培養地理實踐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學生從實驗中能獲得直觀感知,從而更容易理解地理原理性知識。[1]【問題一】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澤廣泛 分布?沼澤廣布,是三江平原成為昔日“北大荒”的基本條件。沼澤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地理過程,涉及多種自然要素的綜合作用。為了更好地理解“沼澤的形成過程”,筆者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教學。實驗器材:水槽、土壤、橡皮泥、水壺、小草、600ml水、橡膠管、水盆、量筒實驗步驟:①在水槽底部平鋪上土壤,然后在土壤上鋪上一層橡皮泥,再在橡皮泥上鋪上帶有泥土的草皮;在水槽頂部四周鑲嵌橡膠管,收集漫溢的徑流,匯入水盆。
(注:鋪設橡皮泥是減少水分下滲,模擬凍土;鋪設草皮時不必平整,可模擬凹凸不平的地表。)②將200ml水注入水壺,從一定高度將水壺里的水全部均勻地灑落地表,模擬大氣降水,收集漫溢的徑流。③用量筒測量水盆里的水量,記錄數據,并觀察草地積水情況。④分別兩次隔半個小時重復步驟②、③,使水槽有穩定的供水。實驗結論:草地進水量大于出水量,草地積水越來越多,形成沼澤地。
實驗拓展:沼澤的形成主要從“來水量”與“出水量”兩方面分析,區域“來水量”大于“出水量”時,則可能形成沼澤。三江平原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夏秋多雨、河流匯聚,“來水量”較多。同時該地緯度高,冬季寒冷漫長,蒸發較弱;地勢低平,土質黏重,排水不暢;河網密集,且河流有凌汛現象,地下水位高,地表易積水;有季節性的凍土和多年凍土層分布,使地表水下滲緩慢,“出水量”較少。教學反思:該實驗裝置簡單,材料易得,變量可控,實驗現象明顯,結論明確、科學。
通過觀察實驗,學生很容易理解沼澤的形成原理,據此可以說明三江平原濕地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實現能力遷移。當然,地理環境的形成演化是非常復雜的,地理實驗一般只能是模擬實驗,如本次實驗沒有疊加蒸發因素,不能完全反映沼澤的形成過程,但這并不影響實驗教學的價值。在實驗中,學生動手做、動眼看、動筆記、動腦思、動口說,觀察、分析及表達能力有所提升,從模擬實驗遷移到三江平原濕地形成分析時,許多學生發現“蒸發也是影響出水量的因素”“不同的地區,濕地的形成因素不盡相同”……質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得到激發,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素養得到發展。
二、社會調查——東北大米的銷售
社會調查是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獲取地理信息、研究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學生地理實踐力的主要途徑。
【問題二】三江平原作為商品糧基地有哪些優勢條件?三江平原部分濕地被改造成耕地,成為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昔日“北大荒”變成了今日“北大倉”。在三江平原的商品糧生產中,水稻播種面積逐年擴大,在打破了傳統的“南稻北麥”分布格局的同時,優質的東北大米走入千家萬戶。合肥市場上的東北大米銷售情況如何?學生對此開展了社會調查活動。調查內容:東北大米的銷售情況。調查地點:合肥市桐城南路與水陽江路永輝超市、徽州大道與水陽江路合家福超市、翡翠路與丹霞路紅府超市。調查時間:2020年10月10日下午。
調查結論:東北大米種類占三家超市在售大米種類比重大,其中永輝超市占84.4%,合家福超市占77.3%,紅府超市占78.3%。
其中,產地在三江平原的大米種類在永輝超市占12.7%,合家福超市占13.6%,紅府超市占10.9%。說明東北大米種類多,調出量高,其中三江平原大米占有較高的比重。另據銷售員介紹,東北大米銷售一直火爆,占整個超市大米銷售量的七成以上,說明東北大米品質優良,受到市場廣泛歡迎。
調查拓展:三江平原大米的市場占有率高、消費者對三江平原大米的廣泛歡迎,說明與我國傳統糧食生產基地相比,三江平原具有發展優質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地形平坦,土地集中連片,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廣人稀,人均土地多,生產規模大;宜農荒地多,開發潛力大;國營農場,政策支持;冬季寒冷,病蟲害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少。
教學反思: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學生普遍缺少生產經驗和生活體驗,導致地理學習與生產生活脫節,地理教學的實踐價值和育人價值難以體現。通過走訪超市、與銷售員交流,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得直接經驗,產生問題探究的意識和欲望,并積極尋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三、戶外考察——濕地的功能
戶外考察活動是一項實踐活動,在考察過程中學生能夠直接觀察并感知地理事物,并通過觀察與思考直接獲取相關地理信息,因此戶外考察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強有力方式。
【問題三】為什么停止開發“北大荒”?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濕地集中分布區之一,濕地因其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
但是,學生對濕地缺乏直觀的認識,對濕地的生態功能缺乏直接的體驗,往往死記硬背教材上的生態功能,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地理學習向戶外延伸、走進大自然,顯得格外重要且迫切。筆者利用家門口的濕地資源,指導學生分組開展了戶外考察。考察內容:濕地的功能。
考察地點簡介:①罍街公園水塘,位于合肥市包河區南二環與寧國路的交匯口處西北角的罍街公園內部,罍街公園是包河區較大的城市休閑公園。②合肥市肥西縣豐樂鎮分洪區,這里有優質的水稻田分布。③合肥市巢湖,水域面積463.78平方千米,是長江中下游的五大淡水湖之一。④合肥市南淝河,發源于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嶺東南側,全長70千米,注入巢湖。
考察時間:2020年10月11日下午。考察結論:濕地有多種類型,濕地的功能表現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方面,不同類型濕地的功能可能不一樣。濕地在生態效益上表現為調節氣候、調節徑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在經濟效益上表現為觀光旅游、提供農產品、水上運輸等,在社會效益上表現為美化環境、休閑娛樂、教育科研等。
考察拓展:三江平原經過多年大規模墾荒,沼澤變良田,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濕地的減少使三江平原乃至東北地區黑土流失、水旱災害增加、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加劇,與生態文明建設背道而馳,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任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都是不可持續的。
濕地是“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為三大生態系統,其生態功能不可替代。停止開發“北大荒”是為了切實保護三江平原的濕地資源,是中國政府轉變發展方式的英明決策,彰顯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治國理念。教學反思:濕地有多種類型,此次戶外考察雖然只涉及其中四種,但足以讓學生感知濕地的概念,了解濕地的功能。自然地理內容復雜,有的甚至晦澀難懂,如教材表述的濕地生態功能——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專業性很強,學生難以理解。適時安排一些戶外考察活動,指導學生走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奧妙,可以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有效激發其地理學習興趣,提升地理實踐能力,還能增進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弘揚家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要求。
受制于現實條件,地理學習經常陷入“獲得了知識,卻遠離了真相”的尷尬,也因此地理教學常受到學生的質疑和社會的詬病。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頒布實施,以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地理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必將轉變,地理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堅持能力為先、素養導向的方針,大膽創新,有意識地開展諸如模擬實驗、戶外考察、社會調查等體驗式實踐活動,引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走進社會生活,將書本知識與生產、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真實情境相融合,培養學生感知地理現象、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使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真正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孫賽群1,洪成旗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lw/2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