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學報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社簡介 《地球物理學報》創刊于1948年,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有關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載固體地球物理、應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間物理、大氣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地球物理密切相
非官網,僅供參考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社簡介 《地球物理學報》創刊于1948年,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有關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載固體地球物理、應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間物理、大氣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地球物理密切相
非官網,僅供參考地球物理學報雜志社簡介
《地球物理學報》創刊于1948年,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有關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載固體地球物理、應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間物理、大氣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地球物理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研究成果的高質量論文。作者和讀者對象主要為從事地球物理學、地球科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和大專院校師生。
《地球物理學報》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和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特別獎,2001年進入“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高期刊”。為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中國科學院引文數據庫等的統計源。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學術論文、綜述或評述、研究短論、科學論壇、學術動態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Pж(AJ) 文摘雜志(俄)
SA 科學文摘(英)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
萬方收錄(中)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科雙高期刊
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百種重點期刊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最新目錄
近地空間環境的GNSS無線電掩星探測技術 樂新安[1,2];郭英華[2];曾楨[2];萬衛星[1]
(1189)TC-1在近磁尾觀測到地向流的偏轉 馬玉端[1];楊建[1];龐學霞[1,2]
(1199)利用COSMIC RO數據分析青藏高原平流層重力波活動特征 徐曉華[1,2];郭金城[1];羅佳[1,3]
(1211)臨近空間大氣擾動變化特性的定量研究 肖存英[1];胡雄[1];王博[1,2];楊鈞烽[1,2]
(1222)斜壓基本氣流對東亞夏季風區氣旋擾動低頻發展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 吳捷[1,2];許小峰[3];金飛飛[2,4];任宏利[2]
(1235)華北地區冬小麥田水熱、二氧化碳和甲烷湍流輸送特征的實驗研究 葛紅星[1];張宏升[1];羅帆[1];蔡旭暉[2];宋宇[2];康凌[2];霍慶[2]
(1249)空間跟蹤技術的發展對月球重力場模型的改進 李斐[1,2];郝衛峰[1];鄢建國[2];邵先遠[2];葉茂[2];肖馳[1]
(1260)單加速度計模式下的GOCE衛星重力場建模方法研究 鄒賢才;李建成
(1267)引入最優自適應因子的狀態模型法航空重力測量 閆文林[1,2];李英成[1,3];薛艷麗[1,3]
(1275)自適應卡爾曼濾波在航空重力異常解算的應用研究 鄭崴[1,2];張貴賓[1]
(1284)基于Contourlet變換和ICA的多時相遙感圖像變化檢測 吳一全[1,2,3,4,5];曹照清[1];陶飛翔[1]
(1293)克拉通巖石圈對流減薄的數值模擬 程華冬[1,2];黃金水[1,2];傅容珊[1,2]
(1309)華北克拉通東部滯留板塊下方低速異常的地震三重震相探測 崔輝輝[1,2];周元澤[1,2];石耀霖[1,2];王曉冉[1,2];李國輝[1,2]
(1321)秦嶺造山帶與南北相鄰地帶遠震接收函數與地殼結構 司薌[1,2,3];滕吉文[1];劉有山[1,2];馬學英[1,2];喬勇虎[1,2];董興鵬[1,2];宋鵬漢[1,2]
(1335)山東地區地殼P波三維速度結構及其與地震活動的關系 蘇道磊[1,2,3];范建柯[1];吳時國[1,4];陳傳緒[1,2];董曉娜[5];陳時軍[5]
(1350)基于地震目錄估計完備震級方法的數值實驗 黃亦磊[1];周仕勇[1];莊建倉[2]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工程熱物理學報》是技術科學學術性刊物, 其辦刊宗旨是按照黨的科技方針政策和出版方針反映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科技成果, 傳播科技信息, 積極開展國內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科技人才,推動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促進我國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為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服務。《工程熱物理學報》主要刊登工程熱力學與動力裝置、熱機氣動熱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多相流、流體機械和工程熱物理研究中的實驗測試方法及技術等方面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地球物理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地球物理學報稿件要求
1.1地球物理學報文稿觀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分明,論述精練,語言準確,符合規范,求真反偽,文責自負。
1.2地球物理學報文稿應包括:中、英文對照的題目、作者姓名和地址、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以及正文。首頁腳注處,給出基金項目(含批準號)和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畢業年份及學校、主要從事的研究內容
1.3科技術語和名詞須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外文縮寫詞必須符合國際規范,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要說明中文含義。
1.4量、符號和單位 采用國家標準《量和單位》。量符號、代表量和變動性數字以及坐標軸的符號均排斜體;矢量、張量、矩陣排黑斜體;量符號的下標,凡屬上述情況者排斜體,其他情況排正體。量符號在文中首次出現時,必須給出其量名稱及單位。常用的數學符號均排正體。
1.5圖件 附最必要的圖。要求圖件具科學性,符合規范,清晰美觀,能直接用于制版。坐標軸標目的書寫以規范形式“量符號/單位”表示。圖中文字、圖例和圖題中、英文并列給出。
1.6表格 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加輔線,直接列于文中。表題置于表的上方(中、英文并列給出)。表中量和單位的標示形式同圖。
1.7參考文獻 遵循著作權法,凡引用他人資料、數據、方法、圖表以及結果、結論的,必須注明出處,列出文獻,涉及版權事宜作者自負。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錄格式詳見“《地球物理學報》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qk/8870.html